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腾讯科技分别对王小川、朱啸虎、杨植麟进行了访谈。访谈的质量很高,三人分享了深刻的见解,很值得学习。
不过赞扬的话,其他人的文章已经说了很多了。今天,咱们来挑挑他们访谈中存在的问题,每个人就说一处。
1.以下我说的都是错的,如不同意,一定是你对。
2.语言有局限性,访谈并不代表三人全部的想法,本文所指出的“问题”,可能只是“脑补”下的求全责备。
(一)王小川的问题
"Sora没有懂物理规律,没有深入到后面的分子、细胞相变。它只是模拟引擎。"
"为什么做Sora?不是有个技术我就得跟。从AGI理想说,Sora不是跟GPT一支的。AGI理想一定要以语言为中轴做模型。……Sora是阶段产物。"
"Sora,它既不代表AGI,也不代表场景,两个都不靠。"
以上王小川对Sora的看法,很让人诧异。尽管他解释了他思路的来源:“在技术里面,我们认为美国代表最高级,他们确实有人才储备和资金,但不代表在更高的哲学思考里,他们就一定是对的。”
但这依然让人诧异,毕竟视频生成模型对大语言模型的价值非常大。短期看,它能帮助语言模型消除幻觉、提升推理能力;中长期看,它是达成世界模型的重要中间环节。
而Sora呢?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视频生成模型。
对一家致力于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大模型公司来说,跟进它是某种必须,这跟你认不认可它的路线无关,相反,挖掘Sora的本质可以启发自己的路线。
图灵奖得主杨立昆虽然也质疑Sora,但同时也忙着研究它。
他可比王小川“极端”多了,直接认为大语言模型就不是通往AGI的正确路线。不像王小川,至少在访谈中反复强语言是中轴。
所以,王小川主动表示不跟进Sora,有点奇怪。如果是一般人这么说,你可以嘲笑他不懂,但王小川不太可能是这种情况。
那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也许真正的答案是:不是不想跟进,而是"跟不起"。
不是每个公司都是OpenAI,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聚焦主航道、避免内耗,对一个创业公司至关重要,这也是CEO的责任。
或许从这个角度,你才能更好地理解王小川那句话:"(我们)做多模态,但不复刻Sora,它既不代表AGI,也不代表场景,两个都不靠。"
而一个结论也呼之欲出:百川的真正定位不是一般的大模型公司,而是一家有极强的端到端大模型研发能力的行业问题解决公司。
所以“不跟进”是王小川身为创业公司掌舵人所做的取舍。这无可厚非,值得尊重。
真正的“问题”也许是:王小川似乎把“主观上跟不起”,自我合理化为“客观上不值得跟进”了。
—— 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小问题”。
(二)朱啸虎的局限
"我信仰AGI,但我(更)信仰应用啊,我信仰能马上商业化的。"
"现在OpenAI技术迭代曲线还比较陡峭,开源肯定比非开源落后一年甚至一年半。但等非开源技术迭代曲线缓慢下来,开源会上去的。"
"这些公司,要场景没场景,要数据没数据,你说它有什么价值?"
