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祖国献礼,勇攀科技制高点!

文摘   2024-10-01 07:58   江苏  

编者按:

75年风雨兼程,75载辉煌历程。国庆佳节,金秋十月,国科大南京学院的青年学子们正在祖国各地,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科技创新事业贡献青春力量。他们中,有人在广袤的黑土地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有人在青藏高原为摸清资源“家底”开展科考,有人在滨海盐碱地为土壤培肥改良攻坚克难......青年学子们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实际行动祝福祖国母亲!

▲阿其克库勒湖采样归来

环境科学专业2023级博士生杨瑾晟,目前正在参与“新疆湖泊水生生物调查与生存环境数据库”项目,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对新疆主要湖泊的水体和沉积物理化性质、新型污染物、浮游植物等进行系统调查,摸清新疆湖泊环境现状和生物资源“家底”,并构建对应数据库。杨瑾晟在该项目中主要参与最具挑战性的阿尔金无人区科考任务,负责湖泊浮游植物采样工作。

杨瑾晟主要从事蓝藻水华形成机制与防控研究,目前正对全国200多个湖泊野外调查获得的蓝藻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这些数据中不乏西藏羌塘、青海可可西里无人区众多湖泊的宝贵数据。这次科考深入青藏高原北部的阿尔金无人区,在一定层面上补足了大规模采样、高原采样、无人区采样的众多缺憾,也让他对祖国的大好山河有了更淳朴、切实地体味与接触。

▲挺进阿尔金山无人区

无人区采样的条件是艰苦的,但科考生活总是充满了精神与温度。在高反缺氧、气候寒冷、荒无人烟、雨水频繁、天气多变、信号缺失等恶劣环境下,他不禁想起老一辈科学家们曾经也在同样恶劣、甚至配套设施更为简陋的条件下,完成了诸多了不起的研究任务,而这何尝不是科学家精神的传承。此外,科考队成员的挺膺担当、迎难而上和互助团结,让这趟旅程增添了更多的光和热。

现在,再次面对全国的湖泊数据,他的内心多了两份内生动力:一份是身为国家队、国家人的光荣自豪;一份是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责任使命。这些都将鼓舞他在保障国家水安全、美丽中国幸福河湖建设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日全食日冕三偏振成像

天文学专业2022级博士生单家辉目前正在从事日全食偏振观测及分析相关的科研工作。K冕位于太阳最外层大气,是高温日冕的自由电子散射的光球辐射,有很强的偏振特性。借助日冕仪可以观测到日冕,但远不如日全食期间观测日冕的效果好。

▲日全食观测现场

单家辉所在的团队注意到,今年4月在美洲有一场日全食,因此他们设定了对太阳K冕偏振成像观测的科学目标,也是为极轨太阳卫星的日冕仪载荷做测试,滤光片波段保持一致。为此,他们提前准备了将近半年时间,包括观测目标设定、观测仪器采购和调试、观测地选择、数据后期处理等诸多内容。最后他们克服了天气影响,临时转移到天气条件更好的地方,取得了宝贵的偏振日冕数据。

在观测过程中,他不禁想起1941年张钰哲先生率领观测队在日军轰炸机阴影下观测日全食的景象,他们的观测环境更加恶劣,设备更加简陋,却克服种种困难成功观测到日全食。在观测条件和技术更加完备的今天,一代代“天文人”获取的观测数据“色彩缤纷”,是对科学家精神最好的传承。




▲野外试验地数据采集

土壤学专业2024级博士生陈艺周目前正在黑龙江参加野外试验地秋收和采样工作。我国的黑土区是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1/4,但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土地管理不善、化肥过量使用等问题,黑土层变薄、肥力退化、不断“变瘦”,严重威胁国家粮食保障和生态安全。2020 年 7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时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因此,陈艺周所在团队的工作聚焦于东北黑土,探究黑土有机质的衰减过程,明确土壤有机质靶向提升的关键技术,为实现土壤有机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野外试验地丰收

10月初的黑龙江,北风吹来一阵阵细碎的雪花。但“丰收”却散发着阳光烘烤的炽热,带着五谷的香味,驱走了人们身体的寒冷。“丰收”,是努力的回报和汗水的结晶,寄托着人们对脚下广袤土地的期许与感激,也象征着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力量把饭碗牢牢端在手中的决心。这不仅是对农业生产的期许,更是对科技自立自强的呼唤。在参与了一整年的野外试验后,陈艺周体会到,科研如同农作,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其中艰辛欢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既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顿,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作为一名“土壤人”,她希望有更多青年学子投身农业科研,秉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态度,与时代同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断向科技的高峰迈进,收获科研上的“金秋”。




