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
地球是我们迄今为止所知的最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这就引发了很多人的深思。
因为地球的环境太完美了,完美得就像是精心设计过的一样。
如果地球距离太阳太远,它就会很冷。如果地球距离太阳太近,它就会很热。
如果地球磁场太弱,它将无法抵抗太阳散发的太阳风,地面会被太阳风带来的高能粒子“狂暴轰入”,从而吹散地球大气层。
如果地球磁场太强,那么它抵抗太阳风的能力就会强过头,会导致太阳散发出的辐射难以抵达地面,地球表面温度会非常低。
而以上种种情况一旦出现,地球马上就会不适宜生命生存。所以当前地球的情况,对生命来说“巧合过头了”。
那么现在的地球,是否真的被精心设计过呢?
外星人精心设计?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地球是不是被外星人精心设计过。
毕竟一来我们还未发现过外星人,二来地球环境过于适合生命存在了,这就使得一种解释费米悖论的假说出现了,那就是地球其实是外星人精心设计的“鱼缸”,这些外星人养着地球生命用于科研或其它目的,就像我们人类建立生态保护区一样。
对于这种假说,地球上还有不少的“证据”能够进行佐证,比如说印度的“小灰人壁画”。
这张壁画是印度中部地区一处山洞中,存在时间已经有1万年左右了。
印度洞穴中的小灰人
从壁画中我们能看到一些外形和人类有一定差距的“小灰人”形象,此外还有一些类似于飞碟的图样。
如果这张壁画中所画之物不是人类,那么就能证明外星人存在。
如果外星人存在但我们却一直没有发现外星人,就有可能是外星人故意在躲着地球生命,这自然是让人想到了我们人类建立的“生态保护区”。
不过我们人类和生态保护区中的野生动物不同的是,野生动物有能力离开生态保护区,抵达人类的生活区域。
但是我们人类却没有离开离开太阳系的能力,自然也没有能力抵达“外星人生活区域”。
除开印度中部的这处壁画外,地球上其实还有不少疑似刻画了外星人的壁画或雕刻作品。
比如说下图这个“玛雅人宇航员浮雕”。浮雕中的玛雅人半躺着坐在一个容器之内,这个容器形状像一个马桶橛子,下面还在喷火,让人联想到了宇航员。
玛雅人宇航员浮雕
介于玛雅文明作为一个古代文明没有能力生产出火箭,所以也有不少人认为这幅壁画表现的是玛雅人在外星人的帮助下成为宇航员,进入太空的事情。
当然,以上种种并没有严格的理论和证据支撑,只能算茶余饭后的谈资。
“地球是外星人精心设计过的生态保护区”的说法,只能算一种无法证明的猜想。
地球环境还真是“人为”的
我们虽然无法证明地球是被外星人精心设计过的,但地球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还真就是被“人为”的改变过。
如果地球没有产生过生命,那么地球的样子,就该和我们熟悉的地球大相径庭。
在生命的作用下,地球至少在大气成分方面被地球生命改变过。
在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氮气,比例达到了78%。而我们绝大多数地球生命所需的氧气,占比只有21%左右。
大气成分
按道理来说,地球生命如果消耗的是氮气而非氧气,那么地球的大气成分会更适合生命的生长。
在地球生命诞生的早期,地球生命还真就是消耗氮气的。一直到现在,这些“早期生命”都还有直系后代存在,那就是厌氧菌。
早期的地球生命消耗氮气产生氧气,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生命的数量越来越多,然后地球大气成分中的氧气含量越来越高,然后在大约26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大氧化事件”。
在生命诞生的早期,地球大气中几乎没有氧气。但是到大氧化事件发生的时候,地球大气中的氧气比例已经达到了15%左右。
现如今的大气成分是地球生命持续作用的结果
这时候大气成分对地球生命来说是有毒的,于是大氧化事件造成了一轮生物大灭绝。
后续随着地球藻类的大量繁殖,地球上的氧气含量越来越高。后续到大约3亿年前的石炭纪晚期,地球大气含氧量达到了巅峰,比例达到了35%左右,远高于现在的21%。
可以说当今的地球大气成分,是地球生命几十亿年作用的结果。
地球大气
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此外我们人类其实也在大幅度的改变地球。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人类的工业化进程。
比如说当前的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工业国,一年产出的钢铁达到了恐怖的12亿吨。
要生产这12亿吨的钢铁,需要的铁矿石也达到了20~30亿吨。
按中国这个铁矿石消耗速度,10年时间中国要进口数百亿吨的铁矿石,100年时间中国要进口数千亿吨铁矿石。
中国工业影响了全球铁矿分布
所以当前有人戏称中国的炼钢产业已经成为了一种地质现象,对整个地球的铁矿石分布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果未来那一天人类突然灭绝了,那么在中国的土地上,就会有含铁量超过90%的“超级富铁矿”,其这些“铁矿”非常集中,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一带。
因为人类对地球地质环境的影响,当前有学者认为应该列一个“人类世”,以代表地球地质史上的一个新阶段(新纪元)。
地质年代
虽然这一提案最终被否决,但谁都知道,人类对地质活动的影响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
你若喜欢,点个分享+在看哦
你若喜欢,点个分享+在看哦
热点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