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03时56分16秒 小雪
立冬节气才过
恍惚之间
小雪节气又娉婷而来
在北风的催促下
留下一处处墨线勾勒的枯树
平添了几分冬天的诗意
气温骤降 万物收藏
日子沉静 灯火清闲
在围炉煮茶中等待冬雪落肩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孝经纬》说:“(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气候要素包括降水、气温、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气候一个重要要素。小雪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气象上将雨、雪、雹等从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都称为“降水”。这个节气之所以叫小雪,是因为“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增多。
农谚有——“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小雪雪满山,来岁必丰年。”“小雪无云大雪补,大雪无云要春旱。”所以在古人心目中,小雪时节担忧和忌惮的是不下雪。这里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是小雪落雪,来年雨水均匀,无大旱涝;
第二是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明年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第三是积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增强土壤肥力。
因此,我们常说的“瑞雪兆丰年”,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进入小雪节气,降水减少,雨也会转变为雪,天上不再下雨,彩虹也就不再出现。
天为阳,地为阴,到了小雪节气开始,阳气上升阴气下沉,阴阳不再相交,天地间出现一片死寂。
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雪时,要准备御寒衣物,腌制蔬菜、腊肉。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进入小雪节气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一些农家这时便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腊肉富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元素,开胃、驱寒、消食,是冬令美食。
那么雪姑娘要光临的日子,最富有我们天津卫烟火气的美食,当属“冬令四珍”,即铁雀儿、韭黄、银鱼、紫蟹。
(此图片来自于网络)
炸熘铁雀儿就是麻雀,曾经是天津人的冬季下酒菜,已经有数百年历史。如今,鸟类已受到保护,也不提倡食用。
(此图片来自于网络)
韭黄与青色韭菜不同,由于一直生长在不见太阳的花窖,韭黄不仅色泽淡黄清新,而且口味极佳,为冬季栽冬季采蔬菜,是天津人冬令的必备菜品。
(此图片来自于网络)
天津卫老俗话称:“两条银鱼一锅汤,一家汆银鱼,百家闻着香。”清代时列入“冬令四珍”之一。每至此时,天津各大饭庄都要以银鱼为主打菜肴,以飨食客。天津传统菜中,以银鱼为食材的名馔有:白汁银鱼、高丽银鱼、朱砂银鱼、翠衣裹银等。
(此图片来自于网络)
天津紫蟹是天津河蟹中的珍品,同属中华绒螯蟹,其形近似,大者如银元,小者如铜钱。春夏季孵化的蟹苗,在洼淀的蒲草、芦苇丛中和沟渠、稻田中生长。因全身呈青褐色,蟹壳布满紫色釉斑而得名。又因其喜蛰居窝中,往往被捕蟹者掏窝相互纠缠而出,而被称为“掐窝紫蟹”。小雪季节,初覆薄冰,人们会破冰下河捕捉紫蟹。紫蟹富含钙、磷、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最为丰富。清蒸紫蟹、炸熘紫蟹、酸沙紫蟹、碎熘紫蟹等均为天津卫的经典菜品,在满汉全席、冬令燕翅席中也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每每为压轴大菜。老天津人形象概括其为“一菜压百味”。
一般每年的“小雪”节气里,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此时天气寒冷,是一年中最易受寒生病的日子,因此要注意加强头部和手脚的保暖。患有气管炎、哮喘、胃溃疡等病症的患者更要注意保暖,防止旧病复发。
早睡晚起,以养阳气。晚上在10点前上床,同时用热水泡泡脚,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早上宜6:40以后再起床。
“小雪”节气里,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此时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所以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在阳光下充足的日子里,多出门晒太阳。
平日可做干浴按摩,两手掌相互摩擦至热,先在面部按摩,再用手指自前头顶至后头部,侧头部做梳头动,使头皮发热,然后用手掌搓两脚心,最后搓到前胸、腹背部,做干洗澡,搓热为止。此方法适用于预防流感。
这个节气里,室内暖气都开始供暖,外面寒冷,人们穿得严实,体内的热气散发不出去,就容易生“内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容易上火。虽然寒冷的日子里,人们喜欢吃热乎乎的食物,但是,过于麻辣的食物最好不要吃,这会更助长体内的“内火”。
“小雪”节气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用热水泡脚(患有不适合泡热水的足部疾病者除外),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底穴位,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最不能受寒,外出要戴帽子、围围巾,注意保护阳气。
来源:天津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