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答题学术性的专业词汇「卷王气质拿捏」

教育   2024-09-25 18:27   重庆  
@西瓜学堂 你的新传备考能量小宇宙


“学姐我看不懂论文,答题也没有学术性”

“太难了,我要怎么提升


一个好的论述表述,一般是观点清晰,逻辑自洽,看到的第一眼就要让你的受众-批改老师和你形成共同的意义空间,简而言之,“要说人话”;而相应的阐释论证要足够学术、专业,粗略一看就能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份有学术研究潜质,很“对味”的答卷,也就是“不说人话”。


今年给大家出一期“不说人话”版的学术专业词汇,把这些专业词汇用在开头段、结尾处、段落阐释中,助力你的答卷学术性上一个台阶。


这些概念全部都来自于学界学者的论文以及近两年新媒体研究类教材。如果你的目标院校的考题比较偏学术前沿,那么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精确记忆;如果你的目标院校考题比较基础,那就主要以理解为主,必要时用于优化我们的答题语言。


01赛博空间

赛博空间是由加拿大作家吉布森于1984年在其小说《神经漫游者》中创造的一个术语,并逐渐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领域普及开来。

赛博空间一词的"cyber"在古希腊语里表示"舵手",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将其与空间联系,指由计算机数字化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等所创造的与真实现实空间不同的网络空间或虚拟空间,这个空间由各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符号、网络和关系组成。这个虚拟空间相对于现实的三位空间来说是非现实的,但是从人的感官上来说,它又是真实的。人们可以进入这个空间,相互之间发生互动关系,建立虚拟纽带,并可能影响到三维空间中的社会互动。

彭兰老师认为: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在促成人的“赛博格”化,也使得人-机关系成为未来重要的传播关系。

当赛博格更为我们去研究、去思考的问题,而不再是一个科幻小说里的概念时,我们必须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的主体性问题。

主体性的争论其实在当下的算法时代已经存在。在新闻行业,算法的生产和分发,甚至中央厨房的建成,无疑都是对记者群体主体性的一次冲击,而新闻从业者与机器如何共处,也是当下讨论的一大热点。

赛博格意味着,与机器如何共处不再是某一部分人的问题,而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问题,未来的人机关系不再是人机协同,而是人机共生。

食用指南:在分析新媒体技术等的发展对当下影响的时候,从环境角度分析可以引入这句话。

02数据经济

数据经济即以数据为基础资源的新经济模式。在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数据专家涂子沛在其演讲中指出,未来经济是数据经济

所谓的新经济就是以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智慧经济为先导和核心的经济。而智慧、知识、信息和数据的关系是,信息是有背景的数据,知识是有规律的信息,机器获得大量数据之后为人类自动地提供服务产生智能,所以说数据是一切的基础,也是未来新经济的基础,未来的新经济也可以称之为数据经济

当前,数据特别是大数据应用对经济的驱动力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互联网+下的新业态将突出数据业务,“互联网+”最终使各行各业实现数据业务的主营化。

☆食用指南:论证大数据的优势及必要性时可用。

03
信息“导体”
万众皆媒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的主体,也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中介,也就是说信息的管道与“导体”

作为信息导体或管道的人,与作为信息消费者的人,
会表现出不同的需求与行为模式,心理动因也不尽相同。

作为单纯的信息消费者时,人们对内容的需求侧重于环境认知社会归属自我提升等方面的需求,但作为信息导体的人的需求会更多地考虑“社交”情境。这提醒我们,如果要促成内容的更广泛的传播,既需要打动作为消费者的用户,也需要激活作为导体的用户,也就是需要为内容注入更多的社交动力。

但是过于关注用户对内容的传导性,甚至把不遗余力激活更多人的传导作为内容生产的主要目标或传播效果的唯一衡量标准时,也可能会落入流量陷阱中,毕竟作为导体的人更多是基于感性的因素进行分享,而专业的内容生产者需要超越感性因素进行更多的专业判断。

☆食用指南:论证社交媒体对于信息消费的影响时可用。

04
社会网络
较成熟的社会网络的定义是Wellman于1988年提出的“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即把“网络”视为是联结行动者的一系列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

一个社会网络是多个点(社会行动者)和各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关系)组成的集合。对于个体来说,社会网络主要体现为他的人际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对个体的一个重要意义,是社会资本获取

