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这几年,全球科技界的“归国潮”比任何时候都更受关注。
尤其是那些原本在美国科研领域叱咤风云的华人科学家,他们的回归不仅带来了领先的技术与理念,也让人深刻感受到全球学术环境变化的风向标。
壹
最近一位回国的顶尖科学家,再次掀起了公众的热议。
这位科学家便是孙少聪,一位在免疫学和癌症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大师级人物。
他曾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核心研究员,担任癌症免疫研究中心副主任、炎症与癌症研究中心主任等重要职务。
而MD安德森癌症中心,是美国癌症研究的圣殿级机构,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癌症研究榜首。
然而,这样一位世界级科学家,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FBI的调查下,经历了三年时间的巨大压力,最终选择离开,回到中国。
如今,孙少聪已加入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CIMR),并创建了全新的实验室,致力于研究T细胞的功能调节与肿瘤免疫机制。
这不仅仅是一次职业转变,更是一场学术领域的“权力迁移”。
美国《华盛顿邮报》评价说,这种回归浪潮对美国科学界来说无疑是一场损失。
说到美国科学家回归中国,不能不提到美国曾经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
从2018年开始,美国司法部以“防止先进技术外流”为理由,启动了大规模针对华裔科学家的调查。
这项行动迅速演变成了种族定性的代名词,导致246名华裔科学家被定性为“有问题”,其中103人被调查、开除,甚至被永久禁止申请NIH资助。
贰
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些科学家承受不住压力,甚至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许多人以为“寒蝉效应”会随着2022年“中国行动计划”的终止而消失,但事实并非如此。
尽管计划表面上结束了,但针对华裔科学家的案件却并未得到全面赦免,案件存量依然巨大。
许多科学家在长期的学术压迫下,逐渐对美国的科研环境失去了信心,选择回国发展。
根据普林斯顿大学等多家机构的统计,从2019年至2021年间,有3878名华人科学家离开了美国科研机构,投身中国。
这其中不乏世界级的科学“顶流”——比如被誉为“数学界皇帝”的丘成桐,他是菲尔兹奖的获得者,如今已全职在清华大学求真书院担任院长;
再比如生物学界的传奇人物颜宁,她从普林斯顿辞职后,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这次回归被认为是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这些科学家选择回国,并非仅仅因为美国的学术环境恶化,更重要的是中国在科研领域的强劲崛起。
最近几年,中国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大幅增加,科研经费、设备设施以及政策支持方面都具备了国际领先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中国的科研环境也在快速优化,比如更高的学术自由度、更灵活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以及对科研成果更有效的产业化支持。
这些,都为顶尖科学家的回归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回到孙少聪的案例。
叁
作为一位在癌症免疫研究领域耕耘多年的科学家,他的研究方向具有极高的转化潜力。
尤其是他在T细胞抗癌机制上的研究成果,曾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癌症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可以说,他的回归,不仅是学术界的一个里程碑,也让更多年轻科研人才看到了中国科研环境的吸引力。
类似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
比如曾在美国埃默里大学工作23年的遗传学专家李晓江,因被指控“未披露国外研究资助”而遭解聘,最后回国担任暨南大学教授,继续从事中枢神经再生研究。
还有曾在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工作的吴息凤,她是全球癌症基因组学领域的权威,因受到FBI的调查压力选择辞职,回到母校浙江大学,担任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可以说,这些科学家的回归,正在重新定义全球科研版图。
用《科学》杂志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他们被西方世界驱逐的同时,也正推动着东方的科研崛起。
当然,科学家归国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除了中国科研环境的改善外,文化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样是重要的驱动力。
这些顶尖学者在国外生活多年,却始终心系祖国发展,尤其是在看到中国在科技领域加速崛起的背景下,他们更愿意贡献自己的智慧,助力国家迈向科技强国。
肆
回头来看,美国以政治化手段干预学术的行为,不仅没有捍卫其所谓的技术安全,反而让本该推动全球科研进步的科学家资源进一步流失。
更吊诡的是,正是“中国行动计划”这样的举措,将一批原本致力于中美学术合作的科学家“赶回了中国”,从而加速了中国科技崛起的进程。
如今,这场“归国潮”仍在持续。
可以想见,在中国持续加码科研投入的大背景下,未来将有更多科学家选择回归。
他们不仅仅是科研的中流砥柱,更是连接中外学术桥梁的重要纽带。
就像丘成桐曾说过的那样:“我们回来的意义,不在于我们个人的成就,而是希望用我们的努力,培养更多未来的科学家。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与我互动!
点个赞
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