▲在田地开展科研工作

环境科学专业2024级博士生高钲媛在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工程”子课题 “黑土农药污染生物防控技术”中,主要承担了黑土地玉米除草剂烟嘧磺隆的污染生物防控技术研究任务。回首2023年,疫情逐渐好转,全国的互联互通逐渐恢复,黑土专项的大田实验也提上日程。四月、五月、六月、九月和十月的大田工作,算起来高钲媛一年竟然有大把的时间都扎在地里,也算是给没真正种过地的“农学生”身份一个扎根大地的见证了。前途和结果未知的大田实验开始时,她有期待有紧张,只希望洒在土地上的每一滴汗水,都能有所收获。和尚未萌发的种子一样,有未知的迷茫,也有生命注入的希望,一切都在静待时机。

▲在田地开展科研工作

春耕的风沙随着植物的生长渐渐退去,玉米从田里冒出了头,防风林的绿叶也更加茂密,一切逐渐充满着绿意盎然的生机。从种下一粒种子,到绿色铺满大地,再到秋收后又再次回归的荒芜,这一次次一年年的轮回,就仿佛一个农人的生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团结一致的“东北种地小队”的各位老师、同学,一起劳动、一起规划实验内容、一起面对困难,每一天都充满欢声笑语。实践出真知,只有走入田间地头,动手学和做,才能真正懂得了农业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高钲媛懂得了大田实验的种种不易,明白了一粒种子是如何带着农人对丰收希望的期许种下。在地里的日子单纯又充实,让她想明白了很多事情。“这片土地,让人有脚踏实地的感觉。”这更坚定了她在科研道路上勇敢前行的决心。




▲土壤剖面划定

土壤学2022级硕士生王妙芬当前正在参与盐碱地改良相关的科研项目。盐碱地是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但是普遍存在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结构差、养分有效性低等问题。因此,如何构建盐碱地厚沃耕层是开展盐碱地治理与利用的重要环节。

▲油菜样品采集

在科研项目中,王妙芬主要参与野外样品采集、样品前处理、实验测定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指标、数据分析处理等工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出野外最直观的感受,一天之内既看日出,又看日落是很新奇的体验。辛苦忙碌一天后,吃上美味可口又热腾腾的饭菜是对这一天辛苦劳作最好的回报。“土壤人”前行的道路虽然充满荆棘,但是我们依旧努力向前,我们在白天脚踏实地,在夜晚仰望星空。“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是对“土壤人”野外采样最好的写照,也是“土壤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 披荆斩棘、艰苦奋进的真实写照。祝愿土壤学研究的未来更加开阔明朗、光芒万丈!




▲巢湖水样采集——旗帜与远方

资源与环境专业2023级硕士生李宛星在导师的指导下正在从事浅水湖泊水动力及其环境效应研究工作,主要任务是开展巢湖、长荡湖等浅水湖泊流场等水动力要素高频观测,结合三维水动力模型,研究在风场、出入湖流量变化下浅水湖泊三维流场结构变化,并进一步结合三维动力学模型分析湖泊流场对藻类等水生态要素时空分布变化的驱动特征与机制。通过这些研究,有望为大型水闸和引调水工程的联合优化调度,改善藻类水华易发期湖泊水动力条件,降低藻类水华危害提供理论依据。在项目中,她主要负责野外采样、实验室测样和数据的记录、处理与分析。

▲巢湖水样采集——风雨航标

在对湖水进行采样时,李宛星和团队成员时常经历风雨天气,透过被雨水打湿的船窗,可以看到红色的航标矗立在风雨中指引方向。那一刻,恶劣的天气没有阻挡他们的科考之路,反而激励着他们更坚定地前行。船尾的红旗在风中飘扬,象征着他们肩负的科研责任。夕阳映照下的巢湖平静而美丽,仿佛在告诉他们,每一份辛勤的付出都会有它的回报。

通过多次的采样与实验,李宛星深刻体会到了科研工作中严谨与坚持的重要性。每一次的水样采集都需要耐心与细致,每一组数据的分析都需要反复验证,正是在这过程中,她收获了极大的成长。作为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她感受到了祖国对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视,也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未来,她希望能继续在环境科学的领域深入研究,结合更多的现代技术手段,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大麦田间测产

