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斯大林:性格与政治
文摘
2024-10-29 16:36
陕西
▲
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格鲁吉亚人,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1924年—1953年)
斯大林:性格与政治
(节选)
作者|郑异凡
选自|《苏联春秋:大转变》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了解一个人,我们通常都说,要听其言观其行。这自然不错。人们还会问一句,是什么促使他如此这般言行的?
这恐怕就要关注此人出生成长的环境,这种环境给予的影响,打下的烙印,这种环境对人物性格、心理状态的塑造。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人的个性特征、心理性格,是会影响人的行为举止的,甚至会通过这个具体的人,对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
斯大林父母的祖辈都是农奴,
1861
年实行
农奴制改革
,他们才得到迁居的自由,搬进
哥里城
。斯大林的父亲
维萨里昂
在
梯弗里斯
的
阿德尔汉诺夫
鞋厂做工。此人贪杯,真应验了俄国的一句俗语:“醉得像个鞋匠。”在俄国,酒往往是同暴力特别是家庭暴力联系在一起的。
维萨里昂
也不例外,喝醉了酒,就回家打老婆孩子。而斯大林为了保护母亲,竟然对父亲拔刀相向。斯大林的女儿
斯维特兰娜
是这样描述这个家庭的:
在一个一家之主嗜酒成癖的、半文盲的贫穷家庭里,打架、相骂原本是常事,妈妈打儿子,丈夫又揍她。可是儿子爱娘,处处维护她,有一天还将一把刀子扔过去。老子于是大喊大叫去赶儿子,邻居把儿
子
藏了起来。有人回忆说,父亲的暴力“从他
(
斯大林
)
的内心驱走了对上帝和人的爱,使他充满对自己的父亲的憎恨”
,
“无缘无故
的
痛打使孩子变得和父亲一样残酷无情”。
后来这种家庭暴力也被移用于党内。
1905
年俄国革命失败后,布尔什维克同取消派的斗争是策略分歧引发的,应当通过思想斗争和组织处理来解决,然而,斯大林给列宁的信中却说:
真见鬼,竟没有人揍他们
!
难道就让他们逍遥自在下去吗
?
请让我们高兴一下吧,通知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会成立一个机构,在那里可以抽他们的嘴巴,狠狠地抽,不停地抽。
在他掌权以后,把对犯人施加肉刑的做法合法化,果然用抽嘴巴,甚至肉体消灭的办法来解决存在的和杜撰的分歧。在斯大林时期,大量冤假错案就是用“拷问,拷问,再拷问”制造出来的。
斯大林的小名叫“
索
索”。父亲要他子承父业,也当鞋匠。虔诚的教徒的母亲则希望儿子去当神父。索索被送进
哥里
教会小学读书,然而有一天父亲竟然把儿子从学校强行带走。为此,家里又大吵了一通。索索最后返回这所教会学校,后来又上了
梯弗里斯
的教会中学。学校里过的是兵营一样的生活。学校当局鼓励学生打小报告,违规的学生要受到体罚,甚至关进小黑屋。修道士千方百计地窥探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搜查他们的行李,偷听他们的谈话,稍有疑点就向院长告发。由于忍受不了这种教育和环境,索索终于弃学离校。如果说他从教会学校学到什么的话,就是用宗教的文体写作,其典型作品就是列宁逝世后他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宣誓”。
二
在斯大林的一生中唯一带给他温情的恐怕只有一个人,这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
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
(
卡桃
)
。但
卡桃
不幸于
1909
年死于伤寒。这给斯大林留下十分沉重的心灵创伤。他对朋友说:“这个妖娆的精灵曾叫我那铁石心肠为之融化,她一死,我对人们最后一点点温情也随她而去了……”此后不久,他开始使用化名“斯大林”——钢铁之意。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不得而知。但斯大林成了“铁石心肠”确是真的!
