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如果要选,秋天是最好的出行季节。蟹满膏肥,瓜果香甜,足以让人大饱口福。掰着手指头,我们终于迎来了中秋。
离家近的朋友,心已经飞到家里的餐桌上了;离家远的朋友,自然也要好好筹谋这不易得的小长假。万恶的调休之后,最终换来了生活的一点甜头。
身为传统文化的中秋节,已经有了几千年历史,中秋到底因何而起,又在这岁月长河中有怎样的演变?
在古代就有祭祀日月的礼俗,《礼记·祭义》有言:“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古人认为,日月能够正常运行是天下万物和谐的保证。在周代,帝王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祈求风调雨顺。一开始,祭月是帝王的特权,后来渐渐地传到民间,成为一种风俗活动。
图/祭月
我国是农业大国,许多节日都与农作物收成相关,在播种时,农民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收获时,祭祀社稷神以答谢庇佑,因此有了“春祈”和“秋报”。在这个季节,人们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
图/秋收
东晋时,镇守牛渚的谢尚月夜泛舟,听到有人在运租船上吟咏自己的诗作《咏史》,大为赞叹,邀请此人过船。吟诗人名袁宏,那时只是个运租为业的穷书生。他们一见如故,借着月光,对坐吟诗至天明。此后,文人雅士纷纷仿效两人“玩月”之举。
图/ [清] 陈枚 月曼清游图之琼台玩月
在《周礼·春官》中已有“中秋夜迎寒”的记载,《尚书·尧典》中有云:“宵中星虚, 以殷仲秋”,似乎是“仲秋”的最早记载。
在唐宋之期,中秋开始正式将上述多种风俗合并庆祝,加之嫦娥奔月、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的添彩,中秋也变成了举国同庆的浪漫节日,直到明清,中秋几乎与春节齐名,成为我国主要的节日之一。
随着对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月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地方。
如果说天庭是一个行政机构,那么月宫更像一个打工大厂。据《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奔月后变成了蟾蜍,许多汉代画像石中皆有蟾蜍和玉兔一起捣药的场景,所以,嫦娥并不是在月宫清闲享福的,她有工作要做。
都说嫦娥是“动了心思”才得到了月宫编制,那她的好搭档玉兔从何而来?难道它也偷吃了不老仙丹?
非也非也。
关于玉兔的传说不少,一说,玉兔是当年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姬邑化成。
当时,姬昌不满纣王暴政,在自己的封地广纳贤士,被纣王发现他有谋反之心,于是设计将姬昌父子先后骗入朝歌,姬昌在狱中神志不清,纣王为试探姬昌,将姬邑杀害,煮成肉汤给姬昌吃。姬昌大口吃下儿子的肉,纣王这才将姬昌放归。
在归家路上,姬昌泪如雨下,将肉呕出,瞬间,肉变成了一只白兔升天而去,后来,此兔得玉帝赏识,被封为“玉兔”,陪伴嫦娥捣药。
另有一较为简单的传说也很有趣。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可怜的老人到林间向狐狸、猴子与兔子行乞,狐狸与猴子都找到了食物给老人,唯有兔子无计可施。就在老人奄奄一息时,兔子大义凛然地说:“你吃我的肉吧!”说完便跳入大火中,成为了一只烤兔。
神仙大受震动,将兔子复活带回天上,送到月宫之中,成为了玉兔。
无论玉兔是如何进的月宫,在众人的心里,它终究是成了个能捣药的小仙了,自然也能包治百病,在北京和济南,人们祭祀月神,也祭祀玉兔。
北京人把玉兔称作“兔儿爷”,有一年,北京城发生了一场瘟疫,百姓无药可治。那时正值中秋,众人纷纷拜求嫦娥救命。
