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忠旺集团的重整路径,厦门象屿原本规划的是:旗下全资子公司与股东象屿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拟现金出资43亿元,厦门象屿出资6.9亿元,持有约16.05%股权;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出资36.1亿元,持有剩余约83.95%股权。该合资公司将收购忠旺集团铝主业资产设立的新公司(下称“新忠旺集团”)股权,成为新忠旺集团的控股股东。未来,新忠旺集团将由象屿集团控股经营。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象屿集团对新忠旺集团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仍有一定债务风险,此前未申报债权人仍可按重整计划规定的同类债权的清偿条件向重整后的企业主张并行使权利。而且新忠旺集团12家铝业相关公司的实际经营及业绩状况未见披露,新忠旺集团的实际风险还有待观察。
可见,出于资金和忠旺集团重整风险双重因素,这家国企放弃了对忠旺集团的出资,不过象屿集团表示,还将参与忠旺集团的重整,身份转变成重整投资人,并收购并控股新忠旺集团。
昔日中国首富囹圄之路
忠旺集团,这个曾经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工业铝挤压产品研发制造商,员工6000余人,曾被六部委评为国家大型企业。然而2022年自爆财务危机,之后火速破产,创始人刘忠田因多项罪名,身陷囹圄。
不过,刘忠田的名字曾一度闪耀。
1978年,14岁的刘忠田用借来的200块钱,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第一份生意是在长白山上做木材生意,其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不懈的努力,逐渐积累了一些资本。
1984年,东北的贸易生意逐渐被江浙商人主导,刘忠田意识到必须转型。于是开始涉足化工行业,为本地钢厂生产耐火涂料。这不仅让他避开了竞争激烈的木材市场,也为他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资金。
1992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水泥厂开始兴起。刘忠田再次抓住机会,为附近的水泥厂供应编织袋。这一次的成功,为他后来的更大事业奠定了基础。
2002年,刘忠田从建筑铝转型工业铝,押上了全部家当。
2008年,四万亿的经济计划下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忠旺集团凭借其在工业铝领域的技术优势,迅速签下了一系列国家级重大工程合同。这些项目的成功,不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使其在国内市场上独占鳌头。
2009年5月8日,中国忠旺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募集资金13亿美元,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融资规模最大的IPO项目。刘忠田也因此被内地媒体评为“中国新首富”,忠旺集团则被誉为“亚洲铝王”。
在取得巨大成功后,刘忠田开始寻求多元化经营,连续通过入股等方式进入金融领域。但这些金融机构的造血能力并不强。而2017年起,忠旺集团的问题开始集中暴露,包括经营方面出现虚假交易、财务造假等严重问题。
2019年,刘忠田和中国忠旺,因涉嫌国际洗钱、电汇诈骗、向海关提交虚假及欺诈性文件等24项罪名在美被提起诉讼。两年后,美国司法部判定刘忠田关联公司涉嫌逃避关税18亿美元,勒令其支付罚金并被判处五年缓刑。彼时,刘忠田已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2020年,忠旺集团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负债高达900亿。同年,中国忠旺宣布从香港联交所退市,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资本市场。
2022年9月20日,原银保监会作出对忠旺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破产的批复,同意该公司进入破产程序。
2023年4月13日,中国忠旺在连续停牌一年半之后,被港交所责令退市。
2023年9月20日晚,法院裁定忠旺集团及公司附属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昔日中国首富、亚洲铝王、商业巨擘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直至2024年1月,刘忠田因辽宁原副省长王大伟受贿案出现在央视反腐纪录片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