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母猪是指处于妊娠生理阶段的母猪。养好妊娠母猪对养殖户来说非常的重要,因为养好妊娠母猪的目的是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防止流产和死胎。保证仔猪多胎、出生显著、均匀、健康。并使母猪保持中上等体况,为哺育仔猪做准备。
以下是畜牧堂详细的介绍: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妊娠初期(配种至配种后第28天)
此阶段,母猪饲养的目标是提高胚胎的着床成功率,减少胚胎的死亡。受精后第9天至第13天,受精卵从延髓移至子宫角,胚胎开始着床,受精卵附着在子宫壁上。在这个阶段,我们不能饲养过多的饲料来避免猪高能量摄入,这导致孕酮分泌减少,从而减少胚胎存活的数量。所以母猪配种后立即改用妊娠母猪料,并控制采食量。并且不要移动和惊吓母猪,防止母猪流产。建议配种后7天内严格限饲,每头每天约1.5kg(体况很瘦的母猪多喂一些,产仔数会提高),配种后第7-28天适当限饲,按照母猪体况投料,每头母猪每天1.8-2.2公斤。
二、妊娠中期(妊娠第29-84天)
此阶段目标是保证胎儿发育的需要和母猪自身代谢的需要,也是母猪体况调整期,每头每天2.2-2.7公斤。对于瘦母猪,饲料摄入量可以适当增加,但注意不要过度喂养,导致哺乳期的摄入量减少。早点停止“供给胎儿”,妊娠第75天是乳腺发育的重要时期,过量摄取能量会增加乳腺中脂肪的堆积,减少乳腺分泌细胞的数量,减少哺乳期的泌乳量。头胎母猪建议全程每天饲喂1.8~2.5千克料即可,防止胎儿过大造成难产。
三、妊娠后期(妊娠第84-112天)
此阶段,胎儿生长发育速度很迅速,仔猪初生重的60-70%来自产前1个月的快速生长,同时也是乳腺充分发育的时期。为了胎儿快速生长及母猪乳腺发育的需要,投料量每头每天2.8-3.5公斤。预产前一周不应过分强调材料的减少,直到预产前两天可以适当减少投入量。这样既可以提供母猪充足的能量与营养,能在分娩时保持充沛的体力,又能防止吃进的饲料太多压迫产道造成难产。
妊娠母猪的管理技术
1、饲养方式:可分小群饲养和单栏饲养。(1)小群饲养就是将配种期相近,体重大小和性情强弱相近的3~5头母猪放在一圈饲养,到妊娠后期每圈饲养2~3头。生产前3天进入产仔舍。小群饲养的优点是妊娠母猪可以自由运动吃食时由于争抢可促进食欲;缺点是如果分群不当,胆小的母猪吃食少,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2)单栏饲养又称为禁运饲养。妊娠母猪从空怀阶段开始到妊娠产仔前均饲养在宽60~70em的栏中。单栏饲养优点是吃食均匀,没有相互间碰撞;缺点是不能自由运动,肢蹄病较多。
2、环境条件:妊娠母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5~21℃,湿度为45%~65%。妊娠母猪配种后,安静与休息是饲养管理的重点,有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减少胚胎的损失和流产。母猪群饲比单饲要增加15%的饲料,这样才能保证所有母猪都能获得充分的饲料摄入量。饲养人员要加强责任心,细心照顾,切不可粗暴对待。注意保持猪舍和猪体的清洁卫生,对猪群进行通常的防虫,能保证母猪摄取的饲料真正用于生产,不用于体内寄生虫,还能防止猪螨和皮肤病,防止母猪因为痒而流产。注意防寒防暑,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备,保证猪舍空气清新。猪圈要平坦、干燥、清洁,保持冬暖夏凉。积肥坑要浅,上下坑的坡度不要太陡:
3、保证饲料质量:妊娠母猪不能吃冰冻发霉变质和有毒饲料。要供给清洁饮水,后期可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减少每次饲喂量。
4、妊娠母猪产前免疫工作:目的在于保证仔猪通过吸食母猪初乳获得母源被动性免疫。对母猪进行预防,注射的日期应安排在预产前,并隔开较长时间,以便母猪有足够时间产生和积累抗体。人们普遍认为,分娩前3至4周适合接种大多数疫苗。
5、耐心管理:妊娠母猪转群或跨越粪沟、门栏时,驱赶动作要慢,态度要温和,防止拥挤。在急转弯及光滑泥泞的道路上驱赶时,不要打击腹部,以防母猪流产。如果经常触摸母猪腹部,可以方便将来接产管理。另外,每天都要观察母猪的吃食、饮水、粪尿和精神状态的变化,注意发现异常情况,做好防病治病等工作。
妊娠母猪的饲喂方案及注意事项
1、饲喂方案妊娠30~50天:经产母猪1.5~2.5kg/天,初产母猪2~3kg/天,日喂2次。妊娠50—80天:经产母猪1.5~2.0kg/天,初产母猪2~3kg/天,此阶段如母猪体况较差,可适当增加0.5kg,日喂2次。妊娠80—110天:经产母猪3—3.5kg/天,初产母猪3.5~4kg/天,日喂27欠。
2、饲喂注意事项根据天气及气候情况,适当增减饲料喂量;加料不可过快,以免饲料溢出料槽导致浪费;加料铲应有一定标准,应定期测量一铲料的重量,每个人对此应有充分的了解;每天检查饲料质量和颜色、颗粒状态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技术人员;对偏瘦和非常瘦的母猪,饲料采食量要相应增加。因过多体蛋白的损耗还会导致母猪返情的推迟,甚至于母猪不再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