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公业务场景金融的隐藏攻略,竟然来自美团企业版

财富   2024-12-20 14:21   湖南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始终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银行对公业务,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撑力量。如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演变,场景金融创新已成为银行业对公业务领域的核心驱动力和必然趋势。

12月19日,金融时报社、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美团企业版在上海联合发布《银行对公业务场景金融创新报告》。报告从场景金融的探索历程出发,揭示其在市场竞争加剧、用户需求变迁以及技术进步推动下的演进趋势,详细阐述从场景到金融与从金融到场景的不同发展路径,旨在为商业银行从业者、金融研究人员以及关注金融创新领域的人士提供系统且深入的参考,助力其洞察行业趋势,把握发展机遇,推动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场景金融创新迈向新高度。


金融产品同质化 场景金融遵循三大基本逻辑


场景金融作为一种新兴服务理念,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发力的重点。报告指出,商业银行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各家商业银行一方面通过加大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多元化的客户需求,以此提升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不断下沉服务,寻找新的市场空间。


从内部竞争来看,当前商业银行普遍面临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问题,拖累其营业收入增长。根据全国 42 家上市商业银行 2024 年三季报数据,前三季度上市银行业营业收入普遍放缓。此外, 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还面临国有大行持续下沉的压力,使其原有的业务空间受到挤压。


从外部竞争来看,随着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整个银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金融科技企业利用灵活的技术手段和创新的商业模式,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倒逼商业银行改变其传统的服务模式,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以及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客户行为线上化的趋势变得明显。截至 2024 年 6 月末,我国网民数量达到 11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 78%,较2015年提升 27.7 个百分点。同时,随着在线服务场景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线上方式享受生活服务便利,线上生活服务消费日益普及。截至今年6 月末, 在网上购买过外卖、到店餐饮、电影及休闲娱乐等在线服务的用户,分别占网民的 50.3%、20.7% 和 17.3%。在金融服务领域,随着当前多数商业银行基本完成了金融产品和业务的线上化迁移,客户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及其他数字渠道进行交易和账户管理的频率不断增加,显著提高了金融服务的便利性与效率。


对于银行而言,在金融场景建设过程中,金融与场景的融合是手段,实现更高效的客户服务、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才是最终目标。成功的金融场景建设,需要围绕三大基本逻辑展开,最终实现自身盈利能力的提升。


1.高频场景带动低频金融服务:由“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生活服务中高频场景带动金融服务这一低频场景,有助于银行提升客户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频率,进而激发其潜在的金融需求。

2.培育和提升场景流量,为客户转化提供基础:场景金融的核心是在各类场景中无缝嵌入各项金融服务,让客户无感使用这些金融服务,最终为银行提供新的业务增量,提升盈利能力。

3.数据分析能力是场景建设的核心驱动力:一方面及时发现客户的潜在金融需求,实现对客户的精准营销;另一方面,通过实施科学的客户关系管理,也有助于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从而促成更多的交易与服务使用。


G端、B 端、C 端联动 对公业务场景金融更具优势


随着商业银行场景金融的不断探索与深化,借助金融科技力量和各类技术的飞速发展,众多商业银行纷纷从围绕和打造零售客户的消费和生活场景为中心的零售场景金融模式,逐步延伸至以服务和赋能企业客户为重心(进而批量获取和服务零售客户)的对公场景金融的构建与创新中。


报告显示,相对于 C 端零售金融场景,对公场景是商业银行发挥比较优势、发掘客户价值、 打造差异化赛道的重要发力点。各商业银行在应对互联网平台竞争、探索场景金融的过程中,逐渐清晰地意识到,其相较于深耕长尾零售客户的互联网平台而言,其无论是在场景入口、客户画像方面,还是在客户运营、 数据分析领域均不占优势,因此其逐步将场景金融的发展重点由 C 端消费零售场景转向了政府和企业等对公场景。通过引入政务民生、教育医疗、园区物业等实体经济服务场景,扩大与政府机构、学校、医院、社区等主体的合作深度,进一步延伸场景金融的覆盖范围。


从内部资源禀赋来看,商业银行自身架构设计以及人员配备更适合服务于对公领域,由于商业银行本身在政府和企业端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并且相较于互联网平台,商业银行凭借其深耕多年的经验和声誉,更容易获得 B 端和 G 端客户的信任,因此其在服务 B 端和 G 端方面具备比较优势。当前互联网平台尚未大规模地进入到对公业务场景金融服务中,商业银行通过发力对公业务场景,有助于其差异化的竞争,打造自身场景金融的“护城河”。最终,商业银行在面向政府、企业搭建场景过程中,能够进一步触达终端个人客户,形成 G 端、B 端、C 端联动,带动个人金融业务发展。


例如,江南农商行通过与美团企业版合作,帮助常州市机关事务局开发部署智慧食堂软硬件设备,有效提升当地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就餐体验以及机关食堂的管理能力。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通过与政府机构全面合作,一方面有助于其巩固政企关系,促进对公业务发展,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商业银行积累政务民生等相关数据,进而帮助商业银行构建大数据风控模型,实现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开辟一个新的获客渠道。