1918
年斯大林同比他年轻
22
岁的
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
(
娜佳
)
结婚。和斯大林的前妻那种百依百顺的虔诚教徒不同,
娜佳
出身革命家庭,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无论对社会暴力,还是对家庭的暴力都不能逆来顺受。斯大林的秘书
巴扎诺夫
回忆说:
她是一个善良、规矩、品行端正的女人……我认识娜佳时我的印象是
,
她生活很空虚……由于斯大林在家里是个十足的暴君,她的家庭生活的确很艰难。斯大林在工作中不得不有所克制,但在家里却不拘礼节。娜佳不止一次地叹息着对我说:“已经两天了,他不说一句话。别人同他说话,他也不搭理。简直是个非常难对付的人。”斯大林经常骂娜佳“笨蛋”“白痴”。
他们之间的冲突并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纠纷,不仅仅起因于斯大林对家庭、子女和妻子的不关心,还涉及对政治的不同态度。
1929
年以后,集体化在全国迅猛开展,对生产力造成极大的破坏,给许多人带来痛苦。乌克兰的严重饥荒使许多人家破人亡。这些事使当时在莫斯科工学院就读、了解外部世界的娜佳深感不安。她以为斯大林不了解真相,便经常把听到的情况告诉他,劝他仁慈一些。而斯大林经常不耐烦地打断她,指责她听信
托洛茨基
分子的谣言。结果那些与娜佳接近的同学受到监视和清查。这显然导致两人的关系恶化,争吵更加激烈,斯大林指责妻子干扰他的治国方略,娜佳则为斯大林对人民的痛苦无动于衷而伤心失望。
两人分居两室。
1932
年
11
月
8
日娜佳暴亡。死因至今众说纷纭。但至少可以相信,斯大林的粗暴在娜佳的死亡中发挥了作用。据说,娜佳留下了一封遗书,据看过遗书的人说,这是一封政治信件,充满控诉和谴责。斯大林的女儿说:父亲在读完这封信后会想,妈妈只是表面上和他在一起,实际上却站在当年的反对派的行列里,母亲的死使他“心灵变得如此空虚,他失去对人、对朋友的信任”。
果不其然。娜佳逝世后,除了斯大林的岳父母
阿利卢耶夫
夫妇外,斯大林一家的亲属一个个地在大镇压中丧生或关进集中营。阿利卢耶夫夫妇有两个女儿两个儿子。
1937
年女婿
斯坦尼斯拉夫·雷登斯
首先被捕,随后被枪毙。
1948
年女儿
安娜
(雷登斯的妻子)被捕,判处
10
年徒刑。儿子
巴维尔
1938
年因心脏病发作死在办公室。
1948
年巴维尔的遗孀被控毒死丈夫,是外国间谍,被判处
10
年徒刑。
1938
年,儿子
亚历山大
及其妻子被捕。同年,斯大林第一个妻子的哥哥,他青年时代的革命战友
斯瓦尼泽
及其妻子被捕,斯瓦尼泽于
1942
年被枪毙。斯大林的儿子
雅可夫
在苏德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天上了前线,不久被俘,并在俘虏营中牺牲。斯大林竟然怀疑此事与他的犹太人儿媳有关,下令逮捕了儿媳。女儿
斯维特兰娜
同记者
卡列普尔
谈恋爱,这个犹太人引起斯大林的不满,就以“英国间谍”的罪名把他逮捕判刑,如此等等。
这是一张令人难以置信的名单,这些都是同斯大林关系极其密切知根知底的人,怎么能够相信他们是外国间谍、人民公敌?有人也许会说,斯大林是为了革命的利益而六亲不认的。但六亲不认也得有点根据才行。用
贝利亚
之流的暗害、挑拨是说不通的。
三
对亲人是如此,对那些为革命曾经出生入死的老布尔什维克,特别是列宁的战友,斯大林同样一点儿也不手软。列宁“遗嘱”中提到的六个人,除斯大林本人以外,其余五人
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皮达可夫、托洛茨基
都死于非命。
如果斯大林的亲戚、列宁的战友的“罪名”能够成立的话,那就是说,斯大林和列宁都一直生活和工作在间谍叛徒之中,为反革命分子所包围!这是一个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所难以想象的。
普列汉诺夫
同列宁在建党问题上有分歧,这本来是建党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是斯大林却认为:“此人不是完全发了疯,便是心怀仇恨和敌意。我想这两个原因都是有的。”这种逻辑判断,这样随便怀疑人家的动机,是斯大林的一贯思维方式。
他判断敌友的标准是“非此即彼”
,
“谁不和我们站在一起,谁就是敌人”。
斯大林在分析社会现象时,一是采取“板块式”的切割分析,二是用“对立面的斗争”取代“对立面的统一”,并使“斗争哲学”简单化和绝对化。后来,那些不卖“余粮”给国家的农民,那些不愿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民,就统统成了富农、投机倒把分子,受到剥夺和镇压。
对斯大林来说,这是有他的一贯理论的。
1921
年在工会问题争论的时候,斯大林发表了一个理论:“农民是不会为社会主义进行斗争的,采用强迫的方法使他们为社会主义进行斗争是可以做到的而且是必需的。”这成了他后来强迫集体化的根据。自然,那些在政策方针上同他有过分歧的党内同志,也统统成了敌人,成了外国派遣的间谍、人民公敌!
