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中国1949年后没有经历文脉断绝,而是沿着民国时期白话文一路写下来,说不定会出现这样一派写法。然而,这一文派没能诞生,只留下了一人,他是木心。动荡年代前,他埋首写作,自订文集22册,全部被毁;动荡年代时,他身陷囹圄,却照样在纸上画出琴键弹奏钢琴奏鸣曲。他前半生在中国默默无闻,1982年,他离开中国,旅居纽约。随即,他的多篇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在台湾,他惊为天人,大家抢着要出版他的书。直到2001年,沉寂又沉寂之后的他,才在大陆“现身”。然而中国人非常疑惑:他是什么人?一句话概括,他可能是我们时代唯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现代思维的文学作者。因此,他的书既是写给我们的上一代,也留给我们的下一代。木心先生有很深的国学与西学根底,正因此,阿城说:阅读木心先生是要有“知识准备”的。而木心叙事的笔触,完全是民国年代风格,老派汉字味儿。梁文道说:这也是大陆某些文学家跟木心保持距离的原因。你假装从来没有人质问你为什么这样写作,你这样用字对不对,你就可以继续写你的东西。假如你已经写了一半,忽然有这么一位老人问你,你假装听不见。木心是把读者看得很高的作家。他反复强调自己写东西时,认为读者是有见识的,他用什么文字读者都能看懂,他谈什么观点读者都能明白。当他把读者看得很高时,他就能不流俗。 他要求自己每一篇文章都要有见识,这也是他的作品被美国人欣赏的原因。
除此以外,木心的文字还有两个至高点,他的审美天赋深入骨髓了,而他的文字以生命本身的体悟见长。陈村第一次读到木心时震惊了:我这辈子读过无数中文,结识许多作家。毫不夸张地说,木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见到的活着的中文作家中,最是优美、深刻、广博。企图中文写作的人,早点读到木心,会对自己有个度量。因为,木心是中文写作的标杆。梁文道:居然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作家,文章写得这么好,怎么过去大家没注意到?李银河:一字一句地读,全都是中肯的见解,全都是肺腑之言。阅读时竟暗暗滋生一个愿望,愿他的书永远读不完。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木心全集》布面精装版+《木心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