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泾阳】白描《天下第一渠》:破解一方土地的文化密码

政务   2024-10-12 18:56   陕西  

编者按

“柳青文学奖”是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批准、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承办的陕西省最高级别的文学奖项,旨在弘扬柳青先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精神,推进陕西文学发展。

泾阳籍著名作家白描的《天下第一渠》,荣获第六届“柳青文学奖”,授奖辞评价《天下第一渠》“以宏阔的视野,史诗般的笔法,穿梭往返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书写了一部“厚重的农耕文化史,作者在浩繁的文献卷帙与大量的田野调查中抽丝剥茧、寻根探源,以学者的严谨与诗人的激情,在多种文体之间游刃有余地潇洒走笔,把一条渠的命运与一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把国强民富与农耕文化进步发展结合起来,找到了活水源头,构建出一种全新的知识表达格局”。

郑国渠兴建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泾阳历史上灿烂夺目的一笔,《天下第一渠》获奖,是作为历史书写者白描的荣誉,也是“郑国渠首茯都泾阳”的荣誉,是泾阳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收获。祝贺白描,祝福泾阳。






授奖辞

《天下第一渠》以宏阔的视野,史诗般的笔法,穿梭往返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以“我”的视觉和故事的讲述,娓娓有声地将读者带入到几千年前的郑国渠修建始末。这是一部厚重的农耕文化史,作者在浩繁的文献卷帙与大量的田野调查中抽丝剥茧、寻根探源,以学者的严谨与诗人的激情,在多种文体之间游刃有余地潇洒走笔,把一条渠的命运与一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把国强民富与农耕文化进步发展结合起来,找到了活水源头,构建出一种全新的知识表达格局,也使作品有了滔滔不绝动人悦耳的流水之声。

有鉴于此,授予《天下第一渠》第六届柳青文学奖之报告文学奖。



作者简介

白描,1952年生于陕西泾阳。曾任陕西作协书记处书记,《延河》文学月刊主编,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等。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天下第一渠》《苍凉青春》《荒原情链》《秘境》《人兽》《恩怨》《被上帝咬过的苹果》《人·狗·石头》《飞凤家》《笔架山上的丹阳(五卷本)》等作品。编著大型纪实图文集《铁证——日本随军记者镜头里的侵华战争》。文学论著有《论路遥的小说创作》《作家素质论》等。担任电视连续剧《遭遇昨天》《圣水观》《卖砚》编剧,担任大型电视政论片《中华魂》总撰稿。主编《文学陕军东征作品选集》《鲁迅文学院学员作品丛书》。作品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并获得十月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大地文学奖、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柳青文学奖等奖项。


获奖感言

这是一份值得珍惜的荣誉。以柳青这个闪光的名字命名的奖项,获奖意味着必须像柳青那样为人为文——置身人民群众之中,听从内心召唤,承认文学“是愚人的事业”,践行“六十年一个单元”,忠诚于生活,忠诚于高贵的美学理想,视文学为生命,客观真实地书写历史,为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而歌唱。

柳青的遗产丰富博大,这份遗产为我们所接受,何其有幸!唯有保留心中的圣洁与虔诚,时时告诫自己:不要辜负柳青,不要辜负文学。

柳青的精神照耀着脚下的道路,我虽年高,但不乏前行的勇气。


《天下第一渠》后记

一条大渠,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一段传奇,加速了首个中央统一集权的中华帝国的诞生。它身后历朝历代都在续写新的篇章,绵延两千多年而长流不断。这是一条满载故事的大渠。

一条大渠,孕育了农耕文化的一方标本,这方土地上人们的命运、生活、观念、习俗等方方面面,均与这条大渠息息相关。这是一条值得认真解读的大渠。

我出生并成长于这条大渠旁,直到二十一岁才离开它浇灌的土地。之后求学、工作,先是西安,后是北京,离它越来越远,但这条渠一直在我的心中流淌,须臾不曾远离我的记忆。它是故乡的地理标志,是故乡的文化符号,对于故乡的爱和眷恋,经常通过它流进我的梦中。

写这条大渠,是我早有的想法,但我迟迟没有动笔。因为我知道,写大渠,实际上也是为一方土地纂志。这种写作需要做充分准备,不光需要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大量采访,还需要进行细致的实地踏勘。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感觉、状态、情感、情绪调整到一种特定的氛围中,需要全身心融入故乡的文化气场,让自己走进去,从里向外写,而不是像一个访客一样从外向里探望。对于一个从这片土地走出去的作家来说,这是区别于其他作家最重要的一点,否则,写出来的东西即使很圆熟,那也是没有温度的文字,缺乏带入读者的力量。这不是我要做的。

