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有一种内耗,叫过度准备

情感   情感   2025-01-15 01:10   湖北  

这是我的第514篇原创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想、做一件事,总是要等自己觉得已经完全准备好了,再去做。

犹犹豫豫,瞻前顾后,计划来计划去,就是不动手干;

想写作,又想要好环境,又想要好设备,拖来拖去,别人都写了好几万字了,你还在准备;

想要好身材,要去健身房,要选健身服,要找教练,别人都前凸后翘了,你还在想;

想得太多,做的太少,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过度准备就是内耗,给自己设限很多,准备了很久永远觉得还有哪里没有准备好。

做事的激情往往在准备中耗尽,最终一事无成。

央视新闻说:

人当然要准备,但不能过度准备。

否则所有的行为都会变成,你逃避的假动作


关于过度准备:

网友@云水禅心说:过度准备之后,发现消耗了自己非常多不必要的精力。

结婚前,我曾做了很多准备。

因为恐惧婚姻,所以要让自己心里达到最愿意接受婚姻的状态;

要让自己体重保持在最瘦的状态;要让自己皮肤维持在最好的状态……

因为“没准备好”,我迟迟不敢轻易踏入婚姻,也曾一度因为备婚的事情很焦虑。

有一天,男朋友对我说“生活不是做饭,必须要等到柴米油盐一切就绪了才开火。”

在时间的推动之下,我最终内心虽然有点“兵荒马乱”。

但事实上非常圆满地完成了婚礼。

如今,结婚马上就一年,婚前的“恐婚焦虑”“过度准备焦虑”都被婚姻里的幸福冲淡。

有时候,人确实不能太害怕将来、太过度准备,那样消耗的是自己,以及宝贵的精力。
网友@Echo:
准备太多,花掉太多时间,反而让我更难完成任务了。

每次考试复习前,我都会先整理试卷和书本。

结果整理整理已经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旁边的同学都背完好多课了。

关键是每天要准备背书前我都习惯性的先整理书和试卷,还给自己规划任务,但每次都完不成。

史铁生说:“自古就没有把一切都设计好再开步的事。别想把一切都弄清楚,再去走路。”

别光想,去做,做才有答案


怎么克服过度准备?

√不预设困难

一件事还没做之前,就在大脑中预想困难:“这样做真的可行吗?”“这个风险很大,还是别冒险了”“结果要是不好怎么办?”

这些幻想出的“担忧”,都会成为你拖延和逃避的借口

不要预设困难,先做再说

任何事情,只要你肯沉下心动手去做,就已经成功了50%。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允许出错

别总想着“完了完了,这里要出问题了”“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了”“我当时是不是应该那样做?”

做每件事都想要拿第一,想要做的完美漂亮,却导致好多事情没有勇气参与......

丢掉完美主义倾向思想,允许自己犯错,好多事情要勇敢参与要勇敢尝试。

既然做了选择,就要承担一切后果

如果做错了,只弥补,一秒钟都不要拿来后悔。

降低期待

不要总觉得你想要但是还没有得到的东西,是高不可攀的,是稳坐高台的。

总觉得“高学历很难,我一定不行”又或者“他长得那么帅,一定不喜欢我吧”甚至“辩论赛这么厉害,我去不了吧”

如果人生就是一个游乐场,那些行动力执行力强悍的人。

一定可以首先开拓新的世界版图,先享受人生。

他们从不对未知的事物抱有过高的期待,而是选择一步一步的了解,接触,从而得到。

我们需要这样的豁达心胸,不要给予未知太高的期待

不喜欢的工作就辞职,想改变的生活状态就立马改变;

想去旅行那就快去,想考证 、考研、考公,那就马上早起去学。

未来一切都是未知的!你要做的是走好当下的每一步!每一步都是不同的风景。

往期内容:
高敏感的人,一定不要放弃自己,要努力往上走
建议你积极夺回线下生活,去爱具体的人,具体的事
新年伊始 喜乐安宁
喜欢的话可以点赞、或者转发

皆是梦中人
不爱红尘,爱人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