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没有看懂大明王朝
学术
电视剧
2025-01-09 10:02
四川
当年明月是谁?
大热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然,不少国人把这部历史小说,当做正史在看。
一个貌似活得很通透的人,却做出了一个在我看来并不明智的选择,也许,作为当事人,有不足与外人道的苦衷,我们当然不得而知。
又或许,写了明史的当年明月,只是虚构了一部历史小说,却并没有看懂真实的大明王朝。
真实的大明王朝,藏在这部含金量还在上升的神剧《大明王朝1566》里。
一篇剧评附后,让大家重温这部在我看来无法复制的神剧,到底讲了些什么?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剧,今后也无法被超越
要论中国电视剧的天花板,非《大明王朝1566》莫属(下面简称《大明王朝》),不接受任何反驳。
其瓣高达9.8的评分,已经说明了一切。
我甚至觉得这部剧完全就是“神迹”,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它的出现,完全是神来之笔,是编创的灵感咋现,不但以前不会有,以后也无法模仿再造。即使把这部剧的所有创作人员重新组织,试图再创辉煌,也没有丝毫可能性,甚至连创作一部跟它接近的可能性都没有。说到政治戏,很多人会提到美剧《纸牌屋》,但和《大明王朝》比,作为同样架空的政治剧,其权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差了一大截。我们不去提拍摄技术,那是国剧不能和美剧相提并论的地方,其他各个方面,无论是演员的演技、对话台词、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和历史的厚重感,《大明王朝》对其他剧都是碾压级别的存在,堪称神剧。提到历史剧,很多人可能会提《雍正王朝》,其实把两者放到一起比,完全就是个笑话。《雍正王朝》说白了,无非就是一部有主角代入感强的“爽剧”,从立意高度上跟《延禧攻略》没有本质区别,前者是男人爽剧,后者是女人爽剧,都是爽剧,难道男人的爽剧能比女人的爽剧高到哪里去?就因为它是讲的君王、牵扯到权谋和政治就高人一等?其实一毛一样的,无非一步一步打怪升级的套路,逃不掉的,是人物的脸谱化和情节的简单化。
反观《大明王朝》,除了对齐大柱等不重要的配角的塑造弱了一些,其他人物,无论是嘉靖父子、严氏父子、徐高张、海瑞、吕公公杨金水等等一众人物的塑造,都非常立体和丰满,完全看不出任何脸谱化的痕迹。我们观剧中人物的处境,就如同刘和平巧妙设置的大明朝困局一样,没有一个人是一眼就看得出的坏人,而是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得已的理由,以及符合自己个性的处事方式。即使是干出“毁堤淹田”这类反人类罪行的严世蕃,其初衷也是为了体恤自己的老父亲,保住自己和父亲的位置,对抗“清流派”,为了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弥补国库亏空而“不得已”的手段而已。即使是如徐高张这样的“清流”,为了搬倒严党,也是常常有不那么“政治正确”的小伎俩和上不了台面的下三滥手段。甚至如海瑞这样的刚直不阿的清官,仿佛应该不食人间烟火吧,不!刘和平也没有安排他听到淳安灾民的消息,就义正言辞的赴任,而是用裕王手下的谭纶承诺海瑞安排好他的老母亲和妻儿,没有后顾之忧后才毅然上任,才拥有把脑袋留在淳安的决定。这样的刻意铺垫和安排,立马让人物的可信度拉满,让观众看起来非常信服。为人做事的多面性,恰恰预示着人性的复杂性,这样塑造刻画出来的人物才是真实可信的,一个好的电视剧一定不会是手撕鬼子、裤裆藏雷、好人打坏人,好的影视剧里的人物一定会让你感觉到,他们是在真实的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以及有着各种复杂多样的反应。《大明王朝》好就好在,它不是拥有一两个丰满立体的人物,而是塑造了一大群形色各异的人物,全剧几乎没有让人出戏的人物。如果仅仅如此,那主要要归功于编剧刘和平在对历史和人物塑造上的成功,但《大明王朝》不是作为架空的历史小说,而是作为电视剧封神,就不只是剧本好的问题,这部剧让我看了三遍还心潮澎湃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里面一大批演员在这部戏里集体贡献出了逆天的演技,每次都让我看得非常过瘾。
