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强市,青岛这样做→

文摘   2024-11-09 19:32   山东  


11月8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当好排头兵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邀请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波介绍“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市”的总体情况。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天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大川,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孝芝,市民营经济局局长郭振栋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围绕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全面系统部署安排,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主要工作成效




城市创新实力迈上新台阶


面对紧张激烈的科技竞争角逐,青岛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态势,稳居全国科技创新“第一方阵”。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百强科技集群榜单上,青岛实现“五连跳”,由2019年全球第80位大幅跃升至2024年全球第20位、全国第8位,是近五年国内位次跃升最快城市。在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榜单上,青岛连续四年位列非直辖类城市全国十强。在国家外专局发布的“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上,青岛已连续13次成功入选全国前十。



科技创新治理形成新格局


顶格成立市委科技委员会,实现党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明确“145”科技创新工作思路,即锚定“高质量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强市”这一总目标,重点向“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引领、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以海洋科技创新为特色、以科技研发投入为保障”四个方向发力,力争到2028年,科技型企业数量、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量、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技术合同成交额、技术经纪人数量5项重点指标“翻一番”。高标准编制科技强市行动计划,配套出台成果转化、海洋科技、研发投入、科技金融等一批专项政策,每年市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保持不低于10%增长幅度,打出推进科技创新的“组合拳”。


科技引领产业取得新突破


聚焦重大战略和产业需求,每年布局科技攻关项目百余项,实施“国芯万屏”“虚拟现实”“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星海互联”等科技示范工程,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成功交付全球首艘10万吨大型养殖工船,推出全球首款8K全色激光电视产品,发布全球首列商用碳纤维地铁列车。推动京津冀国创中心青岛研究中心、北航青岛研究院、浪潮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培育了智能家电和轨道交通装备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了6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拥有6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居计划单列市首位。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5.36%。


企业创新主体呈现新气象


常态化开展融链固链建链专场对接,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对接技术资源、匹配技术成果、深化产研协同。在全国首创“云端研发”模式。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93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8000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9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7家、独角兽企业17家,构建形成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梯队。



创新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


发挥好崂山实验室在国家海洋领域科技创新“总平台、总链长”功能,加强深海开发、海洋观探测等领域科技攻关。建设“科学号”海洋科考船、“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2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山东能源研究院、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产出硫化物固态电池等一批引领性成果。加快高速列车、智能家电、虚拟现实等国创中心建设。集聚全国重点实验室12家、省重点实验室71家、市重点实验室279家,形成更加完善的实验室体系。入选6家全球“灯塔工厂”和1家可持续“灯塔工厂”,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科技创新生态实现新提升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质效提升专项行动,组建服务专班,对接成果供需,梳理成果3000余项、发布成果1200余项、对接成果近300项。加快孵化载体提质增效,建成国家级孵化器23家、众创空间70家,以“财政股权投资+无偿补助”方式支持持股孵化。促进科技金融结合,通过科技金融特派员、科技信贷“白名单”“投(保)贷联动”等举措,累计助力企业融贷超过3800亿元。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有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2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2家,全市人才总量突破280万人,3名外国专家获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下步工作打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青岛将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强市。


强化科技创新平台支撑


全力服务保障崂山实验室建设发展,加快“仲华”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体现国家使命、山东担当、青岛特色的“科技王牌军”。支持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驻青高校、院所聚焦全市产业布局和细分领域,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与企业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增强核心竞争力。建好用好3个国创中心,争取在下一代列车轻量化、高端工业级家电芯片、虚拟现实开发引擎等领域突破更多技术瓶颈。依托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等平台,深化国际技术交流、产能合作和人才培养,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科技产业紧密融合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分类实施“强链”“建链”“布链”“海创”计划。提档升级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高端化工等优势产业,实施好新一轮设备自动化、数字化升级改造。集群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布局100项以上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加快合成生物、智能网联汽车等未来产业发展。聚焦船舶与海工装备、智能航运、深海开发等细分领域,新建10家以上海洋高端创新平台,布局100项以上海洋关键技术攻关,培育1000家以上海洋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海洋产业走在前列。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挥企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作用。开展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行动,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或参与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行更大力度企业研发投入补助政策,争取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提升至70%以上。完善以创新为导向的国有企业评价和分配激励机制,鼓励国有企业聚焦主业投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合作联动、资源共享。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密切合作,加强创新资源供需对接,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完善科技成果跟踪对接、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转化联合支持和科技评价激励等机制,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和产业化。每年遴选自主创新重大成果不少于10项、组织产业创新项目不少于100项。出台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激发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加强企业、高校、区市等沟通联络,持续跟进技术研发进展,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深入实施“人才强青”计划,完善科研人员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加快引聚科技领军、专业技能等各类人才。坚持市场化方式,设立市级科技股权投资专项,搭建一批中试、概念验证平台,探索科技项目经理人试点,培育一批场景应用实验室,促进更多优质前沿成果顺畅转化。


下一步,青岛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青岛重要指示精神,以科技引领发展,以创新决胜未来,高质量建设科技强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还有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起来看

↓↓↓

Q1

科技日报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重点部署,并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摆在重要位置。请问在这方面,青岛市有哪些谋划考虑和具体举措?    

