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卷 | 乌蒙山脉 北盘江畔

政务   2024-11-13 19:32   云南  

提起云南,你会想到哪里?

可能是四季如春、鲜花满地的春城,可能是苍山洱海、玉龙雪山,也可能是拥有动植物王国、孔雀之乡之称的西双版纳……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在滇黔交汇之处,藏着一个朴实无华的小城——宣威。

这里,北盘江汩汩川流而过,“世界第一高桥”耸立其上,古驿道弥散亘古余香……平日里她低调沉稳、落落大方,而当远方的客人来临时,她又是那么的淳朴厚道,将最原始、最醇厚的美味火腿奉上餐桌。


入滇锁钥,丝路驿歌

乌蒙山脉,北盘江畔。千年前,诸葛大军南征时巧逢这里“有舟楫可渡”,让古战场上金戈铁马的故事在这里蔓延回荡;千年后,积淀着历史尘埃的青石板俨然如老妪,用皱巴巴的面容将丝路南通的繁华故事娓娓道来。


“秦道明关,滇黔锁钥”

可渡关驿道位于宣威市杨柳乡可渡河南北两岸,是先秦和汉唐时期由川黔入滇“石门道”的一段,由秦始皇兴建,汉朝王莽加宽,明朝朱元璋扩修,有“秦道明关”“通京大道”之说。驿道全长约5公里,宽约2米,是云南省现存最完整、路程最长、规模最大的古驿道,至今还为当地村民们所使用。在那个没有钢筋水泥的时代,这条五尺小道将多元丰富的中原文化带到闭塞的边境,又将大山深处的奇珍异宝运到璀璨的都城,用深深的马蹄印默默记录着古“丝绸之路”的悠远沧桑。


“往事悠悠,丝路涤荡”

今年春节前夕,我有幸时隔十余年重返奶奶的故乡,沿着可渡关古驿道,一步步拾级而上。透过斑斑驳驳的五尺道抚摸历史的沧桑。我看到诸葛大军燃起熊熊烽火,前方捷报频传;我看到一队队马帮,驮着小山一样高的货物,在大山深处蜿蜒;我看到商贾往来于途,行人络绎不绝,动听的戏曲曲段在古戏台流淌……这里曾是宣威最繁华热闹的地方,是多少官差士卒、信使邮差、商贾旅客的落脚处,更是宣威的根和魂。载着美味的宣威火腿,古驿道将地道人间风味远销全国各地;驮着精美的丝织品,将灿烂的华夏文明带到边疆。


尼珠腾浪,巨桥连疆

可渡河一路向西,到了宣威市普立乡这一段,便被唤作尼珠河。一条河孕育了两岸悠远的农耕文明,让云南宣威与贵州水城、盘县隔水相望。


“贯穿自然生命的脉络”

尼珠河大峡谷作为连接滇东与黔西的省界峡谷,其间怪石嶙峋,湍急险峻,倚立岸边不由慨叹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矣。滚滚江水涛涛流去,贯穿了自然生命的脉络,也跳动着自然的脉搏。从尼珠河景区入口处踱步而下,一汪汪清泉镶嵌在俊山翠野里,水波清冽,望到的是“潦水尽而寒潭清”;一座座瀑布跌宕起伏,飞漱其间,听到的是“疑是银河落九天”;一棵棵古树倚临绝壁,弥散幽香,嗅到的是“和烟笼月不胜香” 。


“探向美丽世界的触须”

尼珠河一带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早期由于恶劣的交通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云贵两省人民主要依靠溜索和浮桥渡河,以此交换两岸作物牲畜及文化文明。而如今,“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盘踞其上,得以让峡谷中的村民从山里走向世界。一半是云南,一半是贵州,驱车在大桥上缓行,却难以用一句话来描述眼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带来的感官冲击,也很难想象这座桥,于这片土地上的人而言究竟有着多么重要的意味。


饮和食德,云腿飘香

历史无从考证这片肥沃的红土地上何时出现了第一只火腿。但可以肯定的是,当第一块火腿抵达他们舌尖的时候,他们的味蕾已经屈服于一种难以言说的美味了。


“饮要和谐,食应道德”

宣威是邓小平夫人卓琳的故乡。而卓琳的父亲正是为宣威火腿产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浦在廷先生。国家兴亡之际,这位商贾将军践行实业救国的理想,投身革命,始创宣威火腿罐头,将宣威火腿销往全国各地乃至欧洲、东南亚,在广州名特产品赛会上获得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饮和食德”,让宣威火腿真正名扬天下,香飘四海。百年后,当我踏入浦家隽逸清秀的府邸,油然而生的是对浦父身教子女,仁施乡里的敬畏,是对这个弥散淳朴家风院子的敬佩。


“三针清香,肥而不腻”

记忆深处的宣威火腿是,放学回家,循着满屋子的香气,飘到肉香四溢的土砂锅旁;自幼不爱吃肥肉,母亲精挑细选,将最好最瘦的“核桃肉”盛进碗中;中秋佳节,满街的火腿月饼,掰开酥脆的外壳,是魂牵梦绕的火腿香。“身披绿袍,形似琵琶,三针清香,肥而不腻。”

这是对宣威火腿最真实的描摹,也是最中肯的赞美。得益于宣威温润的气候环境,一只只琵琶状的火腿表面菌群发酵,形成翠绿的衣袍;一针碗口,二针髂骨,三针锥骨,抽针而嗅,气味芬芳,烹熟入口,色泽鲜艳,肥而不腻。



杜鹃花开,文化绽放

青山上点缀着一簇簇红色精灵,9个街道、13个镇、7个乡,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文字,在这里碰撞、交融,熔铸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花红人红的生活作风”

是三月的春风,将姹紫嫣红的花一团一团镶嵌进乌蒙山深处;是幼时的歌谣,让“岭上开遍哟,映山红”魂牵每一位宣威人;是朴实的脸庞,用自然淳朴的高原红映红满山的红杜鹃。宣威人爱杜鹃。不仅爱到山上赏杜鹃,也爱在园子里养杜鹃,甚至在市中心立了一朵含苞待放的杜鹃花巨型雕塑作为宣威的“市花”。杜鹃的“红”,是人们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真实映射,是宣威人民热情好客自由奔放的精神写照,更是对这片土地真挚而纯粹的爱。



“衍域共生的文化土壤”

到底是什么样的土地孕育出了宣威今天这样多元共生的文明?翻开历史的陈列册,恍然发现一切原来都有迹可循。尖角洞遗址留下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生活的烙印,可渡关驿道承载着古今商贾的贸易交流,西泽三台洞沉淀文人骚客的书香墨迹,睦乐天坑隐匿着不为人知的深渊秘境。宣威花灯、芙蓉彝绣、苗族花衣、西泽竹编、龙场猫儿斗、倘塘黄豆腐、杨柳豆面汤……从村落到小镇,从街道到城市,一草一木似乎仍然在慢慢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而我,是何其有幸,生在这样一片衍域共生的文化土壤,得以窥见其惊世骇俗的风貌。

后记
2024年恰逢笔者的家乡宣威撤县设市30周年,笔者搜集身边的史料并结合自身成长见闻,谨希望为读者呈现一个云南小城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记录这片土地的真实模样。俨然我陈述的只是宣威的凤毛麟角。在这6069.88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还有太多我从未企及的角落,从未深入了解过的故事。宣威的美食、河流、文化,不可尽也。


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文|王怡景

宣威融媒综合整理

编辑|陶园嫣 责编徐兴敏
监制|康隽轩 总监制|周开平
商务合作15388744610

【在看】推荐给朋友吧

宣威融媒
宣威市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