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可观看视频哦~
2021年2月9日,昌化渔港被正式确定为“无塑海洋‘渔船打捞垃圾’”试点渔港,开启了渔民参与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新征程,激发了社区参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民众生态文明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无塑海洋”行动宣教基地于2023年9月26日在昌化镇中心学校揭牌成立。
“海有渔”课堂作为“无塑海洋”行动宣教基地的核心内容,围绕“身边的海 海上的船 祖辈的船上生活 父辈的爱海护海情怀”,通过通识讲座、专项研讨、主题课堂及团队项目等方式,激发参与者认识海洋、尊重海洋、顺应海洋并保护海洋的自觉和行动。一、昌化渔民的生存智慧
“海有渔”第五课开展前,团队通过社区走访、现场调研了解到,昌化镇中心学校梁松才老师从小掌握渔网编织手艺,早年间在昌江少年宫有过织网教学经历。“织网手艺是每一位渔民的‘看家本领’,编织渔网网目大小主要根据捕获种类和捕捞范围来决定。在过去物资相对缺乏的年代,家庭分工合作,男人负责出海捕鱼、女人负责滩涂赶海,使用的大多数工具都是渔民用木头、金属、铁器等原材料手工制作而成。在赶海期间,挖螺、抓蟹、耙蚬是昌化渔民的日常,为了能够获取多种渔获,他们总结制作出了许多有效生产作业工具,与织网一样,都反映出渔民靠海吃海、与大自然互动中的一种生存、生活智慧。”当与梁老师谈起渔获时,他还感叹道:“靠海吃海,小时候渔民就是在海边长大的,那时候缺少粮食,下海去抓螺、蟹、蚬、鱼…这是每家每户老老小小都要做的事,这些渔获真是养大了、养育了我们这里一代代的昌化人啊!”
二、从古至今的渔业文明
01
渔网牵起的美好回忆
“今天看到编织渔网的梭子,想起我的外公,他会织网捕鱼、擅长木匠和农活,那时候多才多艺才能谋得生计,他给我做过许多宝贝物件,有用竹子制作的鱼竿、轮胎皮制作的乒乓球拍、便携式小抽屉、藤条编织的菜篓子和手工织的抄网…”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童玉和老师感叹道。“你们家里有渔网吗?”当童老师向孩子们提起这个问题时,孩子们踊跃举手应答,“我家里有渔网,爷爷和爸爸出海用渔网捕鱼,每天晚上出去早晨回来。”孩子们对渔网认识较少,但清楚渔网与平时的生活密不可分,童老师沿着话题展开了有趣的科普环节。
02
渔网的“前世今生”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与采集、狩猎一样,捕鱼也是人类获取丰沛食物的主要路径之一,而渔网则是渔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工具。古往今来,渔网的历史与演变都有哪些踪迹可循?虽然渔网并不是唯一的渔业生产工具,显然还可以通过钓鱼、赶海、叉鱼等多种方式得到渔获,但渔网的出现是必然的。“如果在你们面前出现‘一群鱼’,你们还会使用鱼竿在旁边钓鱼吗?”童老师继续向孩子们提出引导性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早在8200多年前芬兰就给出了答案,那时的安特里亚渔网用柳条编织而成。同样在8000多年前,我国长江流域也发现了渔网的文物遗迹,人们最早也是利用植物草木作为渔网编织材料,如今逐渐被聚乙烯等塑料取代。除了渔网网片,渔网坠、辅助结构也是渔网的构成部分,现如今金属、水泥等材质的渔网坠逐渐取代石质、陶质类型,不锈钢等辅助结构也逐渐替代了竹子和木头。不可否认的是,那时候父辈们就地取材解决生存需要,通过创造劳动生产工具提升生产生活效率,体现了父辈们强大的渔业智慧。
渔网不仅是生产生活需要,在古代诗词、古画、文物中均有记载,在南海一号沉船考古中也发现了用石头制作的渔网坠。其中,孩子们对“伏羲与蜘蛛网”的故事最感兴趣,《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gǔ),以佃(田)以渔。” 伏羲通过观察“蜘蛛网”深受启发,从而发明网罟极大提高当时的生产能力,间接启发孩子们要对客观事物仔细观察、思考和研究。
03
渔网的类型与功能
