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底,小鹏、理想、华为等品牌城市开放道路辅助驾驶,包括城市道路的领航辅助以及停车场记忆泊车/代客泊车等纷纷进入交付期。但这些场景的实际体验距离真正替代用户驾驶,或者像封闭道路上的领航辅助还有很大差距。体验的落空会导致2024年自动驾驶难以激发广大用户的兴趣,套用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这一赛道大概率会从“期望膨胀期”进入“泡沫破裂低谷期”,为此可能出现1-2年的整理期。当然特斯拉基于AI的,端到端的新版FSD可能再次惊艳到大家,只是国内还看不到。
ChatGPT在不断刺激大家嗨点接近一年以后,理想第一个把大模型搬到了车上,2023年12月份OTA了Mind GPT。尽管目前这次更新带来的实用价值依然有限,但大模型上车必然进一步改变人车交互方式和车辆的内涵。这种影响将会比语音交互或者几年前蔚来那个Nomi上车的影响更大,车辆将从驾驶机器变成虚拟个人助理。显然这距离把汽车改造为可乘坐的机器人这个方向又往前跨越了一大步。
下一步如何利用大模型帮助用户在驾乘过程中解决更多实用问题,并且提供比冗长的语音播报更加友好、简洁的交互体验可能是优化这一功能的关键。
从燃油车到电驱车,再叠加了大量有关辅助驾驶、信息娱乐等功能的交互需求,汽车的仪表设计从需求源头上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但是最初的液晶仪表却保持了燃油车双桶式指针仪表的传统(即便现在像BYD这类品牌依旧如此)。这种设计的信息展示效率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电驱车的信息展示和功能反馈要求,同时方向盘还容易对仪表构成遮挡,导致信息可读性变差。因此过去几年关于如何优化仪表设计的问题大家做了很多尝试,最终大家的方案开始朝着小型数字化的窄条仪表+WHUD方向收敛(其中WHUD是可选项),因为这种方案不仅造型美观、展示效率高(方向盘无遮挡),而且成本更低。
至于中控屏,早在2022年就已经呈现出朝着标准比例和尺寸悬浮屏的方向收敛的趋势(如果需要副驾屏,那就采取类似理想L9的方案,使用两块标准比例尺寸的屏幕并列)。因为此类设计交互方案最为成熟、生态适配的成本也最低。同时屏幕的可触达性最好,对内饰造型,尤其是仪表板设计的约束也最小。因此这一方案的成本和风险都是最容易控制的。
随着仪表和车机方案趋于收敛,也就意味着内饰等造型布局开始趋同。车企设计等主要创新方向开始沿着外造型展开。事实上由于电动车动总方案等变化和布置逻辑已经有别于燃油车,且工程硬点发生了较大变化,下一阶段从功能逻辑出发,重新布局电动车造型,进而改到用户的审美标准就是大概率事件。典型案例就是Cyber truck和理想Mega。
谈到这个话题,我们不妨把话题拉到汽车的审美是如何建立的这个问题上来。如果把时间拉回到汽车刚刚诞生的那个年代,普通人对汽车的审美偏好恐怕都是基于马车建立起来的。但去掉了车前面那匹马,再安装上发动机以后,汽车的内在逻辑肯定和马车出现了巨大差异,渐渐地新的设计逻辑出现,人们的审美标准也慢慢迁移到了更加符合汽车功能布置的方向上来。同样道理,电动车出现以后,车辆的内在逻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外造型还没有出现根本性的突破,这同样与大家的认知惯性有关。随着大家对电动车的理解愈发成熟,新的功能布置逻辑也必然将会引领造型审美逻辑的迁移。
就像去年总结的那样,电动车如今再卷加速已经没有太大意义,除非你能进入行业前三的位置,并以此证明自己的技术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在拥有足够让用户兴奋的加速能力的基础上,同时拥有类似后轮转向、线控转向或者主动调节阻尼悬架这些用户利益足够显性,同时又在当下市场中相对稀缺的配置正在成为新一轮卷配置的主战场。就像前几年卷空气悬挂一样,中高端电动车市场对驾驶质感、舒适性和驾驶便利性的追求将会随着上述配置的陆续推出被拉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相比其他维度,显然这一方向更能帮助车企沉淀核心能力,并且确实可以带来更为持久、有效的体验提升。
这一条去年反复强调过,随着智能电驱车市场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头部用户的选车、用车标准也在快速外溢,带动整个市场选车、用车标准的提升。如今这种标准已经几乎影响到了几乎每个细分市场,这也是导致近年来不同类别品牌市场份额大幅调整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而言,这些标准意味着用户对车辆基础智能化、网联化功能完整度和体验流畅度产生了大量接近于必备属性的要求,比如电动车必须支持流畅的远程空调操作体验等。针对这些内容SoCar整合了一套涵盖700余项用户体验点的评价系统,帮助车企一方面可以管理好基础通用化体验,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杀手级场景的创新设计对基础体验形成破坏。这部分内容之前的文章介绍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如果按细分市场统计,2023年最大的亮点肯定非大型MPV莫属了。其实这背后也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长期风险:过去20年,以及未来10年,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其实都是在吃同一代人的红利(1970~1985年出生的群体),因为这一代人刚好完美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几乎所有红利,尤其是房地产红利。比他们再晚几年出生的人群刚好相反,他们大概率已经成了房地产接盘侠一代。这意味着财富积累、消费能力,乃至社会阶层的巨大差异。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宏观经济的体感温度已经非常寒冷,但头部国产品牌新车的定价依然可以大胆从30万横跨至50万,并且销量还能屡创新高。如今的MPV热潮同样还是面向这一群体的,因为他们刚好褪去了年轻阶段对驾驶乐趣的追逐,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更加宽敞、舒适的MPV上面。
2023年不同能源结构的市场份额已经非常清晰了,纯电车型渗透率的增长速度已经显著放缓,但同时兼顾燃油车的自由补能,又拥有电动车驾驶体验和智能化体验的电驱混动产品却大幅增长。尤其是随着电驱车市场的不断下沉,对于认知能力更为保守的燃油车用户而言,电驱混动产品的吸引力明显要大于纯电产品,因此可以预测下一阶段电驱混动车型的市场份额还将继续扩大,甚至有望与纯电车型持平。
对于这一趋势,我们真正需要判断的关键问题是电驱混动产品究竟能够持续多长周期?这就需要找到一个市场可以淘汰这类产品的真实理由。比如没有家充桩的用户,纯电续航只有150~250公里的插混车型,用户面临过高的充电频次,这很影响用车体验。也许这算是一个不错的“退出点”,但相比滞后的第三方充电桩建设(事实上2023年随着纯电车型保有量大增,车桩比是在恶化的),电驱混动对于更多用户还是更为友好的。
最后再把上面这些趋势整合一下,让我们判断一下品类切换的整体方向。应当说目前汽车的场景拓展仍在在围绕着给用户创造功能更加强大的“移动的家”这一方向展开的。2023年新推出的具有突破性的创新场景其实并不多,大家无非还是继续在围绕第三空间这个方向深化和细化。比如优化座椅在各种翻折过程中的灵活性、便利性,或者优化座椅翻折后的舒适性等问题。短时间内,只要自动驾驶没有更大突破,这个方向依然是产品概念策划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