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交流会如期举行。会议选择在新春上班第一天举行,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坚持干字当头,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年初举行的市委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收官之年工作制定了“施工图”“任务书”。“百千万工程”要初见成效,新旧动能转换要转型突破,茂名新城建设要奠定格局,省运会筹办要攻坚提升,人民福祉要不断增进,社会大局要保持和谐稳定……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靠什么完成?唯有干字当头,以实干家促进派作风拿出实干之力,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实干、苦干加巧干,全力以赴干出今年好年景、奋力争取好收成。
干字当头,就是要按照市委“1359”工作安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百千万工程”,构建“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
干字当头,首要任务是聚力抓好项目、园区、招商、企业四件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五链”向“多链”拓展,构建具有茂名特色的3336现代化产业体系,让茂名因现代产业“茂盛”而“扬名”。
航拍茂名港博贺新港区。茂名港集团供图
项目不落地,等于空招商。市委把今年定为“项目落地年”,就是以项目落地论英雄,引导全市坚持“项目为王”,确保招引项目落得下、建得快、早投产,形成“五链”向“多链”拓展的坚实底气。
要坚持项目招引和落地“两手抓”。强化“一把手”抓招商,不断优化“佛茂指挥部+投资促进局+小分队”招商引资新机制,经济部门要落实“管行业必须管招商”,锻造懂产业、懂政策、懂谈判、懂企业、懂市场的“五懂”人才,形成“人人关注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市县一体招商体系要健全,重大制造业项目及其要素保障全市统筹,提升“意向—签约—落地—投产”全链条转化率,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抓项目、兴产业。
要想尽千方百计抓服务。推广“五机制一中心”政务服务模式,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和政企“直通”机制,以“店小二”精神服务重点项目。要完善项目推进制度机制,实施挂图作战、清单管理、专班运作、跟踪问效,及时拔钉清障,确保项目落地。
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开园,园区首个落地项目投产。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波 摄
加快实现园区载体提质增效,打造承载产业的“金名片”。
要“科学化”抓规划。抓好产业转移主平台、高新区、经开区等园区建设和优化整合,进一步优化提升规划布局。尽快推动高新区扩区,实现“一区多园”联动发展;佛茂指挥部、茂南、高州要抓紧佛茂合作园拓园工作。化州要加快临空经济区土地盘整,围绕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与食品加工、现代物流与航空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上实现新突破。
要“一体化”抓建设。对标一流园区,以产城融合、适度超前的理念,高标准建设水电路气网、标准厂房、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统筹布局生活配套设施,积极搭建金融保险、中介服务、仓储物流等服务平台,做好园区周边业态布局和风貌提升,提升园区承载力。
要“集约化”抓土地。实施土地整备攻坚行动,深入整治“五未”土地,“一地块一策略”提速盘活低效闲置用地,形成“项目跟着规划走、土地等着项目落”良性循环。优先引导企业入驻标准厂房,鼓励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等方式供地,实现工业用地集约利用。
要“市场化”抓运营。用好国企平台资源力量,开展“管委会+开发公司”改革试点,推动平台公司从委托代建、租赁出售向管理运营角色转变,从重资产模式向轻重结合或轻资产模式转变。平台公司要深度参与园区规划、产业投资孵化、招商稳商留商等全过程各环节,通过精细化运营持续创造价值、推动园区长远发展。
佛茂合作园高州蒲康电子轻工产业园。资料图
要实施新增规上工业企业专项行动,推动潜力企业可升快升、应升尽升。
要实施企业增资扩产专项行动,摒弃“重外轻内、重引轻育”思想,强化本土企业培育发展,对增资扩产企业要开通绿色通道,让更多项目留在茂名。
要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成立“专精特新”企业联盟,重点聚焦食品加工、矿产资源加工、先进装备制造领域,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引导“链主”企业与中小企业“大手拉小手”,带活产业链,让产业版图更丰富、有活力。
来源:茂名发布
文/兴茂平
责编:张欣怡
初审:吴虹佩
终审:梁向玲 江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