不要说陈宝国的嘉靖,倪大红的严嵩,王劲松的杨金水,黄志忠的海瑞......这些国内顶尖的实力派演员,都在这部戏里达到了个人演技的巅峰,更加神奇的是,《大明王朝》整部戏的演员,个个演技在线,无一拉胯。
就连淳安县丞田有禄这种可以忽略的小角色,都把那种长期混迹官场、夹缝求生练就的狡猾与无奈表现的活灵活现。看这些真实的人物在困顿的历史背景下博弈碰撞,每个人都能让我们感觉到真实可信、有代入感,观赏这样的电视剧,才是真正高级的享受,让人直呼过瘾。演员演技逆天、背景深邃厚重、情节真实合理,即使是没有惊喜的画面也是唯美干净,全剧几乎没有拉胯之处,豆瓣9.7的高分奇迹,国内电视剧的天花板,实至名归。一句话:前半部“清流对抗严党”,后半部“海瑞斗嘉靖”。
最上面的当然是数十年不上朝,却掌控大局的嘉靖皇帝;有原本隶属严党,却因反对“改稻为桑”而和严党产生嫌隙的胡宗宪,以及高翰文;
全剧以国库亏空为背景,一来就安排了周云逸借国库亏空“倒严”失败后被仗打致死为开场,烘托了清流倒严的举步维艰,以及严嵩父子事事“攀扯皇上”的猖狂。然后顺利成章的引出严嵩父子提出“改稻为桑”的国策,试图弥补国库亏空的故事主线。一方面,在嘉靖的默许下,严党开始利用自己把控的浙江强推“改稻为桑”的政策,为此,严世蕃不惜瞒着上下“毁堤淹田”,然后让织造局以低价贱买老百姓被淹的良田,以便迅速用更高的产出来弥补国库亏空;另一方面,裕王和清流派深知,严党一定会利用“改稻为桑”胡作非为、中饱私囊,于是,不管是出于保护百姓、维护大明江山,还是为了搬倒严党的目的,他们决心在阻止严党“改稻为桑”的推行上,拿出所有资源进行对抗,由此引出了全剧的另一主角——海瑞。正是因为海瑞的出现,清流倒严从渺茫开始出现了曙光,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因为裕王手下的谭伦给他的身后事有了兜底,海瑞得以用把脑袋留在淳安的决心硬扛严党在浙江的一众势力。剧中,各方的博弈、联合、权谋、交锋都呈现得异常精彩,因为剧中人物的真实,每个角色都给你非常强烈的代入感,观剧,就犹如跟着人物一起绞尽脑汁参与那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游戏一样。可以这么说,剧中诸多细节、台词和暗笔,你不多看几遍,根本做到逻辑贯通,但一旦你看懂,就会为刘和平的精妙设计拍案叫绝,并为他深厚的历史洞察力和精准的政治感知力深深折服。刘和平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自己创作《大明王朝》的过程,他当时之所以把嘉靖和海瑞的画像挂在书房,每天要洗手焚香后才开始动笔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代表自己虔诚的写作态度,更重要的一点是在于他要让人物“附体”在自己身上,忘记自己,进入到人物的身体里去,去感受人物所思所想,或者说,在创作的过程中,刘和平就是嘉靖,就是海瑞,就是他笔下的万千人物,在代表他们活在剧中,每个角色都是他亲身出演。可想而知,《大明王朝》为何给我们的最大感受就是真实,人物真实、情节真实、权谋真实,是因为刘和平代表每个角色都在现实中演了一遍。如果仅仅是真实,《大明王朝》还不足以撑起“第一神剧”的标签,真正让《大明王朝》封神的是刘和平利用历史的背景板给人性画上了一个巨大的困境,剧中的所有人物都身在这个困境中,貌似对邪恶和不公的那些淋漓尽致的打击和反抗,最终都被证明是场徒劳无功的闹剧。不要说什么严党、清流、司礼监,斗来斗去,不过是被嘉靖玩弄于鼓掌之中的棋子,到头来,不过新人穿旧衣,孰清孰浊?
