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2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新波介绍,为推进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陕西省注重贯标引领,积极推行两化融合贯标。截至目前,陕西共有2046户企业通过两化融合贯标。其中,通过升级版贯标的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黄新波表示,现有的社会形态由工业社会形态逐步向信息社会形态迈进,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形态向数字经济形态迈进。所以,我国对数字经济高度重视,陕西省在数字经济方面也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主要是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打造“1+1+N”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体系。第一个“1”,是陕西省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第二个“1”,主要是陕西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第三个“N”,是围绕数字经济关键环节、细分领域的规划和实施方案,比如,《工业互联网“十四五”发展规划》《电子信息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人工智能实施方案》《大数据产业实施方案》。通过政策引领,高位推动陕西省数字经济发展。
二是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注重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注重产业平台布局,现已布局了光伏、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9个智能制造业创新中心。数字产业成效逐步显现,产业生态逐步形成。
三是大力推行产业数字化。打造“551”行动计划,通过联系运营商,陕西省分了5个片区,上门对企业进行诊断数字化基础和产业化路径。两年时间上门服务了213户企业。注重贯标引领,推行两化融合贯标。截至目前,共有2046户企业通过两化融合贯标,(通过升级版贯标的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位。组织软件企业进园区,使制造企业和信息企业衔接起来。
四是推进数据价值化。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越来越体现它的价值特点。通过数据资源化,使杂乱无序的数据变成有序有价值的数据。成立陕西丝路数据交易平台,通过交易为数据所有者和交易者带来收益的过程等。
去年,陕西省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4万亿元,占GDP占比超过40%。下一步,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特别是强化数字产业化这个重要环节,引领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咨询数字化转型贯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相关工作,欢迎联系我们!
● 全国两化融合标委会数字化转型标准工作组2024全体会议暨数字化转型标准化论坛举办
●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化工作会顺利召开 成立数字化转型标准工作组工程建设专题组
● 电力行业标准化工作会顺利召开 发布标准共建行动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