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粉丝评论集锦:“该篇是为传奇” VS “水平也就这样”

文摘   2024-08-03 10:24   四川  

我写MindCode里的文章,遵循一个原则:能下断言的地方,敢下断言。(这里仅指AI、创业相关的文章,心理学的文章不能这样,需要另外的风格)

只有断言可以被检视、被证伪。

这意味着,对作者,断言是一种高要求;对读者,断言是一种服务。

那种正反怎么说都不会错的话,对作者和读者都毫无价值。

有价值的观点一定含有非共识,它会让一些人觉得极具启发性或让他们感到困惑;而让另一些人觉得它愚蠢、浅薄,进而生出傲慢与呵斥的冲动

最有价值的观点将只有极少数人觉得它对,少部分人会若有所思,大部分人则“大笑之”。

正因此,我常会在文章末尾加一句“我说的都是错的”,不是我不确信,而是我不在乎:

  • 我不在乎它会被证伪,相反我希望它有断言价值,有可被证伪性

  • 我不在乎大多数人觉得它不对,相反我恰恰希望大多数人觉得它是错的


欢迎并感谢你在我的文章下留言评论,无论是觉得有启发、困惑还是有呵斥的冲动。

不过不要误会,说“欢迎并感谢”并不意味着每条发言都会被“温柔以待”。如果你语气傲慢、莽撞、抬杠,那我会默认你能接受以相同的方式被回应,包括被拉黑。

以下是《别挣扎了,做AI产品,LUI就是未来》 《答疑:LUI 与 GUI 的关系?》的粉丝/读者所有评论集合,但不包括评论的评论,因为不好排版。

从心理学角度讲,不同的人,浏览它们,会有不同的感触。你可以试试。


chatgpt

我认为该篇是为传奇


Mr.L

问题是,不是所有场景都是出于每个人最基本的需求,张嘴就能表达出来意图,说出自己要什么。很多场景下,人在面对巨大的信息差的情况下,意图空间是真空的。这种情况下,GUI 真的那么不堪?当你让用户表达意图的时候,就已经在对抗那句老话了:don't  make me think


孙志岗@AGIClass.ai

产品经理怎么能 22 条都是「我觉得」呢?既没逻辑推理,也看不到用户分析


袁瑛

我觉得[机智]“意图的实现”更是“效率的提升”


张泓

(确如作者所说)“说话”的能力会变得很重要


joe

看到标题猜到是个干货套路文,拌饭神器。通篇在夸 LUI 的潜力,对 GUI 问题举的例子又匪夷所思。评论有个质疑,回复都是在踩,很难想象这些人是被作者长期洗脑锻炼出的应激性,还是水平就这样了。


欢乐马 

作者的观点太偏激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单纯靠口头交流一定是体验最好的吗?

*注:该用户匿名,“欢乐马”为系统赋予的马甲昵称


公众号可探索改名为“后续另找时间细聊”  [笑]


施玮

特地为了回复你而关注,我也看到孙老师的评论了,我觉得一定不是这样的,还是太缺乏想象力了,我觉得一定是嵌在各种应用里的


雨多田光

(总结作者的观点):

1,没有意识到LUI不仅仅是表面的聊天,它是关于语言、理解、记忆、主动性等等的整体。 

2,有没有一种可能,AI时代,效率不是最重要的,意图的实现才是? 


已点赞已关注。全文提炼两个核心,都更指向底层大模型技术能力,这么理解是否准确?很期待后续文章对这两点的展开分析。


山东小木

不要说“所有AI团队都xxxx”,你说的不包括我们,lui去年我们就提出来AI-UI或者叫XUI 


你说的基本都是去年我的思考和实现的东西


慕荷

这篇文章 也是 为了LUI 而LUI,作者不说,我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个词。 


当用户一头雾水的时候,当然需要GUI引导。LUI 是使用习惯和使用方式,如果用户不喜欢,都白搭。


🇦 🇮༺࿈人生转折点࿈༻ᴬᴵ

是趋势!但只有少部分能坚持!这是一个短期没法见效且孤独的道路!但一旦胜利,将凌绝顶!作者这篇文章可以当做预言。


个人思考:很多人都没办法明确的表达自身的需求,所以提示词对话框的形式会不会并不是最优解,淘宝美团这些其实更多是一个逛的过程,想要取代这些产品,那未来的AI产品是不是需要做到能够帮人做决定或者根据个性化的需求提供选择


styang

但甲方就特么一堆规则你能咋办?


花生

我选择,现在解决问题和赚钱,我选择 gui,因为我要养家糊口,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


表哥

深有感触。解答了我的一些疑惑,非常受教。



MIX 向水

《答疑》这篇看完,对上一篇的疑问就没有了。因为阅读上一篇的时候内心还是觉得有一些场景GUI会永远比LUI适合的,比如一些抽象的调参场景,如果靠对话,我自己可能都说不清。如果是基于我的场景需求,以LUI为媒介,产生了更好用的GUI,就完全合理了。(仅限于我的认知里)


(回答作者文末留的思考题):

在套壳的基础上实用性为首位,如Perplexity ,又或能在头部AI顾不到的细分领域钻研的,最好做到在解决需求的同时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


郑智超

(回答作者文末留的思考题):

什么样的套壳才有未来?还是回归媒介即信息。产生了新的信息范式的媒介即未来


文君是谁?

科技领域连续创业者(目前在AI+心理领域),中美3家AI公司的GPT战略顾问,原阿里巴巴早期移动端核心产品负责人,CEO心智与战略教练。未来一段时间,也许你关注的某些重要的AI产品,或某些备受关注的项目融资,背后就有他身影。

MindCode是什么?
一个刚刚决定写点好东西的、很小众的公众号。日常发短篇,偶尔有深度长文。关注:AI、脑科学、心理学、创业等。由于在几个关联领域都有很深入思考,关注者中不乏顶级牛人,比如xxx和xx。

AI时代,读他人之未读对你很重要。关注并发送“1”可加讨论小群。


MindCode
你很有眼力,这是多位大咖关注的小众公众号,跟你聊:机器AI、人类心理,创业、产业,成事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