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湾城摄影小组赴杭州西溪采风”拾萃

文摘   2024-10-05 16:27   上海  
9月26-28日,我随两湾城摄影小组,驱车前往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进行观光采风,住西溪“布鲁克酒店”

第二天一早8:00,我们一行六人,分两组。在马培奇组长、洪国新老师的带领下,从西湖断桥起,沿湖堤步行一万七千多米,共游览了白堤孤山公园风雨亭岳王庙、西冷印社、苏堤等,直至傍晚5点半止步于“西湖印象”演出地。

一路上,马组长、洪老师耐心细致指点,如何观察最佳光影、选择构图、运用前景,拍摄了“西湖著名景点、湖光山色、飞鸟行舟、名树花草、荷花残叶、时尚游客、走秀模特,伴侣婚照,甚至外国友人”。两位老师不仅技高一筹,而且预判力极强。上午阴天,不是还有小雨,但他们坚信下午天会放晴,认定最佳时间会出现在太阳落山之前。他们诲人不倦精心指导,汪孝洁医生不耻下问,勤奋好学;无人机高手孙依美尽管受到放飞区域控制而无“用武之地”,但她“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另辟蹊径,改用手机拍摄视频 ,而且是“日炒现卖” ,当晚就发布了绝佳的“游西湖美篇”;徐月英老师更是用超前的360拍摄杆进行高科技拍摄等等 ,都让我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留下深刻印象,值得我好好学习。尤其是他们飘逸凌动的走位、勤迈双腿的毅力,使我敬佩不已。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到最后“黑猫”驱赶游客、为“西湖印象”演出场地清场时,习惯于“短暂停留”抓拍新闻照片的我,深感不仅技不如人,而且体力不支,已成为6人团队的“累赘”,自叹“廉颇老矣”!摄影同伴却对我关心备至,不仅多次放慢脚步“等待”,而且汪医生、小徐等还仔细观察到我两腿迈步不一致,左脚拖步明显,叮嘱我要从根源上去查,看“神经内科”;小徐还根据我刚买苹果手机不善使用的情况,热心大度地帮我安装了“豆包”软件,说以后碰到任何疑难问题,只要对准“豆包”口诉,都会得到文字甚至视频的解答。面对如此互尊互爱、互帮互学蔚然成风的温馨集体,78岁、曾受严重新冠侵害的我好感动和温暖!

更深度铭怀的是,我两遍参观了酒店附近的“中国湿地博物馆”,脑洞大开,颇受启迪。

中国湿地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座由国家林草局批准兴建的,以湿地为主题,融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该博物馆建筑出自全球著名设计大师矶崎新之手,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主题陈列空间包括“走进湿地厅、湿地万象厅、至此西溪厅及沉寝式数字展厅(湿地洞天厅),还设有2个专题展厅,另有科普中心、文创商店、游船码头等公共服务区域。

湿地公园博物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影视手段和丰富的展品,观后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水,是地球生命的源泉;湿地是水资源的“储存库”和“净化器”,还是天然物种“基因库”,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生态家园;湿地是孕育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从生命起源到社会发展,湿地无时无刻、默默无闻都在为人类作出贡献。

当然,最触动我心扉、感慨良多的,是在西溪湿地公园的首次“打鸟”之举。

民间耳语,杭州有“三西”,指的是西湖、西泠印社和西溪湿地。而西溪湿地就离酒店步行不到30分钟的距离。它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有“天堂绿肺”之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老话说:走过路过,绝不可错过!我理所当然地在行程最后一天上午,由马老师、洪老师带领,前往“实践体验一番”。

走进西溪湿地公园,发现西溪之胜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因而西溪又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区及观鸟亭,有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包家埭和合建港五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向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

我们只去了两处。一是“观鸟亭”,不高,一排排窗户面对着湖泊、草地、芦苇草丛……与窗子相配的是整齐的木制长桌和长凳,窗子上有高度30-40公分左右的木条,打鸟者可以休闲地坐在长凳上,把长焦镜搁放在木条上,以此为支点,追踪和拍摄各种鸟类;也可自带小型三脚架,把相机安放在上面更自主地进行“打鸟操作”。二是“打鸟楼”,它分好几层,走楼梯上下,当然视野更宽阔。而且楼内还人性化地安装了风扇,做到“高温心不乱,打鸟更专注”。我在楼里见识了超级打鸟利器,300-600mm长焦只能算小弟弟,800mm-1200mm,甚至更长焦的多的是。听口音发现,拍摄者多为杭州本地的打鸟顶级发烧友,清晨5点就驱车赶来,之中竟然有一对90高龄的夫妇,老先生有92岁,精神矍铄,每当抓拍到精彩画面,高兴得手舞足蹈,活像一个初次问世的小顽童。他们热爱生活、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使我深受感染和鼓舞。我们两湾城打鸟高手众多,打鸟佳作连连,闲谈中了解到,有的肯花8万人民币买打鸟镜头,目的就是提高打鸟技能,拍到更多品种鸟类,拍出更出彩的照片,其敬业精神实在感人和敬佩,是我们的骄傲啊!杨大钊老师看到我是“打鸟新手”,主动指点,要我把相机内的增减装置减少两档曝光,说这样才能把鸟的羽毛也清晰展现。在他的指导下,我大胆尝试,如愿以偿地拍摄到白鹭滑翔飞行、水中觅食和散步等镜头,尤其还抓拍到一组“池鹭”钻下水抓鱼、戏鱼、吞鱼、消化的镜头,高兴至极,由衷感到“此行不虚”!

由此也更理解了摄影小组领导班子,把采风拍地安排在杭州西溪的“良苦用心”!我情不自禁击掌感叹:“高,实在是高啊!


慧眼识江山
转发个人文章照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