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周周说】|视觉咖!事到临头开始“摆烂”,原来是在“自我妨碍”,你中招了嘛?

文摘   2024-11-18 22:04   山西  

晋韵教科苑

点击蓝字关注 我与你们同在


本期辅导员介绍

刘巧梅老师


前景提要——“自我妨碍”是什么?

自我妨碍是一种心理和行为策略。在心理层面,它是个体为了保护自我形象,应对可能出现的失败威胁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机制。当个体面临可能对自尊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境,如重要考试、比赛、社交活动等,内心会产生焦虑与担忧。

为避免因失败而遭受他人负面评价或自我否定,个体在潜意识中会主动给自己设置障碍。从行为表现上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行为式自我妨碍,二是声称式自我妨碍。这种行为虽然短期内可能减轻失败带来的心理冲击,但从长远看,它会阻碍个体真实能力的发挥和成长进步。

刘巧梅老师讲——如何应对“自我妨碍”

亲爱的同学们,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种现象——自我妨碍。这是我们内心设置的阻碍自身发展的“绊脚石”。

而在社交过程中的自我妨碍有很多具体的例子。

例如,有些同学在要参加社交聚会时,明明有合适的衣服,却在出门前反复纠结穿什么,最后导致迟到甚至干脆不去了。这其实是一种自我妨碍,他们潜意识里害怕在聚会中表现不好或者不被人喜欢,就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

再如,在课堂小组讨论中,有的同学本来有不错的想法,却选择沉默。他们担心自己说出来的想法会被其他同学否定或嘲笑,于是把想法藏在心里,宁愿错过展现自己的机会,也不愿意冒险发言。

还有,有些同学在准备参加校园演讲比赛时,临近比赛却故意不去好好练习,反而去玩游戏或者做其他无关的事。这是因为他们害怕全力以赴后还是失败,所以用这种消极的方式来给自己找理由,要是没比好就可以说是因为没准备,而不是自己能力不足。

另外,当需要和新同学交流建立友谊时,有的同学会故意表现得很冷漠。实际上,他们是害怕主动交流后得不到对方积极的回应,受到伤害,所以用冷漠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和对社交的恐惧。

以及在小组讨论发言,却迟迟不整理思路。这看似是懒惰或不在意,实则是害怕付出努力后仍表现不佳,以此来为可能的失败找借口。还有些同学总是过度担忧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在社交中变得畏畏缩缩,不敢展现真实的自己。这种自我妨碍让你们错失了许多提升社交能力、结交朋友的好机会。

而对于大家来说,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大家是充满朝气与智慧的群体,每个人都有独特之处,在校园中汲取知识;也许你有出色的写作才华,能在文学创作中描绘多彩世界;也许你逻辑思维强,在学术讨论中能提出新颖观点;又或许你极具亲和力,能迅速拉近与他人的距离,成为团队中的凝聚剂。这些都是大家价值的体现,我们要明白自己的价值不依赖于他人的评价,而是源于自身的特质和能力。

那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呢?首先,勇敢地迈出社交步伐。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学术研讨会等,在交流中分享你的见解,锻炼社交能力的同时也让别人看到你的闪光点。其次,接受不完美。不要因一次社交失误就否定自己,把失败当作成长的阶梯。

为了帮助大家,老师在这里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其一,保持积极的心态,用乐观的视角看待社交,相信自己能应对各种情况。其二,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参加社交活动前,了解相关话题,这能增加你的自信。其三,多自我鼓励,当你克服一次社交恐惧,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

妨碍你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当自我妨碍发生时,其实是我们的潜意识在提醒我们,自己内心中还有恐惧没有被看到,还有心理需要没有被满足。没人真的希望毁掉自己,觉察是改变的开始,如果你已经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自我破坏,那么你就可以对于自己习惯的思维做出挑战。

同学们,不要让自我妨碍阻挡你们前进的道路,去展现自己的价值吧!

「READING」

文字、图片来源:

辅导员周周说团队

 指导教师:韩宏雁 李鑫洁 卢玲玲

     负责人:  卫鑫仪 韩欣瑶 段慧娟

         记者团成员:乔羽佳 刘   懿 袁佳乐 王若姣

         编辑部成员:冯雅轩 何春娟 李婷婷 元玲玉



编辑:韩欣瑶

责编:王   静

审核:韩宏雁 张诗怡

终审:唐   鹏 王全旺



晋韵教科苑
晋中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信息发布平台。介绍院系党的建设、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方面的最新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