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春节过完,请给孩子这样收心——

文摘   2025-02-04 15:41   河北  


即将告别春节假期

你有没有

不想上班、不想上学不想起床

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

还不太适应?

如何调整“节后综合征”?

这份指南请收好↓↓





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看看你“中招”了吗





长假后,出现失眠、疲乏无力、精力不集中、情绪不太好,甚至有些人会感觉心慌胸闷,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这就是“节后综合征”



哪些因素会导致“节后综合征”?专家提示,如果您出现下面几种表现,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 睡眠紊乱。假期期间,身体缺乏充足的休息,人体生物钟被打乱,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


  • 手机沉溺。假期长时间刷手机,不仅会过度依赖手机,还会因长期低头或久坐,引发头疼、颈痛、腰背痛等不适。


  • 疲劳焦虑。节后可能会出现抑郁、烦闷等心理问题,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紧张、疲乏无力等情况。


  • 肠胃紊乱。假日里大吃大喝过后,有人可能会出现胃负担重、消化不良,导致腹胀、腹痛、恶心、腹泻等。




如何帮孩子“收心” ?

这份指南请收好!




对于成年人来说,缓解“节后综合征”,恢复被打破的生活规律相对简单。但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假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增加,“节后综合征”的情况相对更明显。

儿童青少年“节后综合征”的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症状,还有一些儿童青少年出现入睡困难、情绪低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李瑛表示,这些症状一般都找不到明确的器质性因素,个体差异较大,在这个群体当中,大部分孩子可能很快地去调整自我,但是会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

“节后综合征”比较严重的孩子往往伴随电子产品使用过多的情况。帮助这部分孩子调整情绪,很重要的一步是帮助他们缩短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李瑛介绍,在电子产品使用上,从心理角度的建议一般是替换策略,创造更有趣的时间,去占用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而不是强有力的管控。

专家介绍,帮助孩子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刀切。在初期,家长可以寻找一些适合孩子观看的纪录片,陪伴他们一起观看。经过三到五天的调整,大部分孩子都能消除“节后综合征”的症状,适应规律生活。

帮孩子“收心” ?

这份小妙招请收好!




这里有几条收心小妙招,不妨给孩子一个提前调整过渡的过程,帮助孩子调整状态,迎接新学期!



帮助孩子收心,家长们不要通过“简单粗暴”来解决问题,而要讲究策略。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

01 告诉孩子学习肯定苦,所有人都一样

绝大部分孩子都不可能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优秀学习成绩的取得,需要孩子在别人玩游戏的时候,别人在看电影的时候,静下心来学习。

有的孩子心智比较早熟,从小便有自己的远大志向,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此而努力;也有些孩子没有树立远大的目标,但至少有一个像考上好中学或好大学这样的短期目标。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首先是有一个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努力付出,这个过程是谈不上快乐的。快乐是体现在学习的结果上,当孩子取得优秀的成绩,辛苦的努力得到回报时,学习的快乐才会显现出来。但是也不排除极少部分智商很高的人,本身具备极强的天赋,不需要太努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这只是个例,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

02 巧妙调整生物钟

假期收心最好是选在开学前两周进行作业。在这段时间内,不要再让孩子们安排耗时耗力较多的娱乐活动,提醒他们保持精力,逐步从散漫的玩乐状态进入学习状态,并找回上学时的良好习惯。

Q:晚上不愿睡,早上不愿起床,怎么办?

由勤入懒易,由懒入勤难,睡懒觉真的会上瘾!开学后,起床时间肯定要比假期提前不少,如果孩子仍然延续假期里的作息状态,上课时肯定会打盹、精力涣散。但是,要是让孩子突然做出调整,肯定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必须要在开学前7-10天的时候,让孩子执行学校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中午小睡一会儿,慢慢调整到正常的状态。一旦开始调整作息规律,就要雷打不动地执行了,不允许孩子以任何借口偷懒,否则没有任何效果。如果孩子实在是起床困难,早上放点轻音乐,轻轻拉开一点窗帘,这些都能帮助孩子早起。

03 循序渐进引导学习

不论是复习旧知还是预习新知,投入学习就给前进的通道上了润滑剂,开学后才能畅通无阻。这个过程中,家长们不用给学生们布置太多学习任务,在完成寒假作业的基础上,可以拿来下学期的教科书进行预习。

Q: 每天都跟小伙伴一起疯耍,根本不看书,怎么办?

孩子看书是需要家长引领的,可以多开展一些亲子共读活动。首先,要营造家庭读书的氛围,为“孩子找到他此时此刻最需要的书”。不妨多问问自己:这本书,对于孩子当前来说是合适的吗?当前我将为孩子选择什么书? 其次,要适当交流,陪伴,但别催促。孩子读书,是精神成长的过程,不要孩子读完一本书,就迫不及待地问:你读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要知道,某些暂时形容不出的感受,可能才是真正的收获,是需要时间去反刍、消化的。 最后,家长还要明白:要在孩子和书本之间建立一种“愉悦”的联系是需要花很长时间来培养的,所以经常和孩子谈论作家和书的故事会是非常好的一种办法。

04 新学期,新计划

可以提前与孩子一起讨论下新学期的打算。

在交谈中家长可以让孩子总结自己去年做得好的地方,今年有什么打算,还可以问问需要提供哪些帮助。不用一次谈完,家长可以借一些日常谈话机会,介入这些话题,这样也可以达到一种“收心”的心理暗示效果。当然,家长们帮助孩子节后“收心”也要讲究循序渐进的原则,否则欲速则不达。

05 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如果希望孩子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不再松松散散,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如果家长自己仍处在松懈的假期生活中,没有规律,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家庭气氛回到有规律的状态中,孩子更容易“进入角色”。

06 蔬菜水果可调食欲

春节期间难免大餐较多,但由于孩子消化吸收能力有限,因此不但会出现食欲减退,有的还会出现消化不良。专家建议,可以让孩子减少零食的摄入,鼓励孩子多吃些清淡的蔬菜、水果,主食可以选择更容易消化的面食。

对孩子来说,过年与学习之间最难熬的是心理。由于过年比较自由,加上玩乐的兴奋,很多孩子便对重新上学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并及时给孩子做出调整。

通过监督孩子提前按上学时的作息时间作息,逐步减少看电视、打游戏等娱乐时间,让孩子的心理逐步从“放假”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家长还要督促孩子充分利用寒假后半段的时间,多安排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把注意力从玩乐逐步转向学习,一点点把孩子的心收回来。

-END-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
        (2025年2月4日)
          “父母洞见”微信公众号
          (2025年2月4日)



编辑 | 孙玉萍


审核 | 张国志





 发布教育资讯  解读教育政策 ●

 关注教育发展  分享教育故事 ●

咨询电话:8613769


     冀州教育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冀州教育
发布教育新政、展示学校风采、推出名师名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