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山:化传统于创新之中

政务   2024-12-13 19:00   北京  

化传统于创新之中

民盟中央副主席、

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



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文化情怀一以贯之,特别是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突破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学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要聚焦“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文化使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立场;要扎实走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条必由之路;要善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个方略方法;要彰显“坚定文化自信”这个时代精神特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新时代文化工作者的着眼点、落脚点以及艺术与情感的聚汇点是生活与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人民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作为文艺工作者,要在对无数个现实生命的观照、体验中,在人和事的交融中,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在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前瞻中,走进那些有血有肉的精神实体,去感受“人民”二字的真正价值。


深入生活不是简单的口号。生活既包含火热的现实生活,也涵盖历史这个间接的生活,它是由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实证以及由文字所记载的生活。我们要把中华民族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民主党派历史、多党合作史,和新时代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融会贯通,系统学习。要善于将历史上的人和事,与当下的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思考,并由此感悟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以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大时代观去感悟“人民”与“生活”的真谛。


只有真正理解了“人民”二字,才能懂得为何“扎根”,如何“扎根”;只有在历史的纵深与时代的广阔实践中去体悟生活的本真,才能挖掘创作的富矿、找到灵感的源泉。


这种理解和体悟是创作的基础,但是,光有理性层面的认识仍然不够。要进一步迸发出创新创造的活力、从高原向高峰攀登,还必须有文艺工作者强烈的情感倾注和精神境界的升华。


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深入生活问题时所指出,我们要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作为一个创作的实践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让我有强烈的共鸣。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组雕·家破人亡》


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这让我想到17年前所创作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组雕》。这组作品已经在联合国总部以及多国巡展,被多个国家收藏、陈列,甚至被收入到韩国的小学课本中。许多外交官、国际友人都说,这组作品不言自明:中国人民的灾难也是世界人民的灾难,它呼唤着世界和平,为人类命运的悲情奏上了安魂曲。


创作这组作品时,真正让我难忘的还不仅冒着酷暑露天劳作或连续十几个小时在雕塑架上投入创作的情景,更主要的是,有一种情和魂统摄于我的心。我访问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他曾亲眼看着自己的母亲和弟弟被日本兵刺死,七十多年过去,恍惚的噩梦依然缠绕着他。由此,我也进入他的世界,脑子里回旋着历史的呐喊!个人情感油然融入民族情感、人类命运,继而刻下那血腥的风雨和三十万亡灵的灵魂。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组雕·逃难5》


无数事实说明,凡是感人的艺术作品都深蕴着作者对人民、对生活深深的理解所产生的强烈情感;经典的文艺作品都是诞生于拥有高尚人格和独特灵魂的艺术家之手。20世纪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的作品闪烁着爱的光芒;中国画家蒋兆和的《流民图》折射着悲天悯人的情愫;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刻载着艺术家对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真挚感情。


把握中华民族文明突出特性,发展全民美育,提高人口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指出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使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文明五千多年连绵不断,五十六个民族文化多元激荡、互补融合,形成集包容性与统一性于一体的特征;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温润,在新时代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凸显的和平性;以吐故纳新的强大生命力、蓬勃向前而呈现连续性与创新性。


只有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突出特性,才能充分认识到“两个结合”在新时代所形成的生动的、有机的、富有活力的文化生命体的独特价值。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这一“显著特征”,要通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来提升人口素质,进而使规模巨大的人口转化为实现现代化的资源和强大的动力。


如何提升全民素养?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浸润、教育的影响等等都是重要方面。今天,我们还必须站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高度上,深刻理解美育的时代价值,站在全面深化改革新任务、新要求的角度上,把握美育对于促进创新创造的基础性作用。


《长征组雕》


改革需要创新精神,创新源自思想的活跃、文化的活力,而全民素养的提升正是创新创造的基础,是培育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的种子库。全民美育具有全面性、终身性,它浸润于整个社会发展之中。这些年,中国美术馆打造的“为新时代人物塑像”活动影响全国,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和一大批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美育合作,将经典作品送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特别是着力推动美术经典进教材、呼吁推动书法进课堂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些都让我们看到,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审美需求、情感需求的同时,推进全民美育有助于形成“美”与“德”的贯通,展现出新时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


