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到底有多盛?英国使臣饶了一圈,在后世留下一场“笑料”

文摘   2025-01-07 21:42   浙江  

长路漫漫,历史作伴,欢迎来到不二书说历史!

康乾盛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盛世呢?

以前我们总在我们的史料中去寻访这场盛世之景,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西方的史料中,在西方人的视角下,这场康乾盛世到底是个怎样的盛世。

时间要回到1792年,这一年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海权大国英国派遣了马戈尔尼作为使臣出访清帝国。

马戈尔尼前来,有三个任务,第一是为乾隆祝寿,第二打开清帝国的通商口,第三查看清帝国的军事力量。

当然,里面的重点是后两个。


英国作为海权大国,当时已经进入工业化进程,从而GDP高于它8倍有余的清帝国,是英国极其想要通商的,因为一旦和清帝国通商,意味着国内的工业品可以有销路,会有大把的银子流入英国。

而第二个目的打探军事情况,目的就是为了估算一下双方如果未来发生战争,到底谁的赢面会更大。

此时是十八世纪末,英国早已是海上的王者,靠着海权垄断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殖民国。虽然作为英国的使臣,马戈尔尼的心态是非常自信的,因为他想象不到这世界上有哪个国家会拒绝与英国通商,如果有,那么还有最直接的方法,这个方法便是战争。

而大多数国家,在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下往往都会选择屈服于英国,因为实力不对等,只能选择被收割经济。

而马戈尔尼认为清帝国也是一样的,但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清帝国对于英国所谓的海上之王和贸易通商压根就不感兴趣。

在1792年的7月,马戈尔尼来到了北京,清帝国的帝都。


马戈尔尼迫不及待的想要面见当时清帝国的皇帝乾隆,但一等便等到了8月中旬。那段时间马戈尔尼经常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逛,目的是为了看看清帝国皇城之景,而后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清帝国皇城之景颇为繁荣,但财富分化极其严重,达官贵人生活奢靡,但城墙脚下却有许多吃不饱的饿殍。

马戈尔尼此后在8月中旬第一次见到了清帝国的皇帝乾隆,然而这场期待已久的会面却十分简短。

在这场会面中,乾隆皇帝一共问了马戈尔尼三个问题:

第一个:你们的国王多大年龄了?

第二个:你们国王有没有婚配?

第三个:你们国王有几个嫔妃?

在马戈尔尼一一作答后,并向乾隆送上了寿辰礼物,乾隆回了句:希望你们国王同我一般长寿!

此后乾隆皇帝便摆手结束了这场会面,马戈尔尼还没有来得及再多说些什么,便被打发出了皇宫。


马戈尔尼对于这场会面充满了不满,因为乾隆皇帝并没有询问英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这个国家在西方到底是处于一个什么地位。

但这一切马戈尔尼都无法表达,他难以置信,作为一个帝国的皇帝,对于另外一个超级帝国毫无关心。

但马戈尔尼还是期待第二次会面,因为他没有忘记他此行的任务。

没过多久,马戈尔尼等来了第二次和乾隆皇帝会面的机会,在这场会面中,马戈尔尼向乾隆皇帝展示了一艘装有110门火炮的舰船模型。

乾隆也曾是个尚武之人,但晚年的他对于这些东西却显得毫无兴趣,只是回了一句,这些大炮我们也有很多,此后还专门让人带着马戈尔尼前去观看,然而在马戈尔尼眼中,这些大炮已经落后了。

在进膳之后,马戈尔尼本想提出关于英国和清帝国之间的贸易问题,但乾隆帝说自己累了,需要休息,从而再度终止了会面。


直到月末,马戈尔尼提交了一份关于两国贸易的计划书,马戈尔尼非常期待乾隆皇帝给他的回复,然而最终等到的却是一句话:我天朝上国无奇不有,何需与你们进行贸易?

马戈尔尼得到这句回复后,还想进宫面圣,想要凭借着自己的口才说服乾隆皇帝,然而乾隆皇帝却没空去召见他,所以马戈尔尼只能灰溜溜的走了。

马戈尔尼回程之路并没有选择来时的路,而是从陆路南下至宁波,既然通商不成那么他还需要完成第二个任务,那就是好好了看看清帝国各地,看看他们的真实国力和军事力量。

而此后这一路的见闻,也被马戈尔尼写在了自己的回忆录里和提交给英国上级的“清国情报文件”中。

那么马戈尔尼一路上看到的是怎样的一个天朝上国,康乾盛世的呢?


马戈尔尼在这份情报中总结:清朝帝国看似疆域庞大,人口众多,但实际上外强中干,他们的科学知识长期停滞不前,落后大英帝国好几十年。他们富裕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饱受贫穷折磨,许多人吃不饱穿不暖,国家的财富垄断在了1%的人手中。他们的士兵都非常瘦弱,军官手里拿着的不是军刀火枪而是蒲扇,他们的军装是充满了女性气质的绣花背心,可见军事力量不足大英帝国的十分之一。整个社会充满的停滞不前,穷人遍地哀嚎,贵族不思进取,武将如绣花枕头,文官对物质进步毫无兴趣,皇帝格局太小目空一切。


而除了马戈尔尼外,出使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也在笔记中留下了这样的文字,比如随行成员巴罗在笔记中写到:清帝国境内的穷困人口很多,一路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乞丐,还有刚刚出生的女婴被丢弃,就在荒野之中,但清帝国的人看到却对此视若无睹,而沿途还有许多逃难的人,在一些地方发生了自然灾害,但当地的清帝国官员无力赈灾,导致流民不得不百里奔逃求生。

根据这些记录可以看到,当年出使清帝国的英国使团对于清帝国是毫无好感的,虽然里面不否认有通商提议被拒后的怒而夸大,可是随行团队中多人的笔记相互对证,清帝国当时似乎也没有达到人人均富,生活无安的盛世之景。


而或许更真实的是所谓的康乾盛世,也只是一场自己关上门所吹嘘的盛世,毕竟以前吃树根,现在可以喝米汤,对于统治者而言,已经算是大功一件了。

可是如果放到世界上作为对比,留存下来的盛世之说不过是一场笑料,因为封建王朝中,哪有所谓的属于平民百姓的盛世,不过只是封建王朝中的统治者们自吹自擂罢了。


历史人物简史
以史为鉴,深入解读古今中外历史人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