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简史——从本能到缤纷的抽象世界》(1)宇宙为人类而存在?(2)

文摘   2024-07-22 20:11   北京  

2. 变化的都是不够强大的

有人说,在只有细菌的20亿年中,那可真是一个祥和的生物世界。[1]细菌之间主要是合作,即使有细菌吞噬别的细菌,但也只能算是食物链关系,而且细菌的移动毕竟缓慢,基本上是就近取食,食物比较丰富,所以真正的竞争关系确实较少。相对来说细菌的共生关系更多,甚至还有内共生现象,比如线粒体和叶绿体就是因为一些细菌在宿主细菌体内寄生而最终成为一个细胞的。

真核细胞开启了完全不同的生命之门。细菌依然是细菌,数十亿年如一日,它们的基因可能变来变去,但是简单的构造和微小的能量需求一如过往。线粒体是细胞的呼吸装置,因为它的存在,一个真核细胞内精巧复杂的生产、运输等各种活动对能量的大量需求才能得到满足。真核细胞生物也成为具有更强独立性的个体。所谓独立性,就是有条件选择不与其他个体合作也能够生存较长时间的能力。

个体对能量需求巨大,在一个局部生存空间,养分常常不够个体需要,个体间竞争便在所难免。突变和适应性选择是生物演化的第一原则,竞争是第二原则。前者是生物个体与自然的关系,后者是物种之间、个体之间的关系。对于人类来说,也是这些关系在根本上决定一个群体的文明状态和文化演化,当然包括文化的存亡。

真核生物用“坚固的”细胞膜将自己与别的个体隔离开来,成全了自己的完整性和持久性,细胞内的基因再也不会像细菌那样可以与别的(谈不上同类)个体置换了。一个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出的一定也是它的细胞,此时用物种这个概念来描述生物才有意义。

环境变化时快时慢,如果一个个体只干巴巴被动等待基因突变,而且确能保证生存,也是可以的;然而,有些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在同类之间分享突变基因的能力,这种能力既保证了物种属性,又大量增加了每个个体获得变异的机会。对于一个真核生物来说,它是不能获得别的个体的基因变异的,但是如果后代不是由自己独立产生,而是与同伴一同生产,或者两个个体各出一半基因,这样一代一代下去,基因变化不就可以在种群内蔓延开了吗?每个个体获得的变异机会都会成为整个群体的机会,应对自然选择的可选项就会更多了。

可是,为了保证这个能力,生物又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性状,让身体变得更为复杂。甚至要在种群里分出两个性别,各性别都必须有合适的个体构造,保证实现两性的配子基因合并。与生物演化的其他现象一样,在此过程中,每个细微的变化在复杂程度上都超过了迄今为止人类的任何创造物。

这种两个个体合作完成繁衍的方式即为有性生殖。我们的爱情就基于此,关于婚姻的许多伦理也与此进化目标有关,例如禁止近亲婚姻。无生殖隔离的生物个体一定属于同一个种群,这也成为我们判断物种界限的一个硬标准。

已知所有真核生物都进行有性繁殖,繁衍协作是种群内合作的最基本方式之一。我们将在本书中看到人类如何将抽象的关系嵌入到男女协作之中,例如将协作关系变成了一个从属关系。我国古代妇女“三从”的纲常显然违背了自然法则,依据就在这里。本书将帮助我们认识到很多人类规范违背自然法则的事情。

真核生物通过有性繁殖应对环境变化的同时,物种之间对资源的竞争也趋激烈。最初的动物在大海里,大约都是滤食性的,身体里有通道,混合着养分的海水从中流过,便可以获得食物。显然这种守株待兔似地等待食物的方式比较被动,那些常常食不果腹的就有生命危险,于是有些演化获得更强大的滤食能力,而有些有幸进化出新的机能,例如可以帮助移动的器官。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大概产生了现今几乎所有动物的祖先,节肢动物、脊索动物登上舞台。动物要动起来,必须有足够的硬度,从软变硬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像骑士,在外边披盔戴甲,其最极端的是欧洲中世纪的重装骑士,虽很硬但也笨重,节肢动物门的基因提供的是这一策略;另一种是将骨骼长在身体内,脊椎动物就是这样干的。