立足文化自信自强,切实提升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效能



新时代以来,广大艺术工作者自觉担负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以美传情,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文化和旅游部的部署下,各有关机构牵头成立了“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金砖国家图书馆联盟”“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和“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推动中国写意、中国戏剧等一系列国际展览和演出传播中华美学精神,让生动的中国故事在五大洲传开。


作为艺术工作者,三十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将大写的“中国人”雕塑立于世界,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目前已经有60余件作品立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艺术对话,让世界了解中国。


对于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我的体会是:要把握思想的核心,秉持先进的理念,选取恰当的载体,打通有效的途径。


把握核心思想就是:要体现中国精神、体现时代精神、体现审美创造。具备这三个“体现”的文化交流,才能立体地展现好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秉持先进的理念就是:要结合世界格局和文化需求,提出我们的主张。我的理解是三个“一”: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一张脸,是指民族、国家的文化特征。一颗心,是彼此坦诚、真挚、温厚之心。一个魂,是共同珍爱、维护世界和平之魂。


选取恰当的载体就是:从题材内容上,要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从艺术品位上,要遴选经典、精品,以经典的超越性打通思想与情感的连接。


《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2021年立于希腊古市集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由中国政府赠送立于德国的《马克思》雕塑讲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故事;立于法国表现周恩来、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留法勤工俭学的《百年丰碑》雕塑,向西方社会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巴西库里蒂巴市将《孔子》雕像落成地命名为“中国广场”,《问道》大型组雕立在地球上离我们最远的乌拉圭首都市中心讲述中华优秀历史传统;立于希腊古市集的《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则体现了两个古老文明的思想智慧交融。这些都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和深沉的思想基础。


打通有效的途径就是:要变“走出去”,为“请过去”,注重以“更高”“更深”“更广”三个维度把握“走出去”成效。


“高”,首先指品质高。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以及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以现代传播方式表达、展示。其次,指所在国家高端的场所。中华文化传播要有尊严,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空间。


“深”,指的是不能只满足于向国外提供一些表层文化符号,关键是找到精神共通点、思想共享点、情感共鸣点,在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加深心灵沟通。


“广”,是不要简单把“走出去”理解为狭义的“出国”。核心是让中国文化走入人心。要完善国际文化合作机制,用好合作平台,发挥国际汉学家研究成果及人才作用。我们还可以结合国内文化、学术机构实际,邀请国际组织、各国重要文化机构负责人等来华开展文化交流;充分利用各国驻华使节,实现国内促交流,文化“带出去”;我们要着力在翻译出版、课程教育合作等方面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同时,注重运用更广泛的新兴技术,让我们的文学、音乐、美术、书法、少数民族艺术、非遗民俗、传统体育等,都能成为融入世界的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深知,传统不是固化的物质形态,要透过文物、文献,深究其文化内涵。只有得其神且化入创新之中,才能体现传统的价值,并由此而焕发出不息的生机。


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这个根基,是民族复兴之根,是国家昌盛之基,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心之魂,更是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立身之本。


有了这个根基,中国哲学里中和之道的智慧;中国文学里民为邦本的故事;中国音乐里江河流韵的天籁;中国书法里一线接天涯的气象;中国美术里形神兼备的意境;中国戏曲里、舞蹈里丰富多元的表达,乃至中国体育里顽强拼搏的韧性等,都会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命因子和精神载体,以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与世界文明产生新的对话,成为对人类文明的最大礼敬!


中华文化的世界地位会随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高而不断提高,我们相信中华文化不仅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未来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系吴为山12月9日在“新时代中华文化论坛·2024”上的主旨发言)


作者 _ 吴为山
本期编辑 _ 蒋天羚 林紫文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团结报团结网
倾听民主党派声音,记录多党合作进程,传播核心价值理念。团结报-团结网公众账号,以独家的新闻报道、丰富的文史资源,展示我国各民主党派履职尽责的点点滴滴,了解名人轶闻,回顾风雨往事。愿与您携手尽览同心盛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