作为一个成熟且成功的投资人,朱啸虎在访谈中体现出了不可多得的真诚。在今天这个环境下,你已经很难看到这么有个性的访谈了。
他的观点体现了极高的自洽性,且往往一针见血、敢下断言。(我始终认为,有断言的访谈/文章,才是有价值的访谈/文章)。
他的局限在于:严重低估了这次AI技术曲线的陡峭程度、曲线保持上扬的时间跨度,以及曲线最终能摸顶的高度。
简而言之,他不相信Scaling Law 。
19世纪初,蒸汽火车头被发明了出来,当时很多人认为,它只适合用来运煤,那里有明确的价值场景、迫切的需求。
人们并不是没有看到更大的价值,只是普遍认为那未来的事,毕竟给一整个大陆铺上铁路,怎么看都需要太多想象力和钱。
关于想象力和钱最终是如何被解决的,这是另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回头再讲。
从某种意义上说,朱啸虎就是那个在蒸汽机车出现之初,断言它应该用在煤矿上的投资人。
需要提醒你的是,与其说这是朱啸虎的局限,不如说这是一个成熟投资人在遵守自己的投资纪律。
当年坚定地把火车用到煤矿上的投资人确实赚了不少钱。
朱啸虎还认为,应用公司的壁垒是数据。这显然也没错,但就像当年矿坑里的铁轨一样,其里程数在当时看,巨大无比,事后看,却微不足道。今天的“海量数据”,几年后再看,将同样如此。
AI时代里有价值的数据,绝大部分今天还没有被发现和创造出来。
作为头部机构的掌舵人,持有一些“非共识”是必须。而且,由于身处在行业信息的洪流中,他们能比大众更早感知到风向变化,然后承认打脸、理性转身。
毫无疑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错失机会,但接受自己会错失“大鱼”,本身就是成熟投资人的标志。
所以,真正要小心的是你自己:你不要因为一篇访谈,就把朱啸虎的局限(纪律)变成了自己的局限。
万一哪天朱啸虎同学改变主意转身了,而你还坚定地走在他之前判定的道路上,那你就被带进沟里了。
(三)杨植麟的挑战
"AI不是要在一两年内找到什么PMF,而是要思考如何在未来十到二十年改变世界。"
"如果一件事能被更底层的原理解释,就不应该在上层过度雕琢。"
"闭源会有人才和资本的聚集,最后一定是闭源更好。"
"假设你今天找到一个场景,从0到1的增量价值巨大,但从1到N的空间又没那么大,这种场景是可以的。但最大的机会不在这里。"
斯坦福的李飞飞曾说:"AI还处于前牛顿时代,人类尚未搞懂其基本原理。"
但无论怎么看,杨植麟对AI的理解都要比王小川、朱啸虎更深刻一些许多。
同时,他也面临巨大挑战。
挑战1:他需要搞清楚是谁的大模型,又是谁的超级APP?
至少从整个访谈看,杨植麟似乎缺少从产业链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意识。
注意,这里说的不是to B,而是产业链。例如,上世纪90年代的微软显然不是to B公司,但它是PC产业链的盟主。
杨植麟需要像他说的那样,从更底层去思考,只是这次不仅在计算机科学领域。
他要思考自己搭建的系统(即他的公司Moonshot)的使命,以及这个系统如何参与构建AI生态。
而这最终会决定他提出的"场景摩尔定律"是否存在,以及将以何种形式存在。
你要知道,摩尔定律不是一个天然存在的客观规律。关于这点,可以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
如果不考虑产业链,既做大模型又做自己的超级APP,本质上是一种独吞式的玩法,即便能做到,结果也将是把本来能做得更大的事业做小了。
Moonshot可以是很领先的AI公司,但不能是孤胆英雄。它可以不模仿OpenAI,但要理解Sam Altman的作用。
朱啸虎的那个尖锐问题:"如果别人知道你在做应用,谁还敢用你的大模型?" 是需要认真回答的。
建立联盟,带动整个社会将资源投入AI产业链,是龙头公司的责任。如果做不到,那下面第2个挑战就无解。
挑战2:钱。
众所周知,大模型费钱,尽管Moonshot完成了一大笔融资,但未来钱将依旧是问题,关于这点,从披露的投资信息里可见端倪。
更多的钱在哪里呢?也许已经不是靠融资能解决的了,鉴于国内用户的付费水平,也不是向用户收费就能解决的。
打造大模型(更不要说大模型+超级APP)所需要的钱,要靠生态建设来解决,而这就涉及到上面第1个挑战。
从这个角度看,杨植麟关于“闭源一定更好”的判断就值得商榷了,这个判断在技术上也许成立,但放到更高的维度,一个开放的系统会最终胜出,问题只会是:开放什么?以及怎么开放?
