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术村的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有大量的林地和林木,林种主要为用材林。来术村依山而建,依水而居,周边有河流和水沟,水资源较丰富,是水族和苗族的聚居地,保留着神秘的苗族文化和斑斓多彩的民族风情。民族节日主要有吃新节、粽粑节和尝新节等,民族歌舞有铜鼓舞、板凳舞、芦笙舞、踩月亮舞等,民族传统手工艺有苗族传统纺织、苗族服饰、苗族编花带、苗族刺绣等。
据有关史籍记载,苗族是个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老民族,曾有漫长的原始社会,以树叶为衣,以岩洞或树巢为家,以女性为首领的情况,在苗族古歌中有大量的反映。从一些地区的亲属称谓制度中,还能看出从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从血缘婚到对偶婚的演变痕迹,这反映了苗族经历了相当长的原始社会历史时期。这里的苗族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辛勤开拓,先后发明了冶金术和刑法,一跃成为雄踞东方的强大部落,这个部落联盟史书上称为“九黎”,其首领便是战神蚩尤。
来术村依托国家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扶持,实现了由贫困村向小康村的转变,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等一系列措施,成功脱贫摘帽,实现了贫困人口的全面清零。
在产业发展方面,来术村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制种、食用菌种植和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村委会还引导农民参与食用菌基地和中药材原料粗加工厂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来术村还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通过科学规划和布局,推动食用菌、中药材、蔬菜、茶叶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为村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来术村不断加大投入,完善了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村委会还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提升了村庄整体环境质量。
在社会保障方面,来术村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临时救助等,确保了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该村积极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确保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加强了卫生事业建设,完善了城乡医疗保险和农村建档立卡家庭医疗救助政策,提高了村民的健康保障水平。
来术村历史悠久,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留下了珍贵的文物胜迹,有村落古树群及古民居、古禾仓等古建筑。这里的水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留下了珍贵的文物古迹,如古树群、古建筑等。
来术村内有一楠木古树群,最大树高约30米,树冠最大宽幅20余米,胸径约3米,周围掺杂其他杂木,树大根深,盘根错节,树形苍劲,枝繁叶茂,长势极其壮观,不时鸟儿在树上蹦跳鸣叫,给古树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气。相传为来术村平寨祖上所栽种,其意为“福荫后代,恩泽千秋”。
来术村坐落于河畔两岸,寨脚梯田交错,民居建筑以吊角楼为主,河流贯穿村落,四周林木环绕,寨角、寨边古树相连,生活环境幽静、舒逸,颇具田野乡村的传统韵味。民居建筑呈“小分散、大集中”的特点,轮廓分明,错落有致,以木料为主要建筑材料。村内大部分民居建筑修建年代久远,虽历经沧桑,残破缺损,但依旧固守着传统风采,空间利用合理,既满足了居住需要,同时又为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尤其民宅体现了当地民间传统的建筑艺术水准。民居均为干栏式民居,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房屋一般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为禽畜舍及杂物堆放地,楼上后部为泥沙地,可挖火坑、砌炉灶、安水缸,是生活起居区,中间悬空的部分用木板铺设,作为会客休闲区,每户都在房屋前后或左右搭建用细圆竹子铺就的晒楼,以晾晒谷物和衣物等,具有普遍“干栏式”建筑文化价值和独特突出的代表性价值。目前来术村古建筑群现存20余栋民居、10余座粮仓,均为清一色干栏式民居建筑,分别建于清朝、民国时期及解放后,2019年被列为第四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山水黔南
编辑/戢余 审校/王薇 审核/李正东
▼滑动查看更多
点亮在看 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