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意文化合作机制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召开。机制双方二十多位成员单位代表介绍了2019年中意文化合作机制第二次会议召开以来,双方在文化遗产、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创意设计、旅游等各领域取得的务实合作成果,并就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更好发挥机制作用进行了探讨。
一、十年耕耘、中意设计合作硕果累累
机制成员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昱东首先回顾了过去十年,他表示,北京国际设计周作为中意文化合作机制的重要成员,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国设计界的多层次互动。
王昱东说,自2012年起,北京国际设计周与米兰设计周建立了姊妹设计周关系。双方在各自的设计周期间积极参与彼此的活动。2023年,成功举办了米兰设计周“中国日”活动;2024年,将活动规模扩大为米兰设计周“中国周”,全面展示中国设计的创新成果和文化魅力,涵盖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和数字创意等多个领域。
王昱东回顾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的相关情况,他说,在2014、2016、2018年三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期间,北京国际设计周发起主办了中国城市馆,以“Across Chinese Cities”为主题,通过北京大栅栏、成都崇州古镇和苏州平江路等案例,呈现了中国城市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探讨了全球化语境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二、展望未来:共促创意经济新发展
王昱东强调,城市是创意设计的孵化器、实验室和加速器。中意创意经济的合作需要更强大的城市网络支持。未来三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将联动上海、深圳、苏州、无锡、福州、宿迁等中国城市,与米兰、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布雷西亚、都灵等意大利城市开展更多互动,激发创意设计在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中产生更大的价值。
一是携手米兰,提升华人街的人文融合:未来三年,将继续以华人街为主要场景,举办米兰设计周“中国周”活动。2025年以“UPGRADE”为主题,通过中意设计师的合作,优化华人街的文化生态和零售业态,积极参与百年华人博物馆的概念策划,以及新一期“华人街牌坊装置”的设计与实施,推动米兰华人街成为人文融合的典范。
二是携手都灵,推动汽车设计合作:将与都灵市合作,共同推出欧洲消费者喜爱的中国车评选活动,促进两国在汽车设计、服务和传播领域的深度合作,助力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化发展。
三是携手布雷西亚,促进生态设计与湖泊保护:围绕“W’ECO”生态设计主题,共同推进以“未来在水”为主题的湖泊生态保护与生态美学建设,探索生态设计的新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是携手威尼斯,推动非遗设计与遗产保护:以2025年纪录电影《我在苏州学非遗》在威尼斯首映为契机,积极推进中意在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创新方面的合作,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三、设计出海:助力融入全球市场
中意文化合作机制的组织方在成果汇报中,对创意设计领域的核心成员单位—北京国际设计周在米兰设计周、米兰国际手工艺博览会、威尼斯双年展期间策划组织的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王昱东表示,继往开来,北京国际设计周将与米兰中国设计中心等意方专业机构开展更多立体化、常态化合作,力争在新一轮的中国设计出海中发挥更大作用。
据悉此次论坛汇聚了中意两国的政府官员、文化学者和产业代表,大家就深化文化合作、促进创意经济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者一致认为,中意文化合作机制的成功运行,为两国在新时期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意大利总统的访问和一系列庆祝活动的展开,中意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必将迈上新的台阶。两国人民期待着在文化和创意经济领域取得更多成果,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丨本文转自环球网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 info@bjdw.org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摘编、剪辑、魔改,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推荐阅读
北京国际设计周
视频号
北京国际设计周
官网
北京国际设计周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