嫦娥派了玉兔下凡施药,玉兔为了掩饰身份,在人间变幻自己的形态,有时是郎中,有时又扮成了卖菜婆。玉兔救治完最后一位病人,由于疲劳过度,就在一棵大树下睡着了,熟睡中,兔子的耳朵露了出来,惹来了不少人围观。
玉兔醒来解释之后,百姓这才知道,救助他们的,原来就是月宫的玉兔,他们依依不舍地与玉兔告别,从此后,每年八月十五,京城的百姓都要供奉“兔儿爷”。
图/兔儿爷
济南人将玉兔称为“兔子王”,这与济南的泉水有关。传说济南地下有无数泉眼,有一日突然都涌出了臭水,把整个济南变得又脏又臭,许多小孩因此生了疥疮,得了怪病。当时,只有月奶奶能治这种怪病,诊金奇高,穷人的小孩都无法医治。
有个叫任汉的少年趁着八月十五,众人向月奶奶祝寿之时,他溜进广寒宫盗取仙药。
结果,广寒宫外突然来了许多天兵,正在着急之时,玉兔让仙女将自己的皮剥了,给任汉披上,任汉这才从广寒宫钻出来,将药放入泉眼之中,人们喝了泉水,病都好了。后来,每到八月十五,济南人都会纪念“兔子王”,在他们心里,这是玉兔与任汉的化身。
有人会将清代《子不语》中提到的“兔儿神”与玉兔混淆。“兔儿神”原名胡天保,司同性之情,而“兔儿爷”“兔子王”乃玉兔化身,“兔儿爷”最早的记载是在明代的《花王阁剩稿》中,两者的职能与传说也相去甚远。
图/嫦娥月兔
要说奇怪,月宫上最怪的当属吴刚了。
《酉阳杂俎·天咫》中有载:“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有学者认为,吴刚与《山海经·海内经》中的吴权乃同一人,吴权离家三载学仙法,炎帝之孙伯陵与吴权的妻子私通,生了三个小孩,吴权回来,一怒之下杀了伯陵,此时被炎帝知道,吴权因此罚上月宫砍树。
在宁海县的民间故事中,吴刚本身就是南天门的守门神,与嫦娥有私下来往,不巧被王母发现,告到玉帝跟前。
玉帝便罚吴刚去月宫砍树,树是一棵娑婆树(另说月桂树),需要连续砍三百六十五天才能砍倒,一旦停顿,树就会愈合,但王母却不将此事告知吴刚,还派了天狗去打扰吴刚。
就这样,吴刚总是砍不倒这棵树,临时工变成铁饭碗,长长久久地待在月宫中了。
图/吴刚伐桂
你以为偌大的月宫就这么几个仙?才不是呢!
月宫也有外包的工作。
《酉阳杂俎》中记载,月亮乃七宝合成,“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小小的月亮,养了八万二千户家庭!好一个外包大厂,编内员工寥寥,让人误以为月宫冷清。
嫦娥不也是总说“月宫寂寞”“碧海青天夜夜心”,原来此寂寞非彼寂寞!
不过,听说修月人修下来的月屑能吃,虽然不能长生不老,也能一生无疾,也许这群人就在月亮上边吃月屑边修月,因此话才少了。
月宫里的事情研究完,也该去踏踏实实地过个中秋了,听说各地风俗不一,有些风俗还挺特别的。
中秋月夜,在庭院中放上八仙桌,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摆放在桌上,放一碗清水映照月影,燃清香三只,由女性专门祭拜,拜完后才可吃月饼。
图/斗香
相传郑成功的部下洪旭为排解士兵思念家乡时的愁绪,想出了博饼活动。博饼按照各级科举制度头衔,设有“状元”1个,“对堂”(榜眼)2个,“三红”(探花)4个,“四进”(进士)8个,“二举”(举人)16个,“一秀”(秀才)32个。通过掷骰子看点数“博状元”,规则简单,抚慰了当时士兵的思乡之情,也被百姓喜爱,至今,厦门中秋仍有“博饼”习俗。
图/博饼
元朝时期,官兵压榨百姓,剥夺人民权利,贵族在乡村敛财。
许多乡间义士不堪受辱,约定起事,在八月十五那日,众人用瓦片砌塔,燃起猛火作为行动信号,将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恶人狠狠地教训了一通。后来,这一习俗被流传下来。(也有传说此举是为了纪念文天祥。)
图/烧塔
你们过中秋有什么有趣的习俗?有没有特色美食和别致的月饼?快来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白小知:“中秋节的月饼除了五仁的我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