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感冒发烧 基础病患者突发急症......
很多人首先想到急诊科
希望能快速就诊 缓解病痛
但他们就诊的时候才发现
急诊科并不按照“先来后到”
而是需要一道预诊分流
结果或许还要大排长龙
这是为什么?
急诊科作为挽救急危重症病患的极速通道,是不少突发急危重症患者就医的第一选择。
如果特别不舒服,身体受不了的话,我就来急诊。因为不用去普通门诊挂号排队,就诊速度快一点、效率高一点。
门诊中午休息,急诊24小时有人。
因为有24小时全年无休的特性,部分患者发生身体不适,或白天没有时间看医生,就会在下班之后“冲”向急诊;还有部分患者因门诊满号,也会转道急诊。据临床数据,急诊患者中80%以上是普通患者,真正的急危重症患者占不足20%。所以急诊就医,首先要进行预诊分流。
分诊台护士经过问询主诉症状、测量的生命体征,结合各方面情况评估判断出病情的轻重缓急,标识为一二三四级。如果是一级濒危,就要马上送到抢救室;最低的四级,则是一些轻症或非急诊的病人。
据了解,急诊预检分诊一共分为四级标准,对于一、二级红区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享有绿色通道,可享快速就医。三级黄区则常见为高热、慢阻肺等躯体反应较强烈但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患者,而四级绿区的患者可能就需要排队等候。因为公众对预诊分流的情况并不太了解,就会出现在急诊“堵车”看病的窘境。惠州第一人民医院就曾经出现普通感冒发烧的病患坚持要“先来后到”、对被分流排队提出不满;也有达到1级紧急就医状况的心梗患者,因不了解分诊流程,在一旁默不吭声忍痛等候,差点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分诊台大厅当天坐了个老人家,说是胸痛过来看,家属停车去了。好在当时护士很灵敏,马上带他去做心电图。在做心电图的时候,他就突发抽搐,其实就是室颤,属于急性心梗最严重的病发症,马上推到了抢救室。
因此,急诊预检分诊的意义不言而喻,提高公众对急诊预检分诊认知的工作也至关重要。医护人员表示,安全有效的急诊预检分诊可准确识别急危重症患者,确保患者安全。这种情况下,分级较低的急诊患者等候就诊的时间可能会延长,公众要予以理解。
三级四级的患者在诊室外等候的过程中,我们的护士也会加强巡视,每十五分钟观察一遍,了解病人有什么进展,观察中发现患者有病情变化的,会马上升级处理。
急诊作为医院中生命竞速的前沿阵地,其预检分诊机制的有效运行,是保障每一位患者能够及时获得适宜医疗救治的关键。通过科学的分级评估,急诊资源得以优化配置,确保了真正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能够迅速获得救治,同时也让其他患者能够在相对有序的环境中等待诊疗。提高公众对急诊预检分诊的认知,不仅是对医疗资源的尊重,更是对生命安全的负责。让我们携手理解并支持这一制度,共同营造更加高效、和谐的急诊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