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品展示 | (第十三期)2024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之上海交通大学——川行者:基于视觉导引的多模态水下采样机器人

文摘   2024-10-19 17:01   陕西  

CMCV

第十三届海洋航行器

设计与制作大赛

优秀作品展


2024



主办单位: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学术媒体支持: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是面向全日制非成人教育在校生的综合性竞赛项目。经过十三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竞赛。2024年,大赛共吸引了386家院校和科研机构、2555支队伍、13559名师生参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76个,一等奖165个,二等奖174个。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作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刊,持续关注并积极推广该项赛事。为充分展示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成果,不断激发青年创新团队科研探索热情,同时为公众了解海洋航行器设计魅力、普及相关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技术传播广度,我刊官微特开设专栏展示参赛团队优秀获奖作品,如有感兴趣团队欢迎踊跃报名,感谢关注。


B组 川行者:基于视觉导引的多模态水下采样机器人





团队简介









指导老师:王健、高睿

成员姓名:钱畅、郭品栋、段宇擎、张健、冯洋


指导教师点评

上海交通大学

王健、高睿老师 

团队成员积极主动,具备钻研精神,从概念设计到样机制作,从算法研究到试验验证,投入了大量的智力和精力。团队成员从无到有实现了该机器人的研发与创造。在创新意识、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并取得了非常好的学术成果,期待未来能够在海洋智能装备领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为国家海洋智能装备贡献力量。

采访实录








"川行者"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一是爬游一体化;"川行者"能够切换爬行和游动两种模态,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爬行状态不易扰动海底沉积物,对海底环境影响小;二是视觉导引;"川行者"能够自动识别并抵达标记的目标,有助于水下探测,实现自主作业。三是搭载往复式柔性机械手,具有较高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环境下开展采样工作。


目前仍然存在的局限性有哪些?

答: 第一,由于研究时间限制,当前系统试验较少,尚未在复杂海底环境中对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第二,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模态转换与视觉导引,对于采样系统的关注不够,其采样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有待验证。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将对本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迭代升级,建立完整的多模态水下采样机器人。



获奖作品介绍


图 1 总体组件建模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水下机器人在海洋应用中的复杂程度和精细程度逐步提高,人们希望水下机器人不止能够完成对海洋环境的观测与感知,更希望其能够在非结构化的环境中与周围物体进行交互。在这个背景下,由传统的水下机器人搭载多功能机械臂组成的水下机器人—机械臂系统(underwater vehicle manipulator system,UVMS)应运而生,目前UVMS对环境中目标的干预抓取任务通常是由专业操作人员在水面经由光缆通过远程手动遥控实现。然而,由于水下数据传输时延、人的分辨反应能力及长时间高度紧张工作等多方面的因素,回路中人的操纵将变得越发困难并最终导致系统工作效率显著降低。因此,开发具有多模态的灵巧水下采样机器人以满足未来更多元的水下探测和作业任务,对于探索和开发海底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经济价值。

2

总体设计

本项目寻求改变传统的运动模块结构,设计爬行-游泳一体式运动方式。该一体式机构需具备爬行与游动两种运动模式。爬行模块考虑尽可能减小对海床的扰动,同时能够提高移动效率;游动模块与爬行机构相结合,能够更大程度提高机器人的机动性。




图 2 总体渲染图

3

创新点


1.
爬游一体设计

提出了一种爬游一体化的概念,真正实现了将爬行和游动设计到了同一个结构上,二者不再相互独立,而是紧密相连。

2.爬行模态设计
爬行模态下,类似履带与多足机器人的设计使得川行者具备良好的机动性能与操纵性能,能够适应多种工作环境与复杂地形,爬行的过程中也不易扰动海底沉积物。
3. 游动模态设计
游动模态下,该结构则变为叶片运动轨迹为腰圆的异形螺旋桨,相较于传统螺旋桨与水接触的投影面积要大很多,且长度方向延伸至机体的前后两端,在较低转速下便可以提供可观的升力。
4. 视觉导引功能
搭载视觉导引功能,相较于许多传统ROV,川行者能够自动识别并抵近标记的目标,当目标移动时,川行者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动跟随。

4

应用前景

当前机器人能够实现爬游模态切换、机械手抓取、视觉导引运动等功能。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相比,“川行者”在水下实际操作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可自由切换运动模态,作业方式多样、机动性高,能够更好地适应多样的海底环境,在不扰动海底沉积物的情况下开展采样;二是视觉导引运动,是机器人在水下能够更精确地定位目标,开展针对性采样;三是具有良好的功能扩展性,本机器人各模块间相对独立,可根据不同工作需要进行更换,以适应多样的工作需求。







航行器图片/视频集锦



1

作品图片



实物图


三视图



2

视频展示



川行者:基于视觉导引的多模态水下采样机器人演示视频





相关获奖作品推荐

速览



向上滑动阅览


优秀作品展示 | (第一期)2024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之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潜龙卫士”号多功能水下作业ROV
优秀作品展示 | (第二期)2024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之中国海洋大学碳浪归舟——船机协同的海草床高效植株移植机器人
优秀作品展示 | (第三期)2024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之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五研究所跨越立体区域的侦察与打击航行器——潜龙号
优秀作品展示 |(第四期)2024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之上海交通大学OmniMaster:全驱动模块化双体无人测量艇
优秀作品展示 | (第五期)2024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之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凌波-基于自主回收充能技术的近海巡防ROV
优秀作品展示 | (第六期)2024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之西北工业大学内河卫士Ⅱ型打捞测绘无人船
优秀作品展示 | (第七期)2024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之中国海洋大学无人机与多无人船跨域协同的海面生物保护系统
优秀作品展示 | (第八期)2024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之上海交通大学“文鳐”——带可升降式共形水翼的多航态无人艇
优秀作品展示 | (第九期)2024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之中国海洋大学海星杀手—基于Ultimaker的珊瑚礁生态维护机器人

优秀作品展示 | (第十期)2024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之上海海洋大学翼海神游——水中智眼仿生蝠鲼

优秀作品展示 | (第十一期)2024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之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净澜者”——泳池清理ROV

优秀作品展示 | (第十二期)2024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之西北工业大学——“夸父号”多元智充长自持柔性仿蝠鲼航行器









期刊简介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管,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现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JST、Scopus收录期刊,连续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以及中国科协航海领域、舰船科学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工业)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主要收稿范围: 水下无人系统、水下信息网/系统、水下声学及非声探测、水下无人平台、水下预置系统、无人水下航行器(UUV)、无人水面艇(USV)、水中兵器、水下集群与跨域协同、有人-无人协同及水下作战体系等方面内容。



END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