四
我们知道,斯大林在反对他的政敌时的一个杀手锏就是某某人“反列宁”,从对方的历史和动机去致敌于死命。每次党内斗争中,斯大林都千方百计地从历史档案中找出此人同列宁的大大小小的分歧,然后以“反列宁”“反列宁主义”的罪名置之于死地。
其实,在斯大林的历史上也不止一次地同列宁发生过分歧,只是斯大林在掌权之后,巧妙地掩盖了这些分歧,或者利用手中的权力压下对这些分歧的揭发而已。
关于历史上斯大林同列宁的分歧可以开列出一个长长的清单。不过斯大林是比较聪明的,通常一旦发现列宁有不同的看法,就不再坚持自己的主张了,他不像
布哈林
那样往往会为自己的主张战斗到最后一分钟!不过,事情也有例外,这就是当他觉察到列宁已经对他不再构成威胁的时候,他就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
例如,
1922
年
12
月
21
日,在得到医生的允许下
克鲁普斯卡娅
(
列宁妻子
)
记录了一封列宁口授的给
托洛茨基
的短信,信中列宁表示,在坚持对外贸易垄断问题上已经取得胜利,要托洛茨基“继续进攻”,把问题提到党的代表大会上去。这封信对支持削弱对外贸易垄断的斯大林是极其不利的。他在得知列宁口授一事后迁怒于
克鲁普斯卡娅
,在电话中把她痛骂了一顿。他敢于这样做,显然是估计到列宁不行了,已对他无可奈何了。
列宁知道此事后,给斯大林写了一封短信,问他是收回他的话,赔礼道歉呢,还是宁愿断绝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列宁革命生涯中留给世人的最后三封书信之一!只是由于列宁病情发作,从此退出政治舞台,斯大林才得以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以“列宁的忠实学生”的面貌出现!
斯大林在
察里津
战线使用铁腕整顿秩序,他向列宁保证:“请放心,我们的手绝不发抖。”结果,错杀了不少人。列宁在俄共八大上批评道:“斯大林在
察里津
枪毙人,我就认为是个错误,我认为他们枪毙错了。”后来,斯大林大做文章,说
托洛茨基
在前线滥杀无辜,而对自己的错误则讳莫如深。
五
1923
年是斯大林同
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
“三驾马车”的蜜月时期。他们联合起来为反对共同的对手
托洛茨基
而斗争。野心勃勃的
季诺维也夫
想借助斯大林的力量登上领袖的宝座。然而不到一年,就发现自己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1923
年
7
月
30
日
季诺维也夫
给
加米涅夫
的信中说:“如果党注定要经历一段斯大林的专制统治时期(也许是非常短暂的时期),那就任其自然吧。但我至少不想把这一切不像话的行为掩盖起来。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三驾马车’,而只有斯大林的独裁。”
战后斯大林又制造了一批新的冤假错案,处决了他曾经认定的接班人
沃兹涅
先
斯基
和
库
兹
涅佐
夫。莫洛托夫
是铁杆斯大林主义者,然而他在谈到斯大林晚年的镇压高潮时也不得不解释说:“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有迫害狂。也不可能没有。这是所有在那个位置上坐久了的人的必然命运。”“斯大林担子太重,他累了,在最后几年里他在勉强支撑着,他老了,而主要是,他已经疲惫不堪了,他几乎没有看过病,他害怕就医。这也有自己的理由,有人可能趁机下毒手,斯大林的敌人够多的了。”
莫洛托夫
说的是斯大林患有“迫害狂”和病态的怀疑症,他已经是对谁(实际上包括莫洛托夫在内)也不信任的孤家寡人了。
不过,如果说斯大林有迫害狂的话,那绝不仅仅是晚年的事。斯大林内心深处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报复心理,他记得每一个反对过他的人并伺机报复。
托洛茨基
在《斯大林评传》中引用了斯大林的一段谈话:
在臭名远扬的莫斯科审讯前十多年,有一个夏天晚上,他在一个避暑住所的阳台上,一边喝着酒,一边向
加米涅夫
和
捷尔任斯基
承认,他生活中最大的愉快是锐利地盯着敌人,精心策划一切,无情地进行报复,然后睡觉。
后来的事实说明,斯大林确实对那些反对过他的人实施了这种“无情的报复”。当然,还有不少实际上从来没有反对过他的人。
苏联军史专家
沃尔科戈诺夫
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认为,斯大林最喜欢的是个人权力。“为了无限的权力,斯大林才采取骇人听闻的镇压手段”。他把暴力当作万能的手段是经过一个演变的过程的:“起初是同真正的敌人作斗争,而这样的敌人显然是存在的;然后是消灭个人的对手;再往后则是暴力的可怕惯性力在发生作用;最后,暴力开始被视为忠于领袖和保持正统的标志。”
六
一谈到性格心理的作用,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许多人都指责赫鲁晓夫把斯大林的错误归结为个人性格所致。其实,赫鲁晓夫报告的缺点不是谈论斯大林的性格,而在于没有
把他的性格特征同体制问题结合起来考察
。
列宁在谈到斯大林性格粗暴问题时,正是把性格同他的地位联系起来考察的。他在给党代表大会的信中是这样说的:
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
谨慎
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
党
人相互交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
座位
上就成为不可
容忍
的了。因此,我建议同志们仔细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职位上调开,任命另一个人担任这个职位,这个人在所有其他方面只要有一点强过斯大林同志
,
这就是较为耐心、较为谦恭、较有礼貌、较能关心同志,而较少任性等等。
这里,列宁把一个人性格中的粗暴和任性,或者耐心、谦恭、礼貌、关心人等品质同他所担任的职务联系起来考察。列宁的这一观点长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人们往往把性格上的问题看作小事、小节,不予理会。列宁好像预见到人们会忽视他的警告,因此接着写下去:
这一点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我想,从防止分裂来看,从我前面所说的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相互关系来看,这不是小事,或者说,这是一种可能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小事。
历史证明了列宁预言的正确性,斯大林的性格问题,确实是一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小事”。如果那时俄共及其中央听从了列宁的忠告,撤销了斯大林的总书记职务,那么斯大林的粗暴性格就不会对苏联的今后命运发挥如此恶劣的影响。
在分析斯大林的暴力倾向时,还应把它同俄国的传统联系起来。崇尚暴力与集权,是俄国政治传统的重要内容。庞大的
俄罗斯帝国
就是依靠逐年的武力征战扩张形成的。从
伊凡雷帝
开始,维系高度集权的政治体系的主要手段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不断使用暴力铲除一切反对派,二是把高压手段置于一切手段之上。
在沙皇制度的高压下,俄国的革命者只能以暴抗暴,主张密谋和恐怖手段。革命前布尔什维克党为争取政权的斗争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但对于和平的建设工作就不完全适应了,因此
1921
年党的十大在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同时,决定从“战斗命令制”转向“工人民主制”。
可惜这个转变没有能够付诸实施。原因是一批党的领导人留恋简便易行的战斗命令制,三年的国内战争使他们非常适应行政命令的管理体制,他们在和平年代仍然热衷于行政措施。而十大通过的决议中关于禁止派别活动的条款,被斯大林用来作为压制和打击不同意见、打击实在的和虚构的反对派的“尚方宝剑”。于是,“战斗命令制”直接转化成斯大林的“个人独裁制”。这种制度一旦同斯大林的个人性格结合,就给苏联社会带来无穷的后患。
如果后来的联共建立了健全的党内民主和监督机制,那就至少有可能遏制斯大林性格的消极作用。如果后来形成的体制不是把愈来愈多的大权(包括自己的生死权)交给斯大林,那就不会出现如此之多的人头落地的悲剧。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
斯大林这个人物,是联共党制造出来的。
而一旦制造出来,也就像魔法师召唤出来魔鬼一样,连魔法师本人也无能为力了。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4MDA3MjIyMQ==&mid=2247491509&idx=1&sn=b242eb9827e92fb62f7cb398fc5a5157
看鉴那些事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最新文章
斯大林:数据与政治
第一个“历史决议”通过之后
读《毛选》|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毛主席在“九一三”前后的那些日子里
读《毛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
毛主席:指点江山
读《毛选》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毛主席: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读《毛选》|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毛泽东为何选择华国锋为接班人?
斯大林与列宁遗孀的恩怨
毛泽东的初心之路
列宁和斯大林关系的真相
鲜为人知的毛泽东晚年
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神秘的“克格勃”
长征中的清明节,毛泽东为谁落泪?
读《毛选》| 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
一封电报的解读
铁托与斯大林的恩怨纠葛
丢掉毛泽东思想的十大后果
“思想罪人”吉拉斯与斯大林的三次谈话
毛泽东是如何过春节的?
清华院长为毛时代正名:还原历史真相!
读《毛选》| 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毛泽东筹划武力解放台湾始末
毛主席时代令人瑟瑟发抖的反腐语录!
三个月总结
究竟谁最早喊出“毛主席万岁”?
鲜为人知的“苏联第一夫人”
遵义会议后,毛主席的领袖地位是怎样确立的
读《毛选》| 美国“调解”真相和中国内战前途
斯大林:性格与政治
民心不可违!中国普通百姓对毛泽东的评价,震撼!
读《毛选》|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斯大林的身世之谜
毛主席都已经不在了,为何某些人还会害怕?
读《毛选》| 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出台后中国的反应
毛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人民,不能让他们肆意诋毁他!
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
庐山会议上最终整倒彭德怀的是一位政治小丑!
毛主席24岁时给自己取的笔名,竟和中国历史如此巧合!
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
毛主席题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由来
信与疑:鲁迅如何看苏俄
毛主席布下的一个大棋局,至今无人能识破!
读《毛选》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新中国留下毛泽东足迹的六家餐馆,第一家是杭州楼外楼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出台后中国的反应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