李天传: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安排,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新任务、新要求,为进一步破解科技领域改革难题、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指明了方向。对此,我们聚焦科技强国、科技强省、科技强市目标任务,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认真谋划,有一些政策已经出台,还有一些举措正在路上。主要四个方面:


一是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再改革、再创新。一方面,借鉴陕西省“三项改革”经验,加快出台我市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若干措施,支持高校院所采取“揭榜攻关”方式,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成果转化等改革任务,从制度层面打通成果转化堵点痛点。另一方面,借鉴北京市“朱雀计划”做法,开展科技项目经理人试点,遴选具有战略科学家思维、工程化实施经验和创新资源链接能力的人才作为科技项目经理人,牵头推进前沿技术研发和重大成果转化,首批拟围绕合成生物、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范式等领域开展试点。


二是在科技创新投入上再改革、再创新。一方面,用好财政科技投入,改进科技投入方式,由“直拨”向“拨改投”转变,完善科技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出台《深化市级财政科技资金“拨改投”改革工作方案》,探索“拨投结合”“先投后股”等支持方式,撬动企业、社会等各方力量投向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做好科技金融文章,印发《加强科技财政金融协同 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打造“青科贷”“青科保”“青科担”等产品,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科技保险保障为补充,科技金融生态为支撑,多层次专业化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三是在科技创新管理上再改革、再创新。一方面,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完善科技资源配置,优化科技计划体系,由原来8大专项、28个小项,调整为5大专项、23个小项,进一步瞄准产业需求、突出产业创新,完善“行业部门提出需求、科技部门组织攻关”项目形成机制,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健全科技委工作机制,发挥科技办牵头作用,协同23家部门区市,推进科技领域重点工作、重要任务、重大问题,建立起更加高效的科技创新统筹、执行、协同机制,形成集中领导、部门联动、上下贯通的科技创新工作格局。


四是在科技引领产业上再改革、再创新。一方面,围绕重点产业赛道,瞄准一批亟需突破的技术方向,加速推进重大技术攻关、重大产品研制和重大示范应用,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另一方面,布局未来产业赛道,突出颠覆性创新,聚焦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方向,加强高质量技术供给,重点支撑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太赫兹等一批未来产业细分赛道加速发展,同时谋划一批前沿交叉融合新赛道,以科技之“进”,拓产业之“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Q2

大众网记者:请介绍一下青岛在打造制造业创新体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进展如何?

刘大川:科技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制造业也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近年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创新平台建设为支撑,以技术创新重点项目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制造业创新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市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贡献了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六成以上,国家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单项冠军、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培育建设均居同类城市前列。


(一)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今年以来,组织立项实施技术创新重点项目1100余项,极视角入选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优胜单位,海尔机器人、海尔科技、中车四方入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单位。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9家、工业设计中心10家,“国信1号”“深海一号”“海葵一号”超大型热等静压装备等一批“大国重器”从青岛走向全国。


(二)完善创新平台体系。围绕产业链协同创新,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产业链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创新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创建高端智能家电、虚拟现实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船舶海工、工业互联网、海洋生物医药、超高清视频、智慧云脑5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先进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等10个省级培育创新中心,累计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50多项,遴选发布青岛市创新产品800余项。


(三)加强创新要素支撑。发布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视听电子等新兴未来产业行动计划,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资金链、人才链耦合匹配、精准对接。出台“算力券”和支持“大模型”建设政策措施,2023年度拨付资金超20亿元支持企业创新转型,入选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印发先进制造业人才集聚行动计划、工信领域促进“四链”融合发展年度行动方案,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入选数量居全省首位。


下一步,我们将出台《青岛市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7年)》,完善制造业创新、技术和网络3个体系,提升重点领域创新发展、创新要素服务保障2大能力,打造“3+2”制造业创新生态。


一是建设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深化产学研合作,面向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部署前沿引领技术攻关,推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落地,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二是建设技术体系。围绕产业技术供给和支撑两条主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创新产品研发应用力度,提升企业工业设计、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能力。


三是建设网络体系。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共性技术平台和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完善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培育机制,打造一批制造业高能级创新平台。


四是提升重点领域创新发展能力。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统筹实施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和优质设备供给五大行动,打造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


五是提升创新要素服务保障能力。强化创新成果供需对接,深化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开展青岛市先进制造业人才集聚行动,实施工业领域创新场景开放工程,推动技术、资本、人才、场景等要素资源向重点领域聚集,打造共建共享、开放协同的制造业创新生态。