当前,银行对公业务主要有政府和企业两大类客户。


面向政府类客户,银行或以智慧政务为切入点,拓展与政府合作,构建以“智慧政务”为基础的新型政银合作关系。或聚焦社会民生场景,将政府公共服务融入自己的生态圈,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利共赢。其中,典型场景有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乡村治理。



面向企业类客户,银行一方面提供“金融+非金融”综合化服务,如联合美团企业版打造智慧食堂场景,另一方面也持续深耕数字供应链金融或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的经营工具,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如数字供应链金融、智慧农业、智慧园区等场景。



高频生活场景带动低频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与美团企业版优势互补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公场景金融中,商业银行大多选择“智慧食堂”作为发力重点领域,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食堂场景具有高频属性,基于人们日常生活需求,易于提升客户依赖度和黏性;二是智慧食堂场景下,商业银行对于用户行为数据和食堂运营数据都可形成有效积累, 有利于数据分析和智能风控;三是相较于其他对公场景,智慧食堂领域成本更加可控, 整体风险较低,更易于落地和获得成功;四是可以深化与企业的多方面合作,同时体现了商业银行的员工关怀和社会责任,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实力展示和品牌宣传。总体来看,智慧食堂作为场景金融的重要领域,不仅提升了银行自身科技实力和竞争力, 还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实现了多方共赢。


在合作模式上,商业银行往往选择在自建“智慧食堂”模式的基础上,将“美团企业版”的外卖、到店餐饮、买菜等场景能力嵌入银行APP中,进而破解银行对公客户面临的员工就餐难、选择有限,加班用餐报销繁琐等诸多痛点。


报告显示,早在2022年就与美团企业版就智慧食堂场景达成合作的建行,助力企业客户在传统线下食堂外,享受超过数百万中小商家的餐饮选择,极大提升了员工的用餐体验, 并且拓展了赋能企业客户的覆盖范围;与此同时,智慧食堂模式也为银行引入了更多流量,提升了用户活跃度,进而带动开卡、支付等相关金融需求,最终实现了银行、企业、员工的多方共赢。


此外,自2023年以来,广东工行辖内分支机构与省内多家对公客户成功开展了“智慧食堂+美团企业版”场景建设合作,在业务落地的过程中,工行既是美团企业版的合作引流方,又是用户需求的反馈方,探索出了一条银企合作的创新路径。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发现,对于小微企业而言,以“智慧食堂+美团企业版”为代表的场景建设,通过银行+互联网公司的金融和非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输出,既满足了小微企业员工日常经营需求,也提升了小微企业数字化统筹管理能力,实现小微企业的降本增效。目前,广东工行与美团企业版联合打造的智慧食堂解决方案已基本可以解决对公客户的经营痛点,后续广东工行将联合美团企业版,加快围绕对公客户资源和客户需求对接推广上线,为更多机构、企业客户带来便捷的福利管理服务,改善员工的用餐体验。


由此可见,美团企业版为银行业对公业务场景建设提供了新的“轻质化”思路。智慧食堂的切入场景是员工用餐场景,贴合客户日常高频使用习惯、场景建设投入成本较低、系统对接简便快捷,能够以轻质化的场景服务解决对公客户经营的关键痛点,在职员餐饮费用合规管理要求较高和重视员工体验的行业,均有可观的推广前景。


写在最后


整体来看,商业银行已基于开放银行架构,结合自身禀赋优势特点,在多元化场景中广泛开展对公业务场景金融的探索与合作,特别是实力雄厚的大中型银行,以及部分领先的区域性银行(包括城商行、农商行等)均已在政府机构和行业领域中构建了具有一定先发优势和竞争力。


银行对公业务场景金融发展的核心在于通过数字化转型、场景化服务和用户体验优化,来全面提升“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对商业银行而言,下一步工作应聚焦几个方面:


1. 围绕重点场景形成突破,渐次推进体系化、平台化发展


初期可着重发力企业支付结算服务,并将相关金融服务绑定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非银场景。随后,可进阶至整合众多场景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围绕客户“对公+零售”的全方位需求,提供“金融+非金融”的综合化、全生命周期服务,赋能企业及企业员工的成长。


2. 优化内部组织管理,提升跨部门协同效率


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提升组织效率,强化科技赋能,更好推动对公业务场景化服务创新,满足企业客户多样化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3. 提升场景运营能力,以数据应用引领价值提升


应向互联网企业学习运营理念,以长期场景运营进行价值发掘,不断提升客户触达、产品转化、收入落实的效率,从而实现以场景为媒介的获客、粘客。


4. 加强场景与网点资源的融合互动


从长远看,加强场景与网点资源的协同是银行提升客户体验、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业务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银行在与互联网平台的竞争中,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交易金融
关注我们,传递交易银行干货,把握交易银行发展趋势,关注公司金融方向,在数智化的时代,促进贸易金融、跨境金融、财资管理、供应链金融、支付结算、网银渠道的持续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