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似水流年。不经意间,日子悄悄滑过青春的轮廓,直到双鬓轻染白霜。曾几何时,总觉得自己再次“上学”是不可想象的事,直到遇上老年大学,圆了自己的一个梦。
我住在华新路,与磁湖之畔的市老年大学毗邻。退休后,我远离了工作的繁忙,平时看望老人,写写文章,协助编辑单位的期刊,整理族谱和老同志的回忆录。日常散步时,跨过马路,我就可以见到进出老年大学的学员们摩肩接踵、欢声笑语,甚是热闹。于是,在2023年那个烟花般的季节里,我怀着对文学的挚爱,报了古典文学赏析课程。老年大学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今年春季,迁址到新校区,这里有整洁明亮的教室,有功能齐全的现代教学设备,更有一群如饥似渴的“学子”。漫步在新校区校园中,这里的一草一木,无不沉浸在浓郁、典雅的文化氛围中,陶冶情操、以文化人的校园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坐在课堂里,亲近名师,聆听他们或思维严谨或内敛温婉的讲座,让我们深感每一堂课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渊博的知识积累,似和风细雨般滋润了我们的心田。在这方乐土里,品唐诗读宋词,领悟四季之美。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从文学赏析中领 悟诗句的妙处,感受《诗经》“桃之夭yāo夭,灼灼其华”的古朴抒情、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和浪漫、宋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婉约与感性。登高而望远,临山而探幽,文学的无限风景,让人目不暇接。教古诗词创作课程的曹树友老师每周一从大冶坐班车到黄石来授课。他有着极其深厚的诗词功底,更有一种诲人不倦的精神,同学们念念不忘的是“曹老师改诗”。每当授课尾声,曹老师改诗时,课堂气氛就热烈起来,同学们争着将自己“大作”呈上。于是,往往在互动间,老师妙笔生花将一首诗词迅速改就,让我们受益匪浅。“飞舞铁锄除草忙,声声布谷唤栽秧。涔涔汗水君休笑,敢令山田换绿妆。”曹老师帮我改的这首诗,写的是农忙时布谷鸟催人播种,又何尝不是老师对学子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在诗歌散文赏析班,年轻的苏蕾老师的教学方法极具现代感,充分利用图片视频、音乐动漫等形式将晦涩难懂的古诗词,解析得清楚明白,将微课与古诗碰撞、现代与传统相融的要义演绎得淋漓尽致,每堂课给同学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不知不觉中就让我们对古诗词融会贯通、入脑入心。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老年大学的文学创作学习,让我更加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学不仅丰富了我的思想、净化了我的灵魂,还使我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磁湖夕照楚山青,早沐朝霞晚伴星。辛苦园丁施化雨,润开桃李满华庭。”这是我的《赞园丁》的诗句,也是对老师们的真实写照。怀着对摄影艺术的憧憬,我报了手机摄影班。九宫格、光圈、快门、光线、对焦、构图等等专业名词和拍摄技巧,黄老师娓娓道来,同学们耳目一新,室内讲解、户外采风,理论实践相结合,使得我们在摄影的路上开心前行。因为有梦想,我们只争朝夕。团城山公园的菊花飘香、人民广场的银杏流金、朝阳阁的江流汹涌、保安盘茶村的春花烂漫,都留下了我们的采风笑容。我们穿行在光影的世界里,用独特的视角、纯真的心灵,去记录一个又一个美好的瞬间,去赞美我们大时代下的生动和精彩。经不断努力,每当我的作品在班上被黄老师点评时,深感欣慰。文学和摄影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它们却有着许多共同点,它们都可以记录生活、表达思想、传递情感,提高艺术修养。如果说文学像一扇通向无尽知识的大门,那么摄影则像是一双捕捉美好瞬间的眼睛,它让我们能随时随地发现身边的美。文学和摄影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更加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摄影的乐趣,让我保持了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致敬老年大学,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采撷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