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重大发现,一个接一个!

百科   2025-02-06 17:32   安徽  


“科里科气”的合肥

不断结出“科研硕果”

💡 💡 💡

近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又发表了两项重要研究成果


中国科大观测到最强的


逻辑形式量子关联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成功观测到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研究成果已于1月29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科学·进展》上。这一研究成果将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量子力学允许出现超越经典物理学的关联,其中逻辑形式的量子关联无需违背不等式,能够更明确地展示与经典关联的不同,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其中,更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一直未取得进展。


为了解决这一开放性问题,郭光灿院士团队的李传锋、许金时等和数学科学学院马杰教授等人,联合安徽大学许振朋教授、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文凯博士、南开大学陈景灵教授等组成研究团队,发展了适用于逻辑形式关联的图论方法,通过搜索图论常数,在37维空间中发现了仅使用三个条件概率组合的量子关联,并通过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该结果就是逻辑形式量子关联的极限。


(A) 包含三个条件概率组合的GHZ型悖论中互斥事件的图表示;(B) 实验结果及相应的非互文隐变量模型(NCHV)理论预言结果。(图源:中国科大新闻网)


该研究将为寻找更强的其他形式量子关联提供重要线索,同时实验中所观测到的量子关联将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科大团队首次报道


可充电锂金属-氢气电池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陈维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发表研究成果,首次发布了氢气电极作为正极的电池化学新体系,为基于氢气正极设计高性能电池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氢气(H2)作为最具前景且经济高效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可在与高活性电催化剂结合时,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电池电极材料。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充电的镍-氢气电池因其高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已被NASA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超过30年。


近年来,中国科大陈维教授课题组聚焦于氢气电池,创制了不同类型的氢气电池体系,包括先进的镍-氢气电池、卤素-氢气电池、质子-氢气电池以及碳-氢气电池等,以其卓越的循环稳定性重新受到关注,并在大规模储能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因此,中国科大研究团队提出,氢气的优异氧化还原特性不仅使其可作为负极,还可作为极具潜力的正极,与低电位负极配对。研究团队在论文中首次报道了一种可充电锂金属-氢气(Li-H)电池,展现出极具吸引力的电化学性能,包括高达2825Wh kg-1的理论比能量、3V的放电电压、99.7%的循环能量效率、5-20mAh cm-2的可逆面容量、-20℃~80℃的宽工作温区及活性材料的高利用率。


Li-H电池结构和工作示意图。(图源:中国科大新闻网)


此外,研究团队进一步构建了一种无负极Li-H电池,在首次充电时从低成本的锂盐中沉积锂金属生成负极,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实际能量密度和经济适用性。该工作为基于氢气正极设计高性能储能电池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面上项目、中国科大创新团队培育基金,中国科大人才团队项目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实验中心、超算中心和微纳中心的支持。


初审:曾佳佳 二审:马蓉 终审:王鹃

来源:合肥日报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END



往期推荐


1、著名女星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感冒🤧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拖……

2、堵车时,第一辆车在干嘛?

3、如何戒掉熬夜?这种报复性熬夜,越想戒越戒不掉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合肥科普
把更多科普知识带给大家!合肥最新科普活动马上了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