土壤学专业2023级硕士生刘林正在参与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课题-盐碱地限域控盐原理与技术中的一个子任务,项目开展地点在江苏盐城东台市条子泥围垦区。条子泥是东台市百万亩滩涂围垦首期启动项目,也是江苏省百万亩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的启动工程,匡围总面积约40万亩。在长期的围垦开发过程中,条子泥已经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从目前研究看来,土壤质量偏低依然是制约苏北海涂开发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主要表现在滨海多水盐碱区降水丰沛、土壤盐碱粘闭、排水排涝困难、季节性干旱返盐等方面。为此,刘林所在的课题组在该地区开展小麦水稻轮作的大田试验,综合适生作物、土壤改良、盐分控制等措施,希望构建一套适合在该地区推广的“滨海多水盐碱地限域控盐技术”,为东台市乃至整个苏北沿海区域的滩涂资源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作为该项目的主要学生参与者,刘林主要负责大田试验的统筹规划和土壤及植物样本的理化指标分析测试。他在田间地头进行测产和采样工作时,听到远处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抬头望去,脚下是金黄色的麦浪,田边是迎风飘扬的国旗,路边有正在托运农资的车辆,远处则是整齐划一的风力发电机,构成了一幅绝美的风景。

▲与工人一起开展田间测产工作

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科研领域。一直以来,受制于传统观念,从事农学研究似乎并不被大众看好。然而,他认为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价值,事物的优劣总是并存的。尽管农学可能显得枯燥乏味,且总是与泥土为伴,但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得更远一些,会发现我们所做的事情实际上对未来有着深远影响的。尽管顶着烈日,手持工具,弯腰劳作时感到疲惫,但当我们放眼远望,看到那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麦浪时,心中也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野外化石采集

地质学专业2024级硕士生汪弘宇目前正在参加的科考项目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7:高原生长与演化”。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世界的第三级”,它的隆起是地球历史上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对其形成、发展和演化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板块构造、地壳运动、岩石圈变形等地球动力学过程,为理解全球地质演化提供重要依据。由于第一次青藏科考已经结束了几十年,环境气候发生了较大改变,国际地层框架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继续沿用老的资料进行研究已经不合适了。因此汪弘宇所参加的“深时特提斯生物与环境演变”这一专题的任务之一就是结合已有资料对青藏高原的地层进行踏勘取样,提高地层划分精度;总结化石群的演变与分布特征;重建古地理演化格局,服务油气勘探等领域。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对珠峰附近出露的地层进行取样,在实验室中泡出牙形微体化石并对岩样进行化学定年分析,为建立青藏高原各地块以及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层的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对比关系做出贡献。

▲野外化石采集

通过参与这次科考工作,汪弘宇欣赏到了西藏与其他地区大为不同的美丽景色;体会到了不同地区的人文历史;品尝到了别具一格的美食。而更重要的是,在这次科考的过程中,他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对将要深入学习、研究的内容有了新的认知,更体会到了青藏科考的重要意义。在未来,他希望可以继续前往祖国边疆参加野外科考工作,为精时地层、古地理及油气资源效应做出自己贡献,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写下自己的青春注脚。




▲区域地质与环境野外调查

土壤学专业2024级硕士生周兴宇目前正在跟随导师从事有关纳米硫化汞环境污染的相关研究。在参与区域地质与野外环境调查的实习项目时,周兴宇和团队成员从兰州出发,踏上了探索祖国西北壮丽大地的旅程,途经临夏、循化、共和、海晏、民乐、民勤等地,亲身感受这里的自然地质风貌与人文风情。在循化、共和,他们站在黄河阶地的剖面上,追溯着历史的河流足迹,探索古河道的变迁与阶地的形成,推测古滑坡坝体与古堰塞湖的形成奥秘。在青海湖畔,植被样方数据描绘了沙漠化的严峻图景。在门源,他们攀登海拔五千多米的岗什卡雪峰,沿途的土壤和植被,从草毡土到寒冻土,从高山草甸到高寒荒漠再到冰雪覆盖,展示了自然的伟力与壮丽,那段险途中,他们还在冰碛垄上记录了冰雹阻隔下近在咫尺的雪线。在民勤,他们深入腾格里沙漠边缘,观察风沙地貌的成因,见证了在棕、灰钙土乃至漠土之上生长的顽强生命,甚至在肆虐的风沙中迎来了一场久违的沙漠甘霖。

▲区域地质与环境野外调查

这次实习不仅是对自然的探索,更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在海晏的原子城,眼前的遗迹仿佛让我们回到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以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推动了“两弹”事业的伟大成就。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背景下,周兴宇更加意识到科研不仅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是与时代共鸣的一种责任。在自然与历史的交汇中,在我们这个新时代,科研的使命也被赋加了独特的重量。





以奋斗之姿追逐青春梦想

以奋斗之我扛起使命担当

让奋斗成为最深情的“国庆告白”

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向祖国母亲献礼

在“科学报国、科技强国”的征程中

诠释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


END


来源:学生工作部

美编:郭宗煜

责编:张鹤年

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
这里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官方公众号。“博学笃志、格物明德”,我们为您带来最新鲜的学校资讯,邀您共同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