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物观强调向耕地、草原、森林、江河湖海等自然资源禀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要热量、要蛋白、要食物,强调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和渠道。
近年来,农发行陕西省分行立足粮食银行职能定位,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助力践行大食物观,不断由“粮”向“食”拓展信贷领域,全力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三秦粮仓。
三餐四季,南米北面,大食物观,首先是要端牢饭碗。
在陕西,臊子面、凉皮、肉夹馍、羊肉泡馍、油泼面……一捧再普通不过的面粉在老秦人手中也可以吃一个月不重样。这是因为有着“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平原,盛产优质小麦,这是三秦人民赖以生存的食粮。
农发行陕西省分行立足全国小麦主产区实际,充分发挥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建行以来累计投放粮棉油贷款超1130亿元。
陕西粮农集团是省属大型粮食集团,年收购小麦占陕西商品小麦量约50%,面粉加工能力居西北首位,承担着陕西粮食保供稳价的重要任务。顺利完成粮食收购任务,离不开农发行每年充足的政策性收购资金支持。“2020年以来,我行已累计向该企业投放贷款94.68亿元,支持购进粮油约83亿斤,有效保障了区域粮食供给。”农发行陕西省分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去年5月,突如其来的强降雨给陕西的夏收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农发行陕西省分行迅速行动,深入现场开展调研,了解收购资金需求,采用“统贷联动”模式,仅用2天就完成了8100万元的夏收贷款审批,全力做好不达标小麦托底收购资金供应,保障种粮农民利益。
端牢饭碗,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
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大片的盐碱地如同白色的疮疤,散布在秦东大地上,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行聚焦陕西省‘十四五’水利重点项目,累计向渭南市农田排水(碱)恢复保护工程审批贷款14.2亿元,助力解决农田排碱、耕地盐碱化问题,用政策性金融力量解锁渭北盐碱地上的丰收密码,解决渭河两岸群众的‘心头之忧’。”农发行陕西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好田才能种好粮。行走在咸阳市三原县的高标准农田里,一幅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画卷映入眼帘,一块块精心打造的农田正诉说着新变化、孕育着新收获。
农发行陕西省分行深入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应用“政府+公司+农户”模式,为三原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审批贷款1.23亿元,该笔贷款也是陕西省金融机构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首笔贷款。建行以来,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已累计投放农地类贷款超66亿元,全力为建设农业强国夯实根基。
另外,农发行陕西省分行深度参与种业振兴这一核心课题,大力支持种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良种“育繁推”一体化,累计投放农业科技贷款57亿元、种业贷款13亿元,推动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大食物观,强调既要管饱,更要注重管好。
葱郁山林是风景,也是“良田”。位于秦岭南麓深处的商洛市,小小的木耳一头连着百姓餐桌、一头连着民生产业。农发行陕西省分行聚焦商洛“4+X菌果药畜”富农产业规划,向和丰阳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放1.75亿元,助力商洛打造“山阳硒耳”“山阳香菇”“山阳天麻”等农产品品牌。
羊奶被称为“奶中之王”。在关中平原北部的富平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世界闻名的奶山羊,成就了“奶山羊之乡”的美誉。这不仅仅是一只羊的故事,更是农发行陕西省分行让百姓吃得更营养、吃得更健康的生动实践。
“聚焦‘陕西千亿级奶山羊产业’发展规划,2019年以来,我行累计向红星美羚乳业发放各类信贷资金3.86亿元,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农发行陕西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国每产出9个苹果,就有1个来自延安。陕北苹果丰富了广大消费者的餐桌,也鼓起了农民的腰包。眼下,陕北的黄土高原上,漫山遍野的苹果树挂满了红色的果实,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一派丰收的喜悦景象。
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让“果盘子”更加丰富。2019年以来,累计向80余户果业企业提供了超14亿元的资金支持,让小小红苹果成为“健康果”“致富果”。
下一步,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将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全面落实“全粮、全链、全行、全力”发展新思路,持续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充分发挥主体和骨干作用,不断巩固提升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主力银行地位,为助力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政策性金融力量。
(通讯员李一川、田欢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作者|曹沛原
制作|张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