然而,进入这种状态很难,多年来也就让心中的想法暂且搁着。

2016年11月,好消息传来,郑国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再次激起我写作这条大渠的冲动。恰好这时家乡泾阳县领导也有这种想法,他们为我提供了诸多具体的支持,让我得以付诸行动。2017年4月到5月,7月到11月,我两次在故乡驻留五个月,全身心地投入与写作相关的工作之中。那段时间,说家乡话,吃家乡饭,会家乡人,谈家乡事,一种既熟悉又亲切的乡土气息包围着我,很多感觉被调动,很多记忆被激活。我沉浸在家乡的文化氛围当中,沉潜到家乡历史的情境深处,那是一段亢奋、充实、快乐的时光。

在本书中,纵向,我写郑国渠两千多年的历史,写它在历朝历代的兴衰流转;横向,我以辐射式的笔法写它对关中地区农耕文化的塑型,其中结合了我自身的一些经历和体验。我尤其看重后一点,这里面包含了很多故乡文化的密码。这些密码与我们的来路、现状以及去向有关。

这本书,是为一条大渠作传,同时也是为一方土地作传,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只局限于大渠的修建史,而要辐射到更广阔的生活面、社会面。名为《天下第一渠》,不仅在于它历史久远,还在于它是一种文明、一方文化的渊薮,犹如大地之乳,承接着久远的中华农业文明的曙光,催生出璀璨的农耕文化之花,哺育了一方土地上丰硕的物质果实和精神果实,塑造了一种特别的耕稼人生,饱含着世道沧桑与人生况味。我想让本书的容量开阔一些,以一种开放式的结构来处理我面对的题材。也许把笔触伸向这条大渠衍生的诸多“毛细血管”,或者说是“青萝紫葛”,有读者会觉得枝枝蔓蔓,而我的目的在于由微观而宏观,破解一方土地的文化密码。

大渠每个历史时期的背景叙事,是我很看重的。如果把大渠看作一个艺术典型,这背景叙事就是典型环境,脱离了对大渠历史背景的发掘和再现,大渠的光彩就很难显现出来。比如不写战国末年的天下大势,修凿郑国渠的重要性、郑国和秦王的历史功绩就难以体现;不写宋朝“富而不强”,元朝以马背民族驭天下的特殊历史情状,兴修水利的艰难性和强国利民的价值实现就难以突显;不写清末和民国年间的大饥荒,就不会显示出修凿大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写李仪祉的家世和成长史,这位中国水利史上划时代的丰碑性人物,就是个只会干活而看不见动力源头的工匠;不写“我”与大渠扯不断的种种关系,就显示不出大渠与滋灌的土地上的人们的命运交织;不写渠首源头这方土地上的经济、文化、教育、人情世故以及人的价值支撑等各方面的面貌和表情,就看不出这条渠对一种文明和文化的塑型有多大的作用。总之,写作《天下第一渠》,不“扩张”是不行的。我不愿意只有骨骼,不见血肉。

我本以为写这些自己有很大的优势,可是当进入写作后,却时时生出力不从心之感。我难以尽述这条大渠的岁月沧桑,难以参透这块土地的丰赡与深厚。在这过程中,是故乡的朋友们给了我无私的帮助,他们帮我寻找资料,陪我采访踏勘,给我讲述大渠的故事,为我提供他们的研究成果。遇到难处,我就求教求助于他们,他们是我写作本书最可靠的倚傍。他们有泾阳县政协原文史委主任孙春祥,泾阳县电视台原总编辑李胜灵,泾河文化研究会成存义、何冠雄、王冰、樊哲,张家山水文站原站长王晓斌,我的老师冯日乾,《文博》杂志原主编雒长安,泾惠渠管理局有关领导和专家等。最主要的是泾阳县领导周到的安排和有效的协调,使我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在此,我谨对他们表示由衷的谢忱。

对于本书,读者是否会认可,会做出什么样的评价,我难以预测,但有一点我想读者是看得出来的——这是我用心用情写出的一本书。我以我的写作,向一条大渠致敬,向故乡致敬,我兑现了一腔深藏已久的真情,如同赤子对父母的倾诉,这于我,便足够欣慰。

当然,我还是满怀着期待,期待读者随着我的文字认识这条大渠,走进我的故乡。

2018年5月2日于泾阳

 泾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邹昊辰

监审:聂千博   毛   正

签发:陈   鹏

来源:文学陕军微信公众号

声明:1.我们重视保护作者版权,凡本平台转载所有作品,若未能及时注明作者或出处,涉嫌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2.我们注重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拒绝任何形式的删改。谢谢!

中国泾阳
泾阳政务新闻发布,突发事件权威报道。 举报电话:029-3622222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