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中国社会报》头版报道了浙江省宁波市民康医院探索社会化精神康复工作。
原文如下:
10月20日,在浙江省宁波博物院一楼展厅里,一场特殊的展览正在进行。展出的作品有画作、陶艺、玩偶、布艺装饰等,这些作品的作者都是宁波市民康医院的精神障碍患者。
这是自2017年宁波市民康医院举办“看见你的声音”原生艺术展后,时隔7年推出的“医+艺=爱”展览,通过 “医”的关怀、“艺”的创造、“爱”的传递三大板块,展示了精神障碍患者在艺术创作中的收获。
据介绍,从2009年开始,宁波市民康医院探索医学康复与教育康复、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重点训练与多重干预相结合的社会化精神康复工作,通过多专业融合赋能、以文化创意为导向,助力精神障碍患者有尊严地回归社会。
打开回归之路
小裘上大学时学的是设计专业,2020年考入宁波市民康医院,现在是医院办公室的文员。虽然不在一线护理岗位,但她依然非常关注院里精神障碍患者的具体情况,介绍起他们的作品如数家珍。
“在院里我们都叫他们休养员。这位女性休养员的所有画作都是青绿色的,看起来很静谧,她之前是流浪乞讨人员,忘记了很多事情,只记得家乡的山山水水都是这个颜色;有一位休养员自己是圆脸,所以她所有画作中的物品都是圆圆的;还有一位休养员只画线条,从黑白线条画到彩色线条……”小裘拿出手机指着照片向记者介绍。
为了挖掘休养员们的文化创意潜能,宁波市民康医院专门设立了“星空画社”艺创中心,每周安排两天组织大家画画,目前已收集画作上万幅。在这个过程中,像小裘一样的工作人员扮演着温暖的陪伴者和坚定的同行者的角色,成为医院构建的康复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精神障碍疾病复发率高的特点,宁波市民康医院坚持全程化精神康复,组建了由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精防医生等多方参与的精准康复团队,从心理、生理、社会层面进行康复干预,以达到巩固疗效、消除症状、恢复社会功能、消除病耻感的作用。
除了在院内实施再康复社会化措施外,医院还积极履行精神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作用,为周边辖区残疾人之家和社区精神复元组织提供辅助就业技术指导和帮助,为出院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服务资源和支持,为福利机构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指导,向社会公众讲述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故事,最终形成社会助残合力,为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集聚资源。
提升回归智力
在宁波市民康医院一楼超市,休养员小宁正在整理票据。如果不特别介绍,很难看出小宁患有精神分裂症。工作时,小宁除了不爱说话,其他表现与常人无异。
据宁波市民康医院副院长付可登介绍:“根据休养员的恢复状况,医院为病情稳定且愿意参与工作的休养员提供岗位,不仅让他们与医院职工一起工作,还给予一定的报酬,增强休养员们的自信心与融入感,提高他们适应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现在,医院设立了餐饮、超市、书吧、陶艺、设计以及销售等多个社会化康复岗位,休养员们都很珍惜这样的工作机会。付可登介绍:“经过社会化康复训练后,休养员们都十分适应工作的状态,在厨房工作的张姐就是如此。”
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张姐,入院时女儿才上小学,每年假期会来探望她。张姐自从病情稳定后便在院里的厨房工作,每月的工资她都会攒下来,等女儿开学前来探望时便交给女儿。疫情期间,病区实行封闭化管理,休养员们的工作暂停了。不久后,护士就发现张姐的情绪变得焦躁不安,于是便赶紧喊来她的主治医生,了解情况后才知道,让张姐着急的是没工作后攒不下钱。经过一番开导,张姐的情绪才稳定下来。
这种模拟社会化康复场景的工作,帮助休养员重新建立了自信,让他们学会了各项生活技能。说起这项工作,已经退休了的高老师回忆:“2006年,医院开始探索社会化康复道路。当时只是开设了一个手工班,我带着大家做手工、画画,没有固定项目。”
经过请进来“全面了解”、送出去“取经学习”、合起来“思想碰撞”的探索发展,医院不断拓展思路,统筹各类服务资源。2009年,开设了多学科合作的社会化康复中心,设有手工制作室、艺术创作室、服装家纺创意工作室、美术创意工作室、康复农场等,为休养员们提供各项辅助就业岗位。2017年,由休养员主创的“看见你的声音”原生艺术展成功推出。
付可登认为,对于休养员来说,这些工作不仅能帮助他们进行自我探索和情绪调节,也能够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战胜疾病的勇气,为重新融入社会树立信心。
畅通回归之路
“有的休养员出院后,还坚持参加社区的阳光家园(残疾人之家)活动,继续艺术创作,这次‘医+艺=爱’展览上就有他们的作品。”宁波市民康医院康复科负责人应洁琼介绍,目前有多名休养员康复出院后回归社会参加了工作。
为帮助休养员有尊严地回归社会,2018年,医院启动了“心之语”项目,并注册了品牌,以休养员创作的作品为蓝本,自主进行文创产品开发,院内及康复回家的休养员都可以参加,所有销售收入全部用于项目运行。目前,已开发了编织、布艺等30余种1.6万多件文创产品,作品多次获奖,还摆进了南塘老街“印象宁波”文创店。同时,该项目还设立了精益求精微店,文创产品年销量呈递增的趋势。
为了让休养员尽快适应康复出院后的生活,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宁波市民康医院构建了“家庭、医院、机构、患者”四位一体的康复体系,有效发挥了“起承转合”的作用:
“起”就是联合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协会,通过协会的组织协调,加强对家属的心理援助和健康知识的宣教,帮助精神障碍患者建立社区同伴支持体系,加大他们回归社会的家庭支持力度;
“承”就是强化专科医院诊治干预的专业功能,通过药物、心理、社会康复及长效针剂的使用推广,加强对社区精防医生、残疾人服务人员的培训指导,凸显专科医院的专业定位;
“转”就是对接残联和社区,帮助其做好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辅助就业指导和评估复核工作,确保精神障碍患者社会融入与人格平等,确保其病情早发现、早干预,减少肇事肇祸的发生;
“合”就是通过对精神障碍患者院内职业康复、院外跟踪指导、精防医生动态随访、社会宣传正面引导等措施,打通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之路,有效提升其回归社会的信心。
来源:中国社会报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