05社会资本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首先提出的“社会资本”概念。其后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指个人所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

布尔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有两个特征:第一,它是一种与群体成员资格和社会网络联系在一起的资源;第二,它是以相互认识和认知为基础的。

他认为,某一主体拥有的社会资本量取决于他能有效动员的关系网络的规模,群体成员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的参与能够被用来提高不同领域中行动者的社会地位。

整体来看,虚拟社区中的社会资本包括三个维度:结构资本,即个体之间结构化链接的程度;关系资本,是指个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强度与性质,主要体现为承诺、信任等;认知资本即共同的知识基础、术语及其表达方式等。

06
“人-人”连接

媒介技术在丰富互联网的功能的同时,也在丰富和发展人的连接形式,在人与人的连接方面,迄今为止的几个突出进展表现为:

(1)人与人连接效率的提升。用户的互动受到的条件限制会越来越少。
(2)人与人连接维度的丰富。连接用户的不仅仅是内容,而可以是各种有形、无形的社会关系或线索,甚至是资源。
(3)人与人连接体验的变化,如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社交会带给人们更多的真实的临场化体验。
(4)个体作为节点角色的存在感及作用力的增强。

如今的社交应用中,每一个账号都是一个个人化的空间,这不仅为个体彰显其存在感和个人信息存档提供了可能,也为其社会资本的积累提供了更多可能。

07“公我”“私我“群体我

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中,格林沃德等学者提出,从自我的动机层面可以将自我区分为“公我"、“私我”和“群体我”三个方面。个体的自我有三种为达到某种目标而产生的任务。

第一种任务是获取社会赞许。对于个体来说的“有意义他人”的评价就变得至关重要,这就是“公我”。

第二种任务是获得个人成就。这是指建立在内在自我评价基础上的个人成就,因此,较少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是独立于他人的“私我”。

第三种任务是获得群体成就。自我要完成群体对角色的要求,群体的评价和目标被内化为个体的“群体我”。 

08
自我的三重建构

自我建构的概念最早由黑泽尔.罗斯.马库斯(Hazel Rose Markus)和北山忍(Shinobu Kitayama)于 1991 年提出,指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时,会将自我放在何种参照体系中进行认知的一种倾向。

玛莉琳.布鲁尔(Marilynn Brewer)等认为,每个个体的自我建构都包含三个组成部分:从自身独特性定义自我、从自己与亲密他人的关系中定义自我、从自己和所从属团体的关系中定义自我。

他们将这三种建构倾向分别命名为个体自我(individualself)、关系自我(relational self)和集体自我(collective self),也称为自我的三重建构。

对每个个体来说,这三重自我建构都存在,只是对于不同个体而言,三种建构倾向的相对强度存在差异。性别和文化差异对个体自我建构倾向的影响相对较明显。

☆食用指南:在分析受众心理时可用。

09凝聚子群


凝聚子群是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行动者子集合,即在此集合中的行动者之间具有相对较强的、直接的、紧密的、经常的或者积极的关系。

凝聚子群不仅是重要的社会网络小群体,也是测量社会网络结构的重要指标,对研究者理解网络是如何运行的,以及理解网络的结构是十分有用的。

该概念强调了社会网络中某些行动者之间的共同利益、意识、规范等的作用。如今的网络社会研究中,虽多数研究者不用这样的概念来描述网络人群中形成的小体,但是并不能掩盖网络人群存在着多种人群的聚合模式,这些人群的聚集不仅带来群体心理,也会以权力、利益、情感等其他因素对身处其中的个体产生影响。

10网络族群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族群,强调的是互联网影响下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行为特征与文化属性的人群

网络族群不一定集中于某一个网络社区,而有可能散布在网络空间里,网络族群更多时候是一种离散的共同体。网络族群的聚集,往往体现为年龄、价值观、消费意向等方面的认同感,具有主观性、参与性、分散性和虚拟性等方面的特点。

网络族群的形成,对空间的依赖性并不强,人们之间的直接互动不多,他们也是通过文化的生产与消费过程完成了族群文化的建构。

☆食用指南:在谈论到亚文化时,可以用网络族群来分析受众。

11群体盲思

美国心理学家欧文·詹尼斯发现,群体在进行封闭式讨论时,成员倾向于让自己的观点与团体保持一致,有争议的观点、新颖的想法往往会被压制,使群体产生简单化和模式化思想,这会让决策参与者不能进行客观分析,最终作出不合理甚至荒谬的决策。而这个现象被称为“群体盲思”。