Q3

中国商报记者:国有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在强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孝芝: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作用,是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青岛市以匹配国家战略和城市战略为导向,完善有利于国有企业创新政策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在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中的比重;持续加大国有资本预算资金对科技创新项目支持力度,近三年年均拨付5亿元;将研发人员作为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薪酬政策重点激励对象,提高国企对人才的吸引力,化工、家电等重点行业的国有企业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0%;强化各部门协同创新,凝聚力量促进央地合作、国企民企合作、产学研合作,为国有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程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生态,全力推动国有企业增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推动研发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青啤集团投资6亿元打造生物发酵领域国际一流研究中心,本月将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提升酿酒领域唯一的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发和成果产业化能力。澳柯玛集团参与建设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崂山科创集团承建虚拟现实创想中心,为国家级制造业产业集群、虚拟现实产业研发制造基地等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国有企业注重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将研发机构延伸到美、欧、日、韩等国家,其中,海信集团、双星集团共设立18家境外研发中心。截至目前,市直企业拥有各类研发机构130多个,其中省级及以上的有56个。

    

二是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新成效。近年来,国有企业围绕产业关键技术卡点堵点,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主导或作为主要单位参与30余项关键技术研发,推动科研从跟踪型向引领型转变,其中,青啤集团“食品生物制造工业菌种高效选育与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信制药研发的全球首个1类免疫抗肿瘤海洋糖类药物BG136已完成临床I期试验,水务集团、青啤集团在全球首创啤酒废液市政污水协同处理新模式,在全国33家污水处理厂推广,入选生态环境部《中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水务集团参编国家标准,首次提出我国海水淡化工职业技能标准,形成全国首个可复制推广的海水淡化运维体系,同时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海水淡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三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新成效。青啤集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名单,获评全球首家食品饮料行业“可持续灯塔工厂”。城发集团在重庆路快速路建设中运用数字孪生等技术,工作效率提升30%,压缩工期近6个月,该案例荣获全国工程建设行业BIM大赛特等奖。华通集团强化自主创新,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领域上不断突破,完成7省16地市38家企业数据资源入表工作。地铁集团在6号线建成全国首条自主运行系统智慧车站,年节约成本超8700万元。

    

四是推动服务全市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应用场景多的优势,今年在“线上”组织市直企业在产权交易所向社会开放24个高质量的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其中6个已落地实施;“线下”组织两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青岛国企行”对接活动,推动澳柯玛集团、双星集团发挥产业链“链主”支撑作用,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同时鼓励市直企业围绕主责主业、科技创新攻关领域等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目前市直企业管理的基金中有23支基金投资33亿元,支持思锐智能、以萨科技等60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高成长性企业,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Q4

香港商报记者:我市在推进民营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创新方面工作情况如何?下一步会有什么样的工作安排?

郭振栋:民营企业是充满活力的创新力量,是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实践主体。民营企业越强, 科技创新的基础就越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力量也就越强。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有民营企业77.7万户,占全市实有企业总量的95.8%。民营企业对全市科技创新有着巨大的贡献和强大的支撑作用。其中,专精特新企业更是引领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领头雁”和“排头兵”,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市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系列决策部署,围绕“培育、赋能、服务、保障”四个方面,打造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赛道,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融链固链、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提升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做大做强科技创新的企业基座。已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312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21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0家,另有2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在公示;累计认定雏鹰企业1010家,瞪羚企业343家,独角兽企业17家,隐形独角兽企业54家,独角兽企业与隐形独角兽企业数量均位列全国第五;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征集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492家;五年来扶持小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3270个,奖补资金超14亿元;建成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64个,市级研发中心411个;举办16场专精特新融链固链建链专场对接会,429家省外优质企业与青岛企业进行了产业链对接,30家市内企业赴苏州考察合作,多个重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有力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聚焦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市等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秉持“服务冲在前”的工作理念,坚持专精特新的发展方向,完善“选种、育苗、培优”的专精特新企业全周期培育体系,在强基固本、提质增效、协同创新等方面上下功夫、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着力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以实干实绩为全市“打头阵、当先锋”作出民营贡献。

    

一是坚定不移打基础、扩基座。实施“挖潜强基”行动,充分发挥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专业园区等机构平台发现、挖掘、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作用,年底前再确认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力争总量达到3400家,持续做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蓄水池”。帮助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接技术资源,提供技术成果匹配对接、产学研协同发展等服务,全力推动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完善“新经济赛道”培育体系,举办山东省瞪羚企业大会,支持瞪羚、潜力独角兽和独角兽企业深耕专业领域,提升创新能力,塑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二是坚韧不拔提质效、增动能。用足用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政策,广泛开展供需对接,大力培树典型企业,引导中小企业看样学样、加快改造。支持企业建设“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推进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有序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申报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设备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补,推动企业向数字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三是坚持不懈强协同,促创新。持续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对接行动,完善合作机制,组织好企业深度对接,抓好闭环落实,加速优质中小企业孵化成长。深化“千校万企”协同创新行动,组织专精特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一对一”对接洽谈,加快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进一步推进我市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来源:青岛发布

审编:综合一部

上合示范区
官方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