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 CULTURE
Vol.
01.
茶文化作为一种综合的文化体系,往往承载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2024年夏天,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举办的“琴茶同韵”雅集,以及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举行的“剑桥花园茶会”,分别以古琴、诗歌、绘画与东方茶道的融合,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现了东方特有的人文现象,加深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本次“琴茶同韵”雅集是2024年伦敦国际中国音乐节的特别活动,于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吸引了众多中英音乐家、文化学者以及中国音乐和中国茶文化爱好者的广泛参与。茶艺专家洪羿媛以不同地域的琴曲和茶叶,为与会者带来听琴和品茶的体验,并提供了一个全球琴友交流的平台。
该音乐节的策划人,伦敦幽兰琴社的创始人、琵琶古琴演奏家程玉博士表示:“以琴茶会友的中国雅集形式受到了英国季世界琴友们的普遍喜爱。此次活动体现 了音乐跨越国界的特性,也展现了中国茶文化与音乐文化的巧妙融合与独特魅力。”
艾伦·麦克法兰院士:
“绿色黄金”——连结中英文化的使节
记者:您是何时开始与茶结缘的?
艾伦·麦克法兰院士:大概在我三岁的时候就与茶结缘了。二战结束后,我随父母搬到了阿萨姆邦的一个茶园,那时我父亲在那儿管理茶叶种植。所以几乎从我出生起,茶就融入了我的血液,因为周围全是采茶工人、茶厂和各种茶叶。
记者:您的著作《绿色黄金:茶叶帝国》是一部讲述茶对世界的影响力的专著,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您能谈谈这本书的相关内容吗?
艾伦·麦克法兰院士:我的书《绿色黄金:茶的帝国》之所以取名“绿色的黄金”,是因为茶是绿色的,虽然重量不如黄金,但其价值堪比黄金,甚至比黄金更加珍贵。
茶对人类的影响可能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种植物,其重要性几乎是仅次于稻米或马铃薯的。茶是人类饮用最多的饮品,仅次于水。但如果茶只是一片泡在热水里的叶子,那么就不会有如今的地位。在这里,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茶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
彼得·卡瓦鸠蒂:
东方茶道与亚洲文化的全球吸引力
记者:您在剑桥定期举行茶道活动,并教授和传播茶文化,还成立了剑桥亚洲协会。您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且各自在的不同的领域工作和学习。您认为是什么促使没有亚洲背景的人对亚洲茶文化产生兴趣?
彼得·卡瓦鸠蒂:我的学生遍布整个亚洲。我也有很多中国学生,他们表现非常出色。能够让中国学生对日本茶道产生兴趣,同时让日本学生对中国茶和中国文化产生兴趣,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茶会活动时,我们总会在壁龛里放置诗歌或卷轴,通常是唐代的诗,有特定的题字“一期一会”。
有些学生跟随我学习多年,他们中的一些人有武术背景,可能学过柔道或合气道,也有一些学习过太极拳。还有一些是学者,他们研究美学、写作、心理学;有的是医生,还有的在大学图书馆研究日语。学生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背景,但都希望通过茶道来实现文化上的交流和探索。
我们希望能吸引更多中国人和日本人来到剑桥,以茶为媒了解并推广亚洲文化。
宋熙:
中国茶文化与东西方艺术的和谐交融
记者:我们知道您曾生活的福建盛产名茶,能否与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家乡和您与茶结缘的经历?
宋熙:我来自中国北方,但在移居英国之前,在福建厦门学习和工作了很多年。厦门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小城,茶文化非常盛行。
我收藏了各种茶叶,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气味、颜色、个性和气质——就像人一样!我们都是一个物种,但来自不同的地区和文化背景。
水最为关键,不同的茶在泡制时对水温有不同的偏好。例如,红茶和黑茶更喜高温和比较重的手法冲泡,而绿茶和白茶则更喜欢较低的水温和较温和的冲泡方式。
记者:您能分享一下您在本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上的茶道表演吗?
宋熙:我试图将茶道与音乐、艺术和诗歌结合起来。它们形式不同,但我认为理念是一致的。我记得我们坐在花园里,大家聚集在一起,氛围非常放松,因而我能够很好地去介绍一杯茶。活动开始前,我用剪刀从花园中剪下一朵玫瑰。这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始终是自然的一部分。这场茶会和许多其他茶会一样,当我们聚在一起时,总是提醒着我如何回归自然、善待自然。
点亮“收藏”“点赞”“再看”三连~11月万事如意!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