人类的海洋远祖不是最厉害的滤食者,后来作为脊索动物似乎也老被节肢动物欺负,后者是中古生代的海洋霸主。作为弱者,有些脊索动物在令人窒息的生存压力下会继续演化出新的解决办法。与之相反,有些头足纲身披硬壳,身体变小,在海洋中游离在食物链边缘,没有面对激烈的生存压力,在未来很长时间里,演化得相当缓慢。

脊索动物从奥陶纪大灭绝中幸存下来后分离出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演化出内骨骼、初级大脑、初级脊髓,未来人类拥有的硬件配置初步准备好了。

奥陶纪末期大灭绝后,早期鱼类很快占据空缺的生态位,并发展出了庞大的种群。鱼类先后演化出了髓鞘、偶鳍、下颌。有些鱼类能够称霸海洋了,例如盾皮鱼。

泥盆纪时期,地球干旱,在海岸附近和河口生活的鱼类遇到了危机,有些原本就爱爬上岸的不得不更多上岸,其中部分死亡,部分则经历了很多代之后适应了陆地生活。

那时蕨类植物已经在陆地上繁盛一段时间了,大气中氧气浓度升高,臭氧层形成,紫外线已经不是太强。鱼蹼演化为足,这使得它们更适宜在陆地上生活,成为了两栖动物。

后来一部分不在水里产卵,皮肤上长出鳞片,能够抵御阳光对皮肤的灼伤,幼体直接能够在陆地生活,成为了爬行动物。二叠纪——三叠纪发生了有可能是地球生物史上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生物大灭绝,爬行动物不仅幸存下来,而且经受住后来数百万年艰难环境的考验。

当哺乳动物进化出来时,恐龙已经在地球上称霸了,不同类恐龙分布于食物链各个位置。哺乳动物挖洞藏身,昼伏夜出,像现在的老鼠。它们只能够摄取地球上的小型能量块,如小虫、小根,来苟延残喘。“苟延残喘”四个字不小心暴露了人以自己为中心的思维痼疾,只要是生存着的物种都是适应性的,当时的哺乳动物并没有令人怜悯的地方,何况它们正积聚着基因储备,为未来的大繁荣做着准备。

许多人都知道一个颇有说服力的理论:统治地球1亿2千万年之后,因为小行星的撞击,地球变得满目疮痍,恐龙只剩下娇小的那些,最后演变为鸟。恐龙的灭亡成就了哺乳动物,后者有机会在青天白日里出来。因为哺乳动物的食谱比较长,个体对能量需求量不太高,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它们能够等待地球的康复。在此期间胎生哺乳动物演化出来,逐渐成为地球上的统治性动物物种,直到现在。

自生命在地球上诞生起,到人属动物与大猩猩分离,任何时候都有人类的远祖。看上去绝大多数远祖远得完全与人类没有任何相像之处,但其实并非如此。

人类的身体就是一个行走的海洋,我们的体液跟海水一样,我们的血液跟海水的可溶解化学成分很接近,我们的细胞与单细胞生物的结构依然相像,人类的胚胎在胎盘里成长的过程实际上演示了人类数亿年曾经有过的身体形状。更重要的是人类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有些器官产生又消失,那都展示了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漫长演化过程中的标志性阶段。人的思维老是忽略过程,而只看最后的形态,因而我们把自己这个物种抬高到好像与其他生命毫无关系似的。

直到灵长类时,我们的祖先才有了与我们最为接近的外形。为什么许多人觉得鸟长得漂亮,而黑猩猩常常落得最丑的评价,正是因为黑猩猩跟人长得太像了,我们不经意间会用人的形状去比较它,那就只能觉得它丑了。美丑(所有对比)关系只能存在于有相同评价指标的事物之间。

说起来吧
思想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