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闫光明
这位锡伯族老人,穿着满族坎肩,谈起锡伯族文化,非常熟悉。这种坎肩又叫马甲,是满族传统服饰,现在成为了满族、锡伯族服饰的一种。满族与锡伯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代时期,满族与锡伯族都属于八旗满洲。
从辽宁沈阳到新疆伊犁,相隔万里。锡伯族主要聚居在辽宁、新疆,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西迁精神就是锡伯族开拓的。清朝军机处满文《议复档》记载,锡伯族西迁路线由塞外行走,行程一万余里,历时一年零五个月。
清代,满语满文被当作国语在八旗军民中推行。清朝灭亡后,随着我国东北地区最后一小部分会说满语的人去世,西迁的锡伯族由于戍边的特殊环境,成为满语唯一的继承者,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新疆的锡伯族都使用满文。
1947年,锡伯族知识分子对满文进行改进,创制了锡伯文,但在文字结构、书写形体和特点等方面,都保留了满文的完整性。
新疆在传承锡伯族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截至2023年,锡伯族西迁节、锡伯族贝伦舞、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锡伯族刺绣等7个项目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锡伯族萨满舞蹈音乐、锡伯族朱伦呼兰比、锡伯族汗都春、锡伯族民间故事、锡伯族东布尔、锡伯族杭西、锡伯族抹黑节、锡伯族蝴蝶舞、锡伯族拔火罐传统疗法等15个项目被纳入第一、二、三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伊犁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称,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又是伊犁河谷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锡伯族在新疆最大的聚居地。
其实新疆锡伯族与辽宁锡伯族是一家,很多家谱也记载,锡伯族与满族是一个祖先,不信看看锡伯族瓜尔佳氏的家谱,再看看满族瓜尔佳氏的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