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班上学?“节后综合征”这样调理→

百科   2025-02-06 17:32   安徽  


告别春节假期

你有没有

不想上班、不想上学、不想起床?

“假期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

还不太适应?

如何调整?

指南请收好↓↓↓



Part 01
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长假后,出现失眠、疲乏无力、精力不集中、情绪不太好等现象,甚至有些人会感觉心慌胸闷,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这就是“节后综合征”。哪些因素会导致“节后综合征”?


📍专家提示📍

如果您出现下面几种表现

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01

睡眠紊乱

假日期间,身体缺乏充足的休息,人体生物钟被打乱,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

02

手机沉溺

假期长时间刷手机,不仅会过度依赖手机,还会因长期低头或久坐,引发头疼、颈痛、腰背痛等不适。

03

疲劳焦虑

节后可能会出现抑郁、烦闷等心理问题,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紧张、疲乏无力等情况。

04

肠胃紊乱

假日里大吃大喝过后,有人可能会出现胃负担重、消化不良,导致腹胀、腹痛、恶心、腹泻等。



Part 02
“节后综合征”如何调整?


假期即将结束时,“终点效应”容易引发人们内心的遗憾。从医学角度来讲,“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病症。如何调整才能元气满满地投入到节后的工作中?


调节睡眠生物钟


北京安贞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谢江表示,在假期后半段,要有意识地去限制睡眠,不要让睡眠过长,避免出现“星期一综合征”(即上班前夜睡不着,到工作那天就非常疲劳的状态)。


节后上班不在状态,应该怎么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病区主任刘竞介绍,假期后刚开始工作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烦意乱,或觉得注意力不够专注、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不高的状态。此时,可以通过放松、正念冥想、闻香,还有其他的一些运动,来调整状态。


Part 03
如何帮孩子“收心” ?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假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增加,“节后综合征”的情况相对更明显。


儿童青少年“节后综合征”的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症状,还有一些儿童青少年出现入睡困难、情绪低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李瑛表示,这些症状一般都找不到明确的器质性因素,个体差异较大,在这个群体当中,大部分孩子可能很快地去调整自我,但是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



“节后综合征”比较严重的孩子往往伴随电子产品使用过多的情况。帮助这部分孩子调整情绪,很重要的一步是帮助他们缩短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李瑛介绍,在电子产品使用上,从心理角度的建议一般是替换策略,创造更有趣的时间,去占用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而不是强有力的管控。


专家介绍,帮助孩子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刀切。在初期,家长可以寻找一些适合孩子观看的纪录片,陪伴他们一起观看。经过三到五天的调整,大部分孩子都能消除“节后综合征”的症状,适应规律生活。


Part 04

合理安排作息

避免假日“心脏综合征”


假日期间,饮食的不规律和作息的颠倒等问题,除了会容易患上“节后综合征”,还有可能会加重心血管负担。因此,假期休息还要警惕另一种综合征——“心脏综合征”。


专家提示,假日“心脏综合征”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可能出现心慌、胸闷、憋气,大部分人是由于疲劳和生活节奏改变引起的。此外,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人,要合理安排作息,避免加重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几率。


专家介绍,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或许能让症状在短期内消失,如改善睡眠、清淡饮食,少饮酒不酗酒等。


对于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哪怕是熬夜,都可能会使得疾病变得更加严重。假日期间,更应该合理安排作息,规律服药。如果通过改善不良习惯,症状不能得到缓解,则要及时就医。


初审:曾佳佳 二审:马蓉 终审:王鹃

来源:央视新闻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END



往期推荐


1、著名女星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感冒🤧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拖……

2、堵车时,第一辆车在干嘛?

3、如何戒掉熬夜?这种报复性熬夜,越想戒越戒不掉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合肥科普
把更多科普知识带给大家!合肥最新科普活动马上了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