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拥有最多糖尿病患者的国家,但我国糖尿病的知晓率(36.7%)、治疗率(32.9%)和控制率(50.1%)仍处于低水平。糖尿病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由于许多人在糖尿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因而重视度不高,了解不到位,严重危害了自身健康。从现在开始,我们一步一步的了解糖尿病——“甜蜜的杀手”。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紊乱。血糖高了就好比整个身体中大大小小的细胞、组织、器官,全都泡在“糖水”中,一个接一个地锈蚀、损坏,故而又称为甜蜜的杀手。血糖长期控制不好还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有哪些类型?
➤1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之间,由于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系统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型糖尿病:最常见于成年人,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群,病因包括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
➤妊娠糖尿病:首次在妊娠期间发现或诊断的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的糖尿病。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三多一少”:
多饮:由于利尿作用,患者可能会感到口渴。
多尿:由于高血糖导致肾脏过滤血液的负担增加,产生更多的尿液。
多食:由于身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感到能量不足,需要更多食物补充。
体重下降:尽管食物摄入增加,但体重仍会下降。
糖尿病怎么自我管理?
“五驾马车”缺一不可——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自我管理教育、药物治疗。
1.饮食控制
做到少量多餐,总量控制。搭配合理,蔬菜为主,鱼肉适当,少盐少油、戒烟限酒。优先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
2.合理运动
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一周5天,每天30分钟,运动形式可以为快走、太极拳、骑车、慢跑、健身操、游泳、各种球类等,每周最好再进行2~3次锻炼肌肉的抗阻力运动。有脏器功能损伤的患者可征询主治医生意见,在医生指导下运动。
3.血糖监测
糖尿病人必须监测血糖,3个月测量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在血糖不稳定或药物调整期,次数适当增多,可达每天4-7次。此外,还需定期监测血压、血脂、体重等。
4.自我教育管理
糖尿病患者要了解糖尿病防治的正确知识、调整心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应对。
5.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药物有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意按医嘱规律用药,切勿自行加药停药。
糖尿病如何预防?
1.多懂一点,对糖尿病的知识多懂一点,对其危害多懂一点,对其防治措施多懂一点。
2.少吃一点,摄取的总热量少一点,不仅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别是高热量的副食也要少吃。
3.勤动一点,要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4.放松一点,保持好的心态,维持心理的平衡。
5.定期体检,防范于未然!
通过以上科普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糖尿病及其管理方法。让我们一起科学防控,远离这个“甜蜜杀手”。
供稿:世纪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