好消息是,作为跟随者,摸着OpenAI等的石头过河,可以大大降低Moonshot的试错成本。同时,作为国内大模型的领先者,Moonshot又能有更好的资本号召力。
这是杨植麟和他的团队手里的好牌。事在人为。
挑战3:PMF和AGI的拉扯。
关于PMF(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和AGI(实现通用人工智能)这两个目标的剧烈拉扯,在朱啸虎的访谈里有集中讨论。在王小川的访谈里也有涉及。
但真正在这个问题被拉扯的,也许是杨植麟。
去年3月份的一场直播里,我曾提到:鉴于长上下文有特别大的"认知穿透力",大模型公司应该像当年手机厂商宣传自己的屏幕分辨率一样,去提升和宣传自己能支持的上下文长度。
毕竟,大众不会懂AI的各项评测,但会直观地觉得:"20万字就是比2万字好"。
这是我从产品市场角度思考得出的结论。
从访谈看,杨植麟从技术角度思考,同样得出了主攻"长上下文"的结论。
我们的看法看上去殊途同归,其实本质不同。
在我这里,长上下文只是一个有突破力的短期优势,所以一旦形成突破,接下来就要迅速地把长上下文的应用场景(即PMF)找到、做深。在这个过程中,产品、销售、运营、研发需要形成合力。
但在植麟那里,长文本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是通向AGI的一个重要路径,是一种“新内存”。这是非常深刻的思考,精彩且极具启发性。
但顺着这个思路,PMF就不那么重要了。把上下文的长度继续扩展下去,直到无限,是更值得做的事。又或者,应该去发掘其他通往AGI的新路径/维度,助力AGI更早实现。
实际上,这两种观点其实并不矛盾,相反很互补。真正的问题在于,它们很难被兼顾,精力、财力、人力上会有巨大拉扯。
杨植麟说:"AI不是我在接下来一两年找到什么PMF,而是接下来十到二十年如何改变世界"。
这句话与其说是一种战略笃定或理想主义,不如说是产品力尚未成熟、相关思考和实践还没有精力深入的表现。
有证据吗?有的。
杨植麟在多个访谈中都提到过一个例子:"用户可以传多份简历让AI帮忙挑选"。他用这个例子来证明“场景摩尔定律”的可行。
这例子当然算一个亮点,但其实成熟度不高。你不禁要问,然后呢?接下来呢?要不要深入?能不能深入?该怎么深入?
这样一个成熟度不高的亮点,却被反复提及,本身反映了团队对于产品化的思考还在路上。
甚至连“场景摩尔定律”的提出本身也是在路上的表现。
因为你不禁要问:如果“场景摩尔定律”真的存在,是不是当AI模型能力到位了,一切就会自动发生?
以上评价算是一种苛责吗?不算。
实际上,强如OpenAI 屡屡被评价说“产品力拉垮”,也是因为这种拉扯。
Moonshot要解决它,不是简单地回答一句“要或不要深入行业应用”就够的。它的答案跟上面第1个和第2个挑战密切相关。
好消息是,创业从来不是干想出来的,是干出来的,迭代出来的。创业维艰,Moonshot最近这一仗打得漂亮,祝他们接下来能有更多好运。
——也祝每个AI创业者,以及每一个正在阅读这篇文章、正在经历这场AI变革的你有更多好运。
未来已来,但被掩在迷雾中,众说纷纭。
(完)
——————
PS. 再强调一遍:我说的都是错的。
文君是谁?
科技领域连续创业者,中美两家AI公司的GPT战略顾问,原阿里巴巴早期移动端核心产品负责人,CEO心智与战略教练。未来一段时间,也许你关注的某些重要的AI产品,或某些备受关注的项目融资,背后就有他身影。
MindCode是什么?
一个刚刚决定写点好东西的、很小众的公众号。日常发短篇,偶尔有深度长文。关注:AI、脑科学、心理学、创业等。由于在几个关联领域都有很深入思考,关注者中不乏顶级牛人,比如xxx和xx。
AI时代,读他人之未读对你很重要。关注并发送“1”可加讨论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