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9月)
题 目:病毒“饲料”简史:从猕猴脊髓到大肠杆菌
报告人:王旌伊,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本科,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文化人类学专业硕士生,研究兴趣为医疗人类学、STS,目前关注于HPV疫苗的历史和社会影响。
摘 要:研发与生产某种疫苗,需培育出充足的病毒等对应抗原。但病毒无法自行存活,需靠人来“饲养”。仅从感染者身体上提取毒株,难以实现疫苗的产业化。为选定安全可靠的病毒“饲料”,科学家们尝试了各种动物细胞——猕猴脊髓、绿猴肾脏、马匹血液、胎牛血清,制成病毒培养基,研制人用病毒疫苗。得益于分子生物学的进步,用于培养抗原的表达系统,从哺乳动物细胞发展到了昆虫、植物细胞,甚至真菌、细菌。例如,默沙东九价HPV疫苗使用的是酿酒酵母,而厦门大学与万泰生物研发的首款国产二价HPV疫苗则用了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培养基是疫苗研制过程中重要却不常被重视的要素,本报告旨在提示其不可忽视的作用,为疫苗科技史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第8期(10月)
题 目: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呼吸医学发展的思想动因(1760-1840)
报告人:陈雪扬,北京大学理学博士,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西方医学思想史,关注医学批评理论与实践。
摘 要:呼吸医学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取得了重大进展。虽然社会史和技术史的视角已经从职业健康与公共卫生的兴起以及吸入装置的革新提供了解释,但对这一时期呼吸医学发展的思想动因的探究尚显不足。本研究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对档案和历史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并得出以下三点主要发现:首先,自16-17世纪科学革命以来,机械论哲学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认识身体与自然的方式,工业革命引领下的“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即建立在此思想基础上,通过机械方式辅助、干预呼吸,将呼吸这一生理过程从曾经的灵性认识中抽离出来。其次,规范化和商业化的气动装置从工业领域延伸到医疗实践当中,创办于18世纪末的布里斯托气动研究所(Pneumatic Institution),采用了当时先进的标准化气动医学(pneumatic medicine)设备,并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其后西方医学整体上标准化和商业化的面貌。最后,工业革命引发的全球市场竞争,使得身体的经济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种重视进一步促进了对“健康”的量化考察,以肺活量为代表的生理指标测量与评估逐渐成为医学诊断的关键性参照。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到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维度之外,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对医学演进的深刻影响。
第9期(11月)
题 目:“与死为邻”:近代上海的停丧缓葬现象及其遗体卫生观念
报告人:唐沈琦,复旦大学人类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一席讲者。研究方向为历史人类学、医学人类学、丧葬研究。对上海城市丧葬史和丧葬行业现状进行长时段调查与研究。先后运用社会学质性研究方法、人类学田野调查法、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对上海城市丧葬史、民政史和公共卫生史进行史料发掘与现状调研,对殡仪馆、殡仪公司等城市殡葬机构进行参与观察。
摘 要:19世纪中后期以来,由于江南的丧葬文化传统,以及人口流动、商品贸易、地缘与业缘组织的发展,停丧缓葬成为上海城市空间内日常性的文化景观。在地方性的遗体卫生观念中,“尸气”是理解死亡、遗体以及生死秩序的重要知识体系,对遗体的道德化照管、地方性整合以及宗教与仪式资源的介入,是禳解尸气、维系生死秩序、重申社会伦理与道德的重要手段。在细菌病学并未普及之时,地方性的卫生观念主导了人们对于洁净与污秽、有序与无序、整肃与混沌的感知。
第10期(12月)
题 目:更安全的割礼:民国时期的北京回民医学(1940-1948)
报告人:吉祥,北京大学理学硕士(优秀硕士论文得主),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国史、医学史等。目前关注民国殖民医学、民族医学等话题。
摘 要:民国时期,北京回民的本族医学已然纳入中医传统。为应对汉民群体对割礼习俗的攻击,回民知识分子利用现代医学概念解释割礼的卫生意义并倡导教胞在中医外科大夫处进行更安全的割礼手术;普慈施医院的创设是北京回民群体独立举办现代医院的第一次尝试,该医院试图帮助贫困回民免费接受现代医疗,并解决回民就医期间的饮食问题,但是医术与财务上的限制使得西医医院的经营趋于失败,而医院附属的中医诊所却得以发展。报告将指出,民国时期在中西医之争的大背景下,中医并非始终保持守势,相反,在特定的社会群体中实现了扩张。对北京回民群体而言,有限的资源使得他们无力主办西医医疗,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成为了回族精英为本族铺设医疗服务的必然选择。
第11期(次年1月)
题 目:手抄本里的技术知识:市场与美容药方
报告人:姬晓茜,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兴趣是明清文化史与医学史,特别关注士人与出版文化,物质文化,身体与性别等话题。目前正在撰写关于药妆文化的专著,探讨明清至近代中国的日常身体修饰和改造技术,以及相关知识的生成与传播。研究项目曾获美国学术协会理事会(ACLS)、美国历史学会(AHA)、美国亚洲研究协会(AAS)等机构的资助。
摘 要:本报告主要介绍清末民初手抄本中的美容药方。近年来,中国医学史领域对家庭医疗实践和医药知识传承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的最新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通过研究清末民初记载医药知识的手抄本,尝试探讨美容医药知识与市场之间的互动。研究中涉及的手抄本不仅记载了常见于传统药铺的美容药品,以及已出版的方书等医药书籍中可见的美容医方,还融合了市场上新流行的美容产品。本研究展示了“方”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如何将市场上的新知识融入实用便携的日常知识体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