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萧条时代,王慧玲火了
学术
2024-12-28 10:05
四川
不过,虽然今年抵制圣诞的声音消失大半,商家的圣诞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但是,消费似乎并不如商家意料那么火热。作为早已被中国人创造性的改造成的苹果节和情人节,圣诞季的消费实在过于疲软,这让商家郁闷,也让公众疑惑,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萧条呢?这有没有道理呢?当然有道理,而且确实是根本性的原因,下面我们来大概梳理一下。简而言之,就是当下年轻人对恋爱的兴趣在大幅度地减退,年轻人对待恋爱和婚姻越来越多地采用三不态度来对待,即“不主动、不抗拒、不负责”。试想,当男生都不愿意约女生在圣诞节外出就餐、泡吧和看电影了,所谓的圣诞季消费自然而然就成了梦幻泡影。结婚人数和生育率的持续下降,这不仅仅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而是全球性的表现,尤以儒家文化圈的东亚三国中日韩最为明显。究其原因,东亚三国的婚恋门槛和成本较高,比较内敛的文化性格导致东亚年轻人总是把婚恋和经济因素密切挂钩,当经济压力上升,就会直接导致年轻人对恋爱和婚姻望而却步。所谓“房地产是最好的避孕药”,其实折射的正是城市青年面对高房价望房兴叹、无力承受的苦笑与无奈。当一个打工仔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出租屋,你还要他费尽心思策划晚上的“恋爱套餐”,去哄女孩子开心,想想都知道,还是洗洗睡了比较轻松。所以,越是大城市,越是开明的地方,晚婚甚至不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信奉“自己吃饱,全家不饿”的信条,他们面对事业和工作这些生存必需品都采取躺平的态度,还不要说对于非必要、可延迟、有平替的“性需求”,姿态就更加无所谓了。根据艾媒咨询的报告,中国情趣用品的市场规模在2022年已达1685.3亿元,并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081.3亿元。要明白,性用品销量的激增,并不代表性需求的增加,恰恰代表原本应该在真实生活场景中实现的性需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虚拟场景”所取代,原本应该通过恋爱满足的欲望,已经逐渐被年轻人用虚拟的方式取代了。当恋爱都已经虚拟化和数字化之后,不可控、不完美的真实恋爱已经逐渐失去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养一只听话的狗狗,在网上玩玩恋爱游戏,看着网上完美的异性,渐成主流。对比虚拟世界中的异性,现实中的异性只会感觉下头、失望和畏惧,久而久之,自然导致“恋爱无能”。说实话,第一时间听到这个名字,我倒是有种愧疚感,因为我作为一个自媒体作者,居然对于“比较热”的热点人物一点不了解,都比较热了,我才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当然,作为媒体人,我当然是不太称职的,老朋友都知道,我对于时事热点并不热衷,时事热点从来不是我评论的重点,而只是我引出我想讨论命题的引子而已。所以,我不知道王慧玲一点也不奇怪,如果不是为了写文章,我连去搜索的动力都欠缺。即便我今天来聊这么一个热点人物,重点也不在于她具体说了啥,而只是大概借她来聊男女话题,因为据我简单搜索的结果是,王慧玲女士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聊她就可以窥见当下中国男女关系的现状:那就是当下中国男女之间的关系是极度紧张和撕裂的。王慧玲的话对不对不重要,无论是赞同和批评王慧玲都不过是在借王慧玲说自己的事,给自己撑腰。王慧玲之所以火,不过是因为她所说的话题戳中了当下中国社会的G点——男女关系。没有王慧玲也会有李慧玲、张慧玲,大家会把自己在男女关系中的委屈和困惑附会和投射到王慧玲的话语里,来打击对方,宣泄自己在男女和家庭关系中所受到的委屈和不满。所以,王慧玲的观点乏善可陈,并没有太多值得讨论的价值,她不过是性萧条时代的副产品,总结起来就是这一句话:性萧条时代,成就了王慧玲。
最终伤害的是什么呢?当然就是男女关系本身,导致中国男女之间的不信任越演愈烈,这是种恶性循环。我不知道。我倒想反问你一句,为何一定要解答这个问题?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会有现成的答案,时间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我们今天的无解难题,也许,在下一个时代,早就已经成了一个六岁孩童就可以轻松解答的现实,就好比当下的我们哪里值得古人站在过去为今天的我们担忧害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