群体盲思是指心理活动的效率、对现实的检验以及道德判断的一种退化,这种退化是来自于群体内压力

☆食用指南:分析群体心理时可用。

12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既是荣格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的发展,也是他自己的一种创造。

荣格在给集体无意识下定义的时候,曾经这样说:“集体无意识是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个人无意识截然不同,因为它存在不像后者那样可以归结为个人经验,因此不能为个人所获得。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从来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所获得过,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个人无意识主要是由各种情结构成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荣格用它来表示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或者说,集体无意识中包含着人类进化过程中整个精神性的遗传,注入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13模因

1976 年,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首次将通过模仿而传播的文化基因称为模因(meme)。模因又译迷因、觅母、米姆、迷米、弥母等,牛津英语辞典的解释是“以非遗传的方式(如模仿)传递的文化元素”。

他认为模因是一种文化传播或文化模仿的基本单位,它通过从广义上说可以称为模仿的过程从一个大脑转移到另一个大脑,从而在模因库中进行繁殖。曲调、概念、妙句、时装、制锅或建造拱廊的方式等都是模因

模因库里有些模因比其他模因更为成功。这种过程和自然选择相似,就如基因一样,具有更强生命力的模因的特征包括长寿、生殖力和精确的复制能力。

☆食用指南:分析某某现象突然流行时可用。

14同温层效应

同温层效应(stratosphere effect),是人类心理学认知上的其中一个偏误。美国心理学家艾尔芬·詹尼斯在1972年提出了这个概念,含义是:

群体在决策过程中,由于成员倾向让自己的观点与群体一致,因而令整个群体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不能进行客观分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民价值观分化日益凸显。持有相同价值观的群体往往抱团,形成认知的“同温层”,甚至与持不同价值观的群体发生线上线下的对立,在涉及公共问题的讨论中更是如此。

“同温层”中,相近的兴趣与情感放大了舆情的集聚效应、共振效应,容易导致传播的极化。而同温层中的意见领袖,为了提升自己在同温层中的影响力、向心力,往往会有意识地放大差异,容易导致对事实的误读,加剧舆论场的复杂性。


☆食用指南:
算法推荐的负面影响,进而可以谈到信息茧房。

15反连接

连接是互联网的基本功能,也是公认的互联网的内在法则之一。互联网的演进,也是连接的演进,互联网应用的起伏跌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连接模式的更迭。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不断增长的连接在延伸人的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将更多关系负担与社会压力传递给人。当连接达到一定限度后,它对用户的意义可能就会减弱,甚至走向反面。

今天,当“连接一切”成为互联网界的一句口号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过度连接带来的问题。当过度连接成为个体不能承受之重时,基于某些情境的适度不连接或“反连接”思维变得必要,也可能成为互联网未来发展中的另一种法则。

反连接并不是无条件切断所有连接、封闭个体,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断开那些可能对个体产生过分压力与负担的连接链条,使个体恢复必要的私人空间、时间与个人自由,所以它更多的是个体的一种情境性需要,而非一致性行为。

连接或反连接的选择,不仅是用户的一种情境性需要,还应成为对用户的一种新赋权。这种赋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隐身权和连接“开关”的控制权。



☆食用指南:从批判的角度分析当下互联网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以及技术影响当下传播环境的辩证认识,可以用在论述的结尾处升华内涵。

16信任力影响公式

学者大卫.梅斯特(David Miste)等人在《可信赖的顾问》(Trured Adiser 一书中,提出了一个信任力的影响因素公式:T(Trust: 信任)=C (Credibility:可信度)*R(elability: 可靠度)*I(Intimacy: 亲密度)/S (self-orientation: 自我意识导向)

如果放到社群的情境下,这一公式的含义即是,信任度与某个成员发布的内容的可信性、其个人一贯信誉的可靠度、其分享的有亲密度的内容的数量成正比,而与其发布的含有过强自我意识的内容数量成反比。因此,信任代理的形成,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付出、长期的积累过程。



☆食用指南:与意见领袖异曲同工,可以用来作为媒体如何提升自身影响力的措施。

17擦除权

擦除权又叫被遗忘权,被遗忘权在官方的首次提出是在欧盟2012年出台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 中,条例称: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信息控制者删除与其个人相关的资料信息,该权利被称为被遗忘及擦除权(The right to be forgotten and to erasure)。

有些国家的法律中将被遗忘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个人权利提出,有些国家则将它列入擦除(或删除)权中。虽然对被遗忘权仍存在争议,特别是它与言论自由、国家安全的关系,具体实施也存在很多障碍,但它的出现,也体现了对用户数据的反连接性保护思维。



☆食用指南:可以用来论证个人信息保护、数字遗产的处理方式等等问题。



今天的内容就给大家整理到这里了,

素材都备好了,加油复习啊!

