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球的垂点瞄准法

体娱   2024-11-20 05:01   陕西  

:此文是北京市唐永忠先生于1999年撰写的关于击打双杆球(撞击双球双杆球和门前双杆球)以及击打擦边球的瞄准方法,至今已经过去了25年,垂点瞄准法仍旧引导着门球人在擦边和击打门前双杆球的技术提高。注:2015规则中,撞击双球双杆球已被限制。

原文:根据门球撞击技术的有关基本原理,用有关的数学理论,按比例画出图来,再依已知和设定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从中发现了“垂点瞄准”的基本规律与变化。它可作为击打各种技巧球的理论依据。依此,经在平时练球和比赛中的实践形成了“垂点瞄准法”,按照这一方法击球,就能击打出各种技巧球。


用垂点瞄准法击打各种技巧球

1、垂点瞄准击打角度双杆球,如图1。

设自球为A,被撞球为B,第三球为C;A’球为A球撞碰B球的瞬间球体;OA、OB、OC及OA’为各球的球心。当B球和C球固定后,作OBOC的球心连线,以OB点作其垂线,延长至M点(OA)。此垂线与B球交于G点,G点即为A球擦撞B球的撞点。A’球的球心OA’,即为瞄点(瞄点以下均用M表示)。在实际操作时,只要在距B球半个球的距离(3.75厘米)找好垂点作瞄点,以OAM线作瞄线,按四点一线瞄准击球,就可打成不同角度与距离的双杆球。

2、垂点瞄准打擦边球到位。仍按图1打双杆球的方法,仅把第三球的位置作擦边的方向即可,如图2。

设自球为A,被擦球为B,要去的方向上一点为C。以OBC线的OB点(B球中心)作垂线MGOB,G点为A球侧撞B球时的撞点,M点为距G点半个球距的OBC垂线上的点,也即瞄点。击A球,以OAM作瞄线,按四点一线瞄准,A球即擦B球撞于G点后,向C点的方向滚动。A球至C点的距离,要靠击球者掌握好力度。

当需要调位打双杆球时,调位的方向也是按打擦边球的方法选好点,掌握好力度使其到达最佳的位置,就能打出双杆球。若需调位过门,调位在门前、门后打双杆球时,也是选好方向,用好力度,使自球落于最佳位置而达到战术目的。

当被擦的球或自球均靠近边线则不宜远擦,不宜用力过大,以免一球出界造成失误。

3、垂点瞄准打擦边过门双杆球,如图3。

设A为自球,B为门前他球,C点为球门线的中点。在OBC线的OB点作垂线MGOB,MG为半个球的距离,M点为OBC垂线上的点,即瞄点。击打A球与OAM瞄线构成一条直线(即四点一线),A球侧撞B球于G点,则A球必然滚向C点通过球门打成双杆球。

4、垂点瞄准顶撞他球过门(即打擦边5分球)方法,如图4。

设A为自球(已过三门),B为友球(未过三门),C为三门的中点,作OBC连线,将此线延长至M点,M点距B球半个球距,M点即为瞄点。瞄准M点,使槌头、OAM构成瞄线,击打A球侧撞B球与G点,B球被顶撞过三门,自球擦向终点柱,将B球闪撞柱,A球也撞柱,合计得5分。当A球、B球位置恰当,B球距三门较近(50厘米内),成功率较高。(此法也可用于顶撞边线球出界)。


垂点瞄准法原理及特性

1、两球相撞的撞点必然在两球球心连线上,且是两球球心连线的中点,两球相切的共用切点。不论是对心相撞,还是非对心相撞都是如此。这是门球运动的公理。垂点瞄准法就是由此立论而产生的。

 两球对心相(正)撞,就是撞击力的方向与两球球心连线方向完全一致(从理论上讲,完全一致是很难达到的)。而非对心相撞(即侧撞)就是撞击力的方向与两球的球心连线不完全一致,这是打门球中最普遍、最多的现象。研究这种现象,从中找出其变化规律,也就成为打好侧撞分球的理论依据。

当两球侧撞时,撞击力的方向与两球球心连线方向构成了一个角度(见图5的觛∠OBOAM),这个角叫瞄角。当A球侧撞B球于G点时,G点即为撞点。GOB连线与OAOB连线形成∠OAOBG即为撞角,也即∠OAOBM。当两球相撞时,必然形成一个∠OAOBM三角形(若两球未能相撞,或瞄角、撞角为零时的正撞,均形不成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只要撞角为已知数(即固定后)无论A球距B球的远近,其瞄点已经不变了。因为M点再OBG线的延长线上,MG又为A球的半径(3.75厘米),只要瞄准M点,撞击力方向与OAM线方向一致,A球必然侧撞B球于G点。只要撞于G点,瞄点必然是M点(即垂点)。这是侧撞的必然规律,也是垂点瞄准法的理论依据。

2、根据碰撞直角分球原理,依分角=撞角+90°的理论,门球的分球角度虽有小雨直角(90°)的特殊性,但它的侧撞分球的基本规律,仍是由直角分球原理决定的。上式的分角,即A球、B球及C球三个球的球心连线所形成的夹角(图5的∠OAOBOC),即∠OAOBOC=90°+∠OAOBM(撞角)。∠MOBOC即为90 °,那么,MGOB必然垂直于OBOC线,M点即为OBOC线的垂点,而M点又是侧撞时的瞄点,距B球半个球的距离。因此,打侧撞分球时,只要B球和C球的位置固定,分球方向的坐标就已经固定了,只要将B球C球球心连线(OBOC线)于OB点找出MOB 垂线,取M点距B球半个球的距离(3.75 厘米)即为垂点,也就是瞄点。这就是垂点瞄准法的原理,见图5。

3、为了证实这个原理,还可通过计算不同分角(即撞角)不同距离的相应瞄角,然后按比例画出图来,能更清楚地看出垂点瞄准是侧撞分球的必然结果,也是非对心侧撞两球变化的普遍规律。

计算方法如下:取图5的OAMOB三角形作图6。∠OB为撞角,∠OA为瞄角,OBGM线为B球、A’球的半径和,为一个常数,即7.5厘米。。OAOB线为A球距B球之间的距离,可以估算或测量出来。当撞角不变时,可以计算出不同距离的瞄角,当撞角变化后,也可以计算不同距离的瞄角来。计算公式为:

以距离2米(200厘米),撞角为35°(分角为90°+35 °=125°)则按上式计算出瞄角为1°10 ’。经按此公式已计算出20°~ 80°每隔10°的7个不同撞角,以及在10 ~ 150厘米的经常用于打双杆球的10个不同距离中的瞄角。由于超过2米以上距离的瞄角都很小(2°以下)故未作计算,见图6。

由上式中看出,瞄角的变化太大了,只要距离与撞角稍有变化,就会有一个相应的瞄角。在实际打球过程中,要用瞄角瞄准打球那是不可能的,也根本无法掌握和应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无实际使用价值。但按计算的瞄角用比例画出图来,从中发现和找出了侧撞分球的变化规律,找到了垂点瞄准法的理论依据,才是其根本的初衷。

由于对撞击技术理论了解不深,打球实践不多,恳请爱好门球的球友们多批评指正。


门球
关注我快速提高门球技术!了解门球信息资讯 发展门球运动,增强人民体质。30万门球人自己的平台,欢迎大家交流发布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