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单元丨“万花筒”-2024北京卓越青年艺术节第二期展览启幕

文摘   2024-11-05 22:55   北京  

11月2日,“万花筒”—2024北京卓越青年艺术节第二期展览活动望京小街启幕。

1


舞蹈表演

启幕活动在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23级现代舞班带来的舞蹈演出《河》中拉开序幕。



2


展览参观

在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吴凡的导览下,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望京街道工委副书记赵轶炜、NEEDART艺术空间馆长刘烜、参展青年艺术家、高校联盟师生代表及望京街道社区公众一同参观了“万花筒”—2024北京卓越青年艺术节作品展(设计类)“越者,纵横无疆”的展品。




展览呈现了来自北京市22所联盟高校在校及毕业生创作的平面设计、空间设计、工业设计、舞台设计、书籍设计、工艺美术、数字媒体、摄影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旨在以设计创新展现新质生产力,让设计不仅仅是美学的表达,更是引领新时代的重要驱动力,融合当下,艺术跨界,成为无疆界的“设计生产力”。多元的艺术表达与独特的艺术思考汇聚展现了卓越青年对时代新命题的回应。

“万花筒”—2024北京卓越青年艺术节第二期作品展展览现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3


学术沙龙


有身在,因而有了运动、直觉、情感、感知。作为人类共同的生命承载体,身体让我们内观、表达、流动。在望京小街图书馆,中央美术学院的青年学子带来了一场以“有身在——身体艺术研究与实践”为主题的学术沙龙。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2022级本科生王小艾分享了自己近一年的行为创作,从直觉与感知的角度,讲述了每个创作实践从缘起到落地的发生过程,向在场观众展示了身体艺术研究的创作者视角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学院2023届本科毕业生张冀苏带来了行为表演《……》,让我们在静默中体会困境与解构;并以“女性‘新身体’与‘旧语言’交融的边界”为题讲述了她用身体诠释女性主义的行为艺术创作历程。

活动中场,中央美术学院与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现代舞系学生就当天带来的舞蹈作品《河》展开交流,北京舞蹈学院的在场同学就舞蹈艺术表演者的演出体验,就舞台的意义、表演的生命力、身体训练的感知等议题进行探讨。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学专业2023级研究生王芳菲菲分享了她对艺术家安娜·门迭塔作品的深入研究,突出了“情动”等理论对于书写女性主义艺术史的重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身体艺术研究的重要理论视角。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学院2023级本科生杜松子分享了“部落融合”这一独特舞种的历史流脉,从奠基性人物Jamila讲起,说明了其多元文化融合的特性,并穿插自身实践经历传递了心灵感知与身体技术融合的魅力。

四位嘉宾与在场观众进行了精彩交流

活动最后,杜松子与张冀苏二人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即兴舞蹈



“万花筒”-2024北京卓越青年艺术节将持续至11月30日,敬请关注后续活动。





- END -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 info@bjdw.org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摘编、剪辑、魔改,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推荐阅读


倡议发布

《构建设计生态链倡议》发布    NEW  







北京国际设计周

视频号

北京国际设计周

官网

北京国际设计周

微博



北京国际设计周
北京国际设计周旨在打造亚洲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创意设计展示、推介、交流、交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