 !答题班上线! 
「五套卷模考班」

在「五套卷模考班」课上,你将拥有:
✴️100+道必备论述题押题库+参考答案
✴️目标院校10+整套1:1全真定制试卷
✴️100+道目标院校易考题目划重点+参考答案
✴️30+课时的高能魔鬼式刷题模考训练
✴️20+课时答题技巧深度讲解复盘
✴️10万字+的精改精批+问题反馈
✴️目标院校实时评测的模考排名

原价1499,上新限时优惠仅999

【特别福利!】
报名前60名赠送西瓜学堂复试班
过线即可免费跟学堂复试班噢!
该价格也为全年最低价格,宝宝们看好记得及时拍,该享受的优惠一定要享受到!

 报班步骤1 :长按扫描上图二维码,进入对应微店购买页面。(也可以联系@西瓜姐、@ginger姐直接支付入班!)

 报班步骤2 :拍下链接后,请主动联系@西瓜姐或@ginger姐,我们将拉大家进入对应学员微信群。

⚪报班承诺:在班次开课前,如果你不确定我们的服务,可无条件退还该班次全款。

常见Q/A
 如果我已经报班了,我还想多报一门课有优惠吗?

每额外多报额外一门,则减免100元,依此类推。

比如有宝宝报了半程班A班,还想多报一门院校模考五套卷。则宝宝在享受4385元的优惠组合特价外,模考班那一门也可以额外减免100元。

如需其他班次链接,可直接咨询@西瓜姐或@ginger姐。

  如果我中途换校怎么办?


学堂有多所院校全程班教辅体系,极大程度上方便了宝宝们换校。两个工作日内会为宝宝重新匹配目标院校对应课程、资料、服务体系。

  上课时间?如有事不能上课怎么办?


直播课一般会安排在晚上7:00-10:00,最大化地方便大家跟直播。

有事无法跟直播的宝宝也不用担心,每节课都有录播,如果听录播时有不懂的,也可以直接下来提问授课老师。

  在哪里听课?有录播吗?


主要上课平台为伯索云(APP),上课方式为直播,直播后形成录播,可反复回看。直播课堂支持即时互动,随问随答。

初试阶段所有课程都是线上课程,复试阶段会有线下复试培训。课程有效期到2025年4月30日。

退款事宜

如果宝宝们中途因不可抗力需要放弃考研,则可以协商退款。

退班说明:
1.报名七天内可无条件退还全款,报名7天后起退班须扣除授课平台手续费后退款(手续费并非西瓜学堂收取,而是授课平台收取。)手续费为:为实际消费金额的8%。授课平台
2.服务开启后,在排除课程倒卖和拼课的情况下,可按比例进行退班手续,参照细则为: 退款金额=实际消费总金额-CCtalk平台手续费-已上课时费-对接服务费-一对一导师费用-资料费  各项费用计算细则:
(1)授课平台手续费=实际消费金额*8%
(2)课时费=单报课程原价*已学课时/总课时
(3)服务费为学员报名后已经产生的固定费用,包括但不限于答疑、计划定制、学员档案等一系列涉及到成本支出的服务。七天后退课服务费为300,正式开课后退课服务费为500。 
(4)导师费用为管理的最低成本支出,按照100/月扣除。 
(5)资料为为全程班包含赠送的西瓜学堂资料,按照当时微店实际出售的最低价格扣除,未邮寄资料的不产生资料费。 
(6)办理完退班手续后西瓜学堂将收回学员所有课程(含录播)的听课和服务权限。

西瓜学堂新传考研
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辅导;提供院校相关信息;第一时间专业热点解读;以专业护航,用分数说话。注重优质的内容与服务,练真题,跟名师。 关注后可看到更多干货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