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原本小众的播客走进大众视野,成为越来越多“耳机党”的收听选择。中国网络视听协会音频工委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文播客节目数量比2021年增长6倍。根据《2023喜马拉雅中文播客生态报告》,中文播客的听众数已超过2.2亿。今年以来,该平台播客收听量持续保持30%的增速,是其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
播客是一项诞生于21世纪初的音频媒介技术,其最初的命名源自苹果公司“iPod”与“广播”(broadcast)的组合词(Podcast)。而现在主流讨论下的中文播客,更指向“基于个人化表达、输出某类观点”的网络音频内容。
以播客为主的音频受到更多年轻人的喜爱,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听觉文化的一次复兴”。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听广播是人们获取信息、休闲娱乐最重要的方式。一家人围坐在收音机前,老人们“追更”单田芳的评书,大人们从《新闻和报纸摘要》了解家国大事,“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则是孩子们的童年记忆……
然而,随着电视、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的普及,图片、视频等视觉元素更多占据了人们的注意力,广播等听觉媒介逐渐势弱,在生活中出现最多的场景是车载广播中和公园大爷的收音机里。
随着音频接轨互联网,听觉文化又重新回归大众视野,与视频争夺着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注意力。
听觉文化的复兴,也带动了“耳朵经济”的升温。
“耳朵经济”是指以音频内容消费为核心的经济形态,主要包括音乐、播客、有声读物、网络电台等。这种经济形态通过音频内容的消费来创造价值,丰富了人们的阅读和娱乐方式,并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数字音乐是“耳朵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大音乐平台分庭抗礼,通过获取音乐版权、丰富乐库类型、增强社交属性等方式抢夺用户。人们发现,绝大多数音乐都被打上了“VIP”标签,不充钱已经很难听到一首完整的歌了。每年续费年费会员已成了不少人的默认选择,付费听歌的习惯已经养成。
广播剧的破圈也为“耳朵经济”添柴加火。以大热的网络文学为基础,广播剧通过优质CV(声优)和精良制作,让听众产生画面感和代入感,培养了一批广播剧忠实用户。在盈利模式上,平台主要采取会员费、单集收费、按季收费、单部收费的方式,一部热门广播剧完整收听需花费近百元。
相较于广播剧的大制作,有声读物则要简单得多。如今,不仅有专门的有声读物平台,各大音乐平台和阅读平台也来分一杯羹,纷纷开设相关栏目。但是,平台中充斥着“三分钟读完名著”等大量音频导读内容,也让人们质疑这类产品会加剧人们的碎片化阅读和快餐式阅读。
如今,播客已然成为年轻人的新宠。高质量长音频内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大量创作者开通播客账号涌入这一新赛道。
从听众视角看,在海量信息不断瓜分注意力、产生视觉审美疲劳时,伴随式收听的播客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双眼,让收听者能不受场景限制,随时随地插上耳机,通过声音进入另一个世界,获取新鲜有趣的知识,窥见他人的别样生活,得到情绪放松和心灵慰藉。
从主播角度出发,录播客不是传统单向的知识观念的输出,而更多像是好友之间的分享,口语化的表达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同时,相较于视频节目,播客的创作更容易上手,只需要简单的录音设备,不用面对镜头也能缓解主播的紧张情绪,更放松自在地表达自我。
目前,很多播客主播还处于“为爱发电”的阶段,如何将表达转化为流量值得考量。不过,随着播客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播客的内容制作更加丰富多样,播客变现的渠道也将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新一代用户群体版权意识增强、内容付费习惯养成,加之平台体系和相关制度的完善,也将为播客探索商业化路径提供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