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灼见 | 中国的双速复苏

文摘   2024-07-16 17:30   中国香港  

麦格理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胡伟俊博士早前在FT中文网撰文《中国的双速复苏》。

过去三十年里,中国经济经历了多次转型。90年代初,经济增长以出口为主导。随着2001年加入WTO,进入投资和出口双轮驱动。2008年金融危机后,转向投资和消费驱动。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伴随出口反弹和地产调控,经济各部门表现出明显分化,中国经济进入了双速复苏模式 (two-speed recovery mode)。出口和制造业投资强劲,但消费增速低于疫情前,同时房地产大幅收缩。

历史上每一次经济模式的出现,都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90年代的出口导向模式,内部受到大规模开发区建设的推动,外部得益于后冷战时期全球化浪潮。00年代投资出口的双轮驱动,内部是90年代的财政和住房改革,外部则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生产工序外包,以及次贷危机前全球消费需求旺盛。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长期低迷,中国出口明显下滑。为了应对外部冲击,政策主要通过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进行对冲。对投资的依赖,也带来了债务上升和投资回报率下降等问题。因此,每次经济企稳之后,紧缩政策往往随之而来。10年代,中国经济经历了三轮政策驱动的短周期,每次持续大约3-4年,那时信用周期是最重要的观察指标。

疫情爆发后,内外部因素再次发生变化。在外部方面,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推出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复苏。高赤字带来高利率,吸引全球资金流向美国,又导致了美股和美元的强劲表现。

202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出口出现有力复苏。同时,新能源产业到了起飞前的临界点。出口和新能源的强势,为紧缩地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时间窗口。2021年初推出的史上最严厉的地产调控政策后,地产行业迅速进入调整,进而对消费,通胀,劳动力市场和地方财政都产生了压力。中国经济自此出现双速复苏,体现为偏强的外需和新能源,以及偏弱的消费和地产。由于增长动力从地产基建向外需和新能源切换,全球经济周期也取代中国信用周期,成为最重要的观察指标。


许多国家在戳破地产泡沫的同时,经济也出现明显衰退。这一情况没有在中国出现,是当前模式的一大成就。但也不能忽视双速模式下的分配效应,尚可的经济整体增速下,不同经济部门和人群的体感差距巨大。例如地方政府过去和土地财政深度捆绑,在去地产的大背景下,地方财政压力大增,因此现有的财政体系需要相应变化。

对于资产价格而言,名义增长偏低有利于有债券属性的高息股,也有利于利率债。但偏低的名义增速影响企业盈利,地产调整导致风险溢价上升,两者叠加导致股市表现偏弱。按行业划分,国际市场定价的大宗商品和出口行业,好于主要受内需影响的消费和互联网。大宗商品则内部出现分化,主要受中国地产影响的品种表现偏弱,和全球经济以及新能源相关的品种则相对坚挺。整体而言,由于全球能源转型投资的上升,以及中国地产的调整,中国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力和之前比有所减弱。

在双速复苏下,国内的价格涨幅低于海外。同时,由内外通胀差带来的内外利差,也使人民币相对美元面临一定压力。价格和汇率的变化,都有助于提高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如果政策目标是锚定GDP增长目标,那么强劲的外需自然减少了扩大内需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偏弱的内需下低通胀和弱汇率得以延续,进一步支持出口,从而使双速复苏模式得以自我加强。

中美两大经济体,疫情后出现的新增长模式,在一段时间内都存在自我加强的一面。但长期来看,任何模式都将出现逆转。2020年以来美国经济出现强经济,高赤字,强美元,高逆差的组合,这一组合上世纪80年代也出现过,当时被索罗斯称为“里根大循环”。但这也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的下降、贸易赤字的增加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最终,在1985年的广场协议后,美元大幅贬值。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历史上看关键是外需的起落。90年代的出口主导模式,因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而结束。00年代的出口投资双轮模式,既因2001年“入世”后出口走强而兴起,也因08年金融危机后外需走弱而终结。而外需在金融危机后长期疲弱的背景,使得地产和基建投资成为稳增长的关键,导致了10年代的短周期模式。20年代的双速复苏,则是抓住外需大增的窗口,实施史上最严厉的地产调控。

目前虽然内需弱于外需,但由于今年上半年GDP增速仍在5%左右,所以政策支持大幅加码的可能性很小。但一旦美国经济趋势性放缓,或者全球贸易保护上升,不论是美元的强势还是中国的外需,都会发生变化。由于增长是硬目标,那时政策对于内需的态度,可能会变得更加积极。和历史上数次发生过的一样,中国经济将再次出现增长动力由外需向内需的切换。在新的增长模式下,各类资产价格也会相应出现变化。

作者

胡伟俊博士

麦格理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声明:

本信息仅是对麦格理集团的一般性描述。依据任何信息采取行动前,请根据自己的具体目标、财务状况和需要,考虑行动的适当性,并取得独立意见。以上任何信息都不构成购买或出售任何金融产品或证券,或者参与任何投资活动,或者提供任何银行或金融服务的建议、广告、邀请、要约或承揽。本网站所述的部分产品和服务可能不适合您,也可能并不在所有司法管辖区提供。

麦格理仅在获准授权的国家开展银行业务。

麦格理并未在中国从事证券、期货和/或银行业务,也不是在中国注册的证券经纪商、期货经纪商或银行。

如需麦格理集团各实体注册和监管状况有关重要信息请参见

www.macquarie.com/disclosures

麦格理Macquarie
创新赋能,投资未来。 麦格理是一家多元化的环球金融集团,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及融资、银行业务、咨询,涵盖债劵、股票及商品的风险和资本解决方案。自1995年以来,麦格理团队凭借实力雄厚的全球网络及丰富的本地市场知识,在中国内地建立了稳固的业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