即使是貌似掌控一切的大玩家嘉靖本人,也受控于对长生不老的执念而无法挣脱,即使清修之道场也需要世俗之银子,他明知严党贪墨也要用,因为治国的脏事需要靠严党去做,骂名需要靠严党去背,一个庞大帝国的运转需要严党这样的官僚体系去推动与维持。那么,我们不用严党,都用上海瑞、胡宗宪这样又刚毅正直、又能力出众的清官忠臣不行吗?当然不行啊,大家看海瑞手撕贪官那么爽,恰恰说明如海瑞这样的官员实在是凤毛麟角,你能指望大明朝的官员都如海瑞这样不畏生死、不被钱财束缚吗?期盼帝王都是明君,期盼官员都是清正廉洁,显然是文艺青年的幼稚病犯了,对人性缺乏基本的洞察。大明朝的问题,从来就不是贪腐问题,不是官僚集团道德沦丧的问题,而是社会结构的系统性缺陷。面对这种系统性缺陷,无论是权倾天下的嘉靖,还是孤傲于世的海瑞,不要说他们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去改变,他们甚至都无法跨越历史局限去认识到更深一层。
嘉靖常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其实,剧中人物,无一不是命运之囚徒,终其一生,也无力摆脱。
一个伟大的文艺作品,一定能是一个伟大的悲剧,它让我们直面人性的幽暗复杂和血淋淋的现实困境,不得不说,《大明王朝》做到了。同样是刘和平的编剧,总有人拿《雍正王朝》和《大明王朝》相提并论,似乎它们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作品。实际上,后者立意的深刻、格局的宏大,甩开《雍正王朝》不止十八条街,如前所述,依托于二月河小说的《雍正王朝》说到底就是部君王爽剧,逃不脱让观众有君王的代入感,一路打怪升级的套路。表面上似乎有对民众苦难和社会矛盾的揭示,实质上其不过是帝王争权夺利的背景板,用于烘托主角光环之用。从收视率上的对比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1998年《雍正王朝》播出时,收视率爆火,获奖无数,甚至在当年掀起了一股清帝热。然而,虽然芒果台领导非常喜欢《大明王朝》,2007年隆重推出《大明王朝》时,却因收视率奇低,而不得不中途冷藏,无人问津长达10年,直到2017年优酷重播才得以重见天日。
讲到这里,顺带提一个有意思的题外话,芒果台就是因为这部年度大剧的扑街,从而对观众有了清醒的认识,开始修改战略计划,次年迅速转攻娱乐偶像剧,从此在娱乐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从此赚的盆满钵满。
俗语道,是金子就不会被埋没,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重见天日后的《大明王朝》在剧迷的口口相传和分享传播中,剧情和演技被不断被深度挖掘和热烈讨论,于是口碑一路爆棚,直至今日9.7分的豆瓣封神。
而在收视上碾压《大明王朝》的《雍正王朝》,也以9.2、低于前者0.5分的评分回归了它应该的位置。
这并非是我一家之言,不但两部剧的同一编剧刘和平在对比两剧时说,“在思想深度、历史厚度和文学性上,《大明王朝1566》均超过了《雍正王朝》。”
北大的历史学家王天有更是说该剧“对历史的诠释已经达到了历史学界研究的前沿”。毋庸置疑,《大明王朝1566》就是国内有史以来最好的电视剧,没有之一,我甚至断言其在今后也无法被超越。
还是那句话:这部神剧,真实得可怕。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