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羊城晚报》A47版
农历新年过后,茂名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已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全力冲刺。
“五链共建”链条上的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柏桥服务区升级改造工程进度超 90%;
城市建设围绕“两轴—两个圈层”持续优化……
茂名所蕴含的独特优势正全方位彰显,成为其奋进新征程、实现新跨越的坚实后盾。
2025年,茂名乘势而上,推动“五链共建”向“多链共建”深度拓展,以“三大内核”进一步优化“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实施步伐。茂名正以焕然一新的姿态,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全力以赴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的浪潮中勇立潮头,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
人勤春来早,在茂名市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内,机器的运转声奏响了发展的激昂乐章。广东百翼锂电池基地的顺利投产,拉开了茂名产业奋进的全新序幕。
回首过去一年,茂名立足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深厚的产业基础,全力构建具有茂名特色的“3336”现代化产业体系。茂名通过茂名石化升链、零碳产业园建链、欣旺达电白基地延链、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拓链、华南钛谷壮链,筑牢了产业发展的坚实根基。
2024年,茂名产业发展硕果累累。5月,T1000万吨级碳纤维项目破土动工;6月,“华南钛谷”项目第一阶段正式开工;8月,茂名石化升级改造项目首套装置顺利投用;12月,科元控股集团茂名丙烯酸产业园项目开工。
从项目的规划论证,到土地的平整、厂房的建设,再到设备的引进和调试,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茂名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坚定决心。2024年,茂名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考核、省承接产业转移考核中均获评优秀。2024年1月—11月,茂名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9.1%,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在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茂名华南钛谷、肇庆宁德时代二阶段工程、东莞vivo全国研发总部等产业项目建设。
华南钛谷不仅是茂名“五链共建”的重要一环,更被列入广东省未来产业,足见其重要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2025年,茂名力争华南钛谷一期50万吨高端富钛材料及配套项目年内投产,开工建设3万吨先进钛材项目,加速形成钛锆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迈向更高层次。
站在新起点,茂名“五链共建”项目纷纷进入投产、扩能的关键阶段。茂名以“五链”项目加快建设和投产为突破口,打通“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模式,牵引形成“从0到1再到N”的梯次发展局面。
茂名把2025年作为“项目落地年”,以项目落地论英雄,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快速建设、尽早投产,以“五链共建”为坚实基础,积极向“多链共建”拓展,聚力抓好项目、园区、招商、企业四件关键大事。
在茂名信宜市玉都新区,流云阁在夜幕下熠熠生辉。这座以“云化雨、润万物”为设计理念的地标性建筑,提升了城市吸引力。在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项目东西区广场首层沥青铺装圆满完成,柏桥服务区整体升级改造进度已超过90%,预计将于4月份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2025年1月,占地160亩的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医院(茂名市中医院)新院区正式投入使用,引入更先进的设备,进一步优化茂名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全方位满足民众的就医需求。
这些不仅是茂名的崭新名片,更成为茂名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的生动注脚。
过去一年,茂名在“百千万工程”的征程中成绩斐然。信宜、高州入选全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22个典型镇、114个典型村蓬勃发展。茂名做强“土特产”文章,化橘红纳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全链产值达550亿元。赛事经济、夜间经济、庭院经济等新经济形态也在乡村蓬勃发展,点燃了乡村发展的新引擎。
从满足群众最看重的医疗入手,创新省县合作、院地合作办医模式,6家以上茂名市、县级医院与省级医院共建医联体并签约。省人民医院与电白区开展“五级”联动帮扶,偏远乡村也能享省级优质服务。信宜与中山大学共建的中山六院粤西医院,成功通过“三甲”评审,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专科能力和救治水平。
2025年,茂名在促进城乡融合、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全面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茂南区以阳光100城市客厅等项目为抓手,坚持西翼做活、东翼提质、北翼优产,提升城市品质。电白区加快水东城区与共青河片区、高铁片区融合,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高州市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创新实验区,统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信宜市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推动农产品与电商、文旅深度融合,致力成为全省山区县城新型城镇化的标杆。化州市打造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与食品加工、现代物流与航空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推动化橘红产业全链运营。
关键之年,茂名深入实施“初见成效四大行动”,通过县域产业补强行动、城镇化提升行动、乡村振兴提质行动、社会力量赋能行动,以实干为笔,绘就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壮美画卷。
走进茂名市官渡街道新湖社区工业实业住宅小区,外墙鲜艳夺目,张灯结彩,整个小区充满“年味”。这个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旧小区,在升级改造后焕然一新,居民们满是喜悦。这一变化,正是茂名大力推进城市建设的生动写照,背后是“三大内核”焕发新活力。
2022年,茂名市委立足城市“圈轴”和组团式空间结构,提出构建“两轴—两个圈层”布局,致力于建设精明紧凑城市。随着城市发展,南北组团联系日益紧密,“茂名新城”建设顺势而出。2025年1月6日,茂名提出构建老城区“历史文化核”、茂名新城“现代活力核心”与南部滨海“未来发展核”这“三大内核”。
“三大内核”并非简单的空间划分,而是深化拓展“两轴—两个圈层”布局的关键举措。它兼顾近期与中远期规划,统筹城市组团融合,实现城市精明增长、紧凑布局。同时,协调好“新与老”“南与北”“产与城”等关系,提升城市发展的系统性与持续性。
2024年,茂名完成262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025年,“历史文化核”聚焦关键节点与重点片区,打造“阳光100”城市客厅,示范矿地融合、生态振兴,延续城市文脉,留住乡愁。
2024年23项交通项目全面开展,东粤路、文才西路通车,茂名南站、奥体中心加速建设,“现代活力核”雏形初露。2025年,“现代活力核”继续以交通先导与生态联结,将原本松散隔断的共青河片区、高铁片区、茂东片区等紧密连接起来。茂名以体制机制要最优化、路网建设要便捷化、功能服务要人文化、城市风貌要特色化、城市生态要园林化这“五化联动”,提速推进“现代活力核”成型成势,实现城市功能的优化和品质的提升。
“未来发展核”以环水东湾、环博贺湾“两湾”为重点,当前着重强化临港产业布局,其他区域进行生态修复与适度留白,为城市长远发展预留空间。
当前,茂名紧抓广湛高铁开通和省运会筹备的机遇,锚定“三大内核”深化拓展“两轴—两个圈层”布局,一座精明紧凑、充满活力的魅力之城正蓄势崛起。
来源:羊城晚报
文、图 | 全良波 詹翔闵 卓剑斯
责编:梁雯雯
初审:江健平
终审:邱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