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高新区(滨江)再次被世界瞩目。这片诞生了“宇树AI机器人”的土地,正以领跑发展的气势、先行先试的气魄、勇立潮头的气概,搭建着一个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城市舞台,不断吸引以梦为马的人们奔赴而来。
新的一年,高新区(滨江)更加蓬勃昂扬。“新春第一会”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在滨江创新创业,是一件非常有幸福感的事,因为我们为您准备了丰厚的“大礼包”。
让我们一同聚焦加快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看看这些举措是否与您息息相关~
政策简介
深入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持续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智能物联、集成电路、高端软件、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建设,加快打造数字安防世界级产业集群,全面打响“中国视谷”地标。统筹安排14.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五大产业生态圈发展、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30家以上,支持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数字技术工程师、制造业技能人才。
政策亮点
产业体系更加精准
围绕“一园三谷五镇”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明确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与方向,聚焦重点细分赛道,实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
政策支持更加聚焦
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更加聚焦工业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赋能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总部建设,实施规上工业企业“两清零一提升”行动,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和研发机构覆盖率。
要素保障更加突出
不断壮大优质企业梯队培育,遴选“小巨人”种苗库等一批优质企业培育库,建立科技领军企业培育机制,落实小升规“陪跑员”机制,聚焦“工业+科技”融合发展实现“规上企业高新化 高新企业规模化”。强化重点赛道企业土地空间保障,坚持“供地”“供楼”、租赁出让并举,按照“规划引领、以收为主、收整结合、兼顾提容”原则,加大对低效工业用地收回收购力度。
政策文本
1
因地制宜布局新质生产力产业赛道。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智能计算、生命健康等产业,支持稳增长。集中布局风口潜力产业赛道,谋细谋深未来产业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未来网络、海洋经济、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零磁医疗装备、量子信息等产业风口,争创国家级、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2
支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支持工业重点行业设备更新的技术改造项目,最高按项目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设备更新项目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等支持政策。运用融资租赁工具支持设备更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3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实施企业研发投入补助政策,继续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的市级研发补助,区级给予相应配套资助。对连续两年研发投入增速达20%、强度达10%,且增量在100万元以上的“高研值”高新技术企业,按新增研发费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研发费用首次达到200万元的规上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
4
加快数实融合发展。全年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家、市级以上“未来工厂”3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打造数据要素赋能工业制造、城市治理、气象服务等领域典型应用案例5个以上,持续开展产业链“百场千企”“芯机联动”等对接活动。
5
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阶段性拓展至中型企业。加大区级专精特新专项资金保障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推出“专精特新贷”等新型金融产品,力争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入库培育科技领军企业3家以上。支持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提质,对首次上规纳统的工业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上规后连续3年保持在规的再给予不超过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力争新认定规上工业企业40家。
6
强化工业用地保障。保障五大产业生态圈重点赛道企业用地需求,有序推进“工业上楼”工作,新增“工业上楼”空间24万方以上。压茬推进存量工业用地盘活行动,全年盘活低效工业用地280亩以上。
来源:滨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