“在南海,捕捞网具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有拖网、刺网、灯光罩网、灯光围网、定置网、笼壶类等”童老师详细地向孩子们介绍了渔网类型和功能。“你们家里的渔网是怎样的呢?”根据课堂上两位孩子对自家渔网的描述,正是昌化渔民日常捕鱼的 “流刺网”。孩子们在本堂课中除了学习到渔网历史、结构演变等知识外,更深入了解了“流刺网”的作业原理、结构和特点,对“流刺网”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也对传统渔业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04
渔网促进了渔业社会经济发展
小渔网,大文章。近几十年来,中国渔业的突飞猛进,取得这样瞩目的成果,离不开渔民的辛勤劳作、科研工作者不断的求索与突破以及国家政策等多方面支持。我国渔业文明发展与进程不断突破,目前我国在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产品贸易出口、渔业经济发展、全球养殖产业等创造了我国渔业奇迹。不仅如此,童老师还向孩子们强调,“一张渔网”为无数渔民提供了生计来源,渔业同时也为下一代的学子们创造了就业机会。无论你学习成绩或好或差,只要你怀揣对海洋的热爱与兴趣,渔业都为你们未来职业选择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织网技艺实践与传承
渔网主题科普课程结束后,孩子们分成六个小组,在昌化镇中心学校梁松才老师的现场教学、示范和辅导下展开了这一堂织网实践课程。
01
织网工具介绍
首先梁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渔网编织的基本工具,包括梭子、织板、线、剪刀等,并现场示范如何熟练使用这些工具。孩子们对自己所在小组能否完成“作品”满怀期待,虽然大家在生活中常会见到渔网,但是手工编织这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是头一次!
02
织网步骤讲解
渔网看起来组合较为复杂,但实际编织起来的主要步骤相对简单。“编织的过程基本一样,左手拿织板,右手拿梭子,先用梭子上的线头系住圈套上的一个圈,然后把丝线从织板下部绕到上面,把梭子穿进线圈里,再绕出来和织板上面的丝线打一个结,就完成了一个网眼的编织。接下来从左往右继续编织,一层一层重复编织下去,最后就会形成一张渔网。” 梁老师细致地讲解道。但不少孩子觉得编织渔网说起来很简单,操作起来真是令人满头大汗,摸不着头脑啊!
03
一步步示范
手把手教授
课堂上梁老师忙前忙后,各个小组孩子们争先恐后邀请梁老师下组辅导,都发出感叹“这也太难了!”。一时间课堂跟渔市的早集那般热烈、欢腾起来,孩子们不时互相观望,时而请求老师帮助,时而焦头烂额,中途好几次两个小组因为步骤错误还要“重启”,沮丧后又不甘心掉队,在梁老师的手把手教导演练下,反复几次,孩子们也渐渐“摸着了门道”。
04
反复试错 专注打磨
“在制作渔网过程中,错误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反复试错迎来了“灵光一现”,俗话说熟能生巧,当孩子们的双手不断与梭子、渔板、鱼线中来回穿梭,渐渐领悟了正确的步骤与方法。其中第三组孩子们的渔网作品完成度最高,他们共织出了6层渔网结构,最终获得了本次实践课程的最完整作品合作奖。
“海有渔”课堂,持续看见孩子们的闪光点。一张渔网的故事生动鲜活地存在于孩子们的生活中,让他们倍感亲切。但透过不同视野去看待这张“平凡的网”,令孩子们新奇,也令他们沉浸其中。除此之外,通过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中积极互动、分享自己所思所想与所感,渔村的孩子们正在以他们独特的生活环境作为背景,讲述当地渔业传统文化的鲜活故事。
渔网对于昌化渔民而言,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以及历史意义。一张渔网看似平常,实则不仅凝结了一代代渔民的劳动经验与智慧,同时也见证了时代不断的发展与演变。渔民与大海每一次交互中,渔网都是重要的桥梁,是渔民获得生计的关键。“海有渔”第五课,即通过与学生一同沉浸“渔网”主题学习,令我们共同感受到了渔业社区独特的文化魅力。
供稿人:银又 符传辉
校稿人:吕淑果
审定人:王立成
END
来源: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审核:何维龙
编辑:杨松
保护环境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