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宜春市新增贯标企业359家、累计711家,分别占江西省的37.8%、42.8%,增量、总量均列全省第1!宜春市工信局介绍,该市狠抓中小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建设,通过“贯标驱动、政府引导、平台支撑、标杆引领、生态赋能”,高位推动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此外,宜春市经开区表示,该区目前有36家企业获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下一步将力争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达到50家。
![]()
来源:综合今视频、大江网等
江西宜春市工信局近日召开数智赋能推动宜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近年来,该市狠抓中小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建设,并每年对贯标企业进行后补奖励,降低中小企业迈出数字化转型“第一步”的疑虑与风险。2023年,全市新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359家、累计711家,分别占江西全省的37.8%、42.8%,增量、总量均列全省第1!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针对该市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占规上企业比重98.6%)的现状,企业大规模投资能力不强的现实,宜春市工信局从投资小、见效快、企业易接受的管理端数字化建设入手,通过“贯标驱动、政府引导、平台支撑、标杆引领、生态赋能”,高位推动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在政策支持上,宜春市一方面强化政府引导,增强中小企业数转信心。2023年出台《宜春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明确“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指导、企业主责、服务商协同”的工作思路,坚持体系化推进工作、专班化落实任务、清单化调度督导、市县一体化协同服务。今年又出台了《宜春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重点解决企业不想转、不会转、不能转等问题,力争通过2年时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全覆盖。另一方面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贯标和数字化转型。宜春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军介绍,宜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宜春市财政在年初8000万元基础上增加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工业设备更新和数字化转型。今年9月13日,宜春市印发《关于推动工业企业设备更新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鼓励和支持制造业企业积极开展两化融合贯标和数字化转型。对当年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等贯标证书的企业,AA级奖励5万元、AAA级及以上奖励10万元。
宜春市充分发挥专精特新企业多的优势,以专精特新企业为着力点,组织专家入企诊断、靶向施治,积极培育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2023年,全市入选省级“小灯塔”企业培育名单13户、数量位居全省第1;入选省级“5G+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和应用场景11个、省级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分别列全省第2、3位。对处于集成提升阶段的企业,组织数字化专家团,一企一策开展对接服务,着力解决系统集成方面的堵点难点。
基于县域产业特色明显的特点,宜春市采取了分区域分行业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式。
如江西金虎保险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的泽山智能科技已成为深耕樟树金属家具产业的数字化服务商,助力区域乃至全国金属家具企业数字化转型。高安市出资5000万元用于陶瓷企业技术改造补贴,同步推进建筑陶瓷“产业大脑”建设;万载县安排1000万资金对全县烟花爆竹企业数字化改造进行奖励,加快提升烟花爆竹产业本质安全水平。中医药产业大脑入选第一批省级“产业大脑”建设名单。
会上,宜春市经开区经发局局长况玲介绍,目前,该区上云企业1638家,36家企业获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22家企业获批省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
2023年,该区成功纳入江西省第一批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以此为契机,该区以锂电新能源产业为核心全面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组织153家制造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完成诊断并出具诊断报告企业102家,正在诊断中企业5家;组织130家企业提交改造申请,正式签订改造合同企业50家。
下一步,该区将围绕创建数字化转型先行区目标,实施产业集群整体数字化改造,重点改造锂电产业链企业80家以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达到50家。
咨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贯标相关工作,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