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2024暑期调研团赞比亚田野纪行

民生   2024-09-14 19:00   尼日利亚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

2024暑期调研团赞比亚田野纪行






引言

赞比亚是非洲中南部一个内陆国家,东接马拉维、莫桑比克,南接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西邻安哥拉,北靠刚果(金)及坦桑尼亚。国土面积752614平方公里,人口约2057万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28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69美元。矿产资源蕴藏丰富,以铜为主,素有“铜矿之国”之称,采矿业也是赞比亚经济的重要支柱。赞比亚是南部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中赞关系的历史积淀深厚,坦赞铁路成为中赞友谊的历史丰碑。2023年,两国元首宣布,将中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赞两国在矿业、基础设施、新能源、水电开发等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助推赞比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2024年8月14日到20日,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暑期调研团赴赞比亚进行调研,与公参、一线企业负责人、孔子学院、赞比亚大学及知名学者、医疗援助队、当地商会等进行深入交流,以赞比亚为案例探究疫情后中非合作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拜访中国驻赞使馆和赞前外长篇

8月15日下午,调研团前往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拜访王晟公参。作为一名深入赞比亚当地社会的一线外交官,王公参为调研团师生们生动而详实地介绍了新时代的中赞关系的定位和发展,他指出,近年来中赞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矿业和农业等重要领域,合作成果显著。他特别提到,中赞关系已发展成为中非合作的典范,双方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携手推动了多个重大项目落地,对赞比亚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王公参还回答了调研团关于在赞中资企业的整体概况,海外华人利益保护、本地劳动力职业技术教育等问题。


调研团与新任驻赞比亚大使馆王晟公参合影

8月18日下午,调研团前往赞比亚前任外交部长弗农·姆旺加家中,拜访这位在推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作出卓越贡献的老外交官。1968年至1972年,姆旺加时任赞比亚常驻联合国代表。姆旺加代表赞比亚,一直致力于推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经过他与联合国其他常驻代表的不懈努力与推动,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终于得以恢复,姆旺加回忆起那天充斥着联大会议厅的沸腾与掌声,仍然激动不已。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姆旺加时而娓娓道来,时而幽默风趣,向大家讲述了很多公开场合之外的外交故事,同学们更加感动于这位老外交家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姆旺加曾先后19次到访中国,2024年正值中赞两国建交60周年,姆旺加希望能够于明年再次前往中国,这也让大家期待不已。

调研团拜访赞比亚前任外交部长弗农·姆旺加



   二、人文交流篇    

8月14日上午,调研团会见了赞比亚大学副校长Prof. Trywell Kalusopa和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樊国平,并在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与“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与有关代表进行了座谈。座谈上Prof. Trywell Kalusopa指出在地缘政治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中非双方需要深化共同利益、加强南南合作,这也是非洲面对全球性挑战的应有之策。樊国平院长指出,中赞双方需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合作,团结应对全球问题,提升政治互信和经贸关系,促进双方人文交流。随后,调研团的刘海方老师、王进杰老师、博士生姚航分别以坦赞铁路与中赞友谊、中国的经济与技术转型、南部非洲能源工业化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最后的交流互动环节,调研团师生与赞比亚大学学生共同讨论了中国在赞比亚疫后经济复苏中的作用、影响中赞长期合作潜在制约因素等问题。

调研团访问赞比亚大学与孔子学院

8月17日上午,调研团师生来到位于卢萨卡郊区亚美度假村内的赞比亚少林寺文化中心。车还未定,与当地建筑风格迥异的红黄色中国庙宇建筑群就映入眼帘,黄底红字的“心诚”牌匾之下,近二十个穿着僧衣、神采奕奕的当地少年在延焜法师的带领下夹道欢迎调研团一行人。进入少林寺文化中心,调研团依次参观了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建筑,并在寺庙前的广场上观赏少林子弟们表演少林拳。随后,调研团师生与延焜法师、延明法师、延檀法师进行座谈,来自河南的延焜法师介绍道,该中心三年来累计收养过200多名孤儿和家庭极度困难的单亲儿童,当前常住在这里的,有超过30名儿童。少林寺文化中心为他们提供衣食住宿,教他们中国功夫,同时也教他们英语和数学,以及汉语、古诗词等中国文化通识课程。来自科特迪瓦的延明法师和喀麦隆的延檀法师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叙述了他们与中国文化和少林寺的结缘之路。中华传统文化在遥远的非洲落地生根,并影响着一代代非洲人的故事让调研团师生深受感动,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多次强调,中非双方要“携手推进多元包容的现代化”,密切人文交流,相互尊重、包容共存,赞比亚少林寺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大家庭。
















调研团访问赞比亚少林寺文化中心

         


三、参访医疗援助队与农业示范中心篇

8月17日晚,调研团访问了在援赞医疗队驻地,并与第25批援赞医疗队、援赞军医组,以及中国个体诊所的相关代表进行座谈。第25批援赞医疗队队长党强介绍了中国援赞医疗队的发展历程、医疗队的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分享了在赞比亚当地医院的工作体验与感受,并与调研团师生共同探讨了中国医疗援非行之有效的方法。随后,在赞比亚落地生根的前医疗队成员冯轲红、栾春民、翟春花分享了他们最初随援赞医疗队来到这里并选择留下,在此继续自己的医疗事业的故事。谈到自己留下来的初衷,从事中医冯轲红大夫说,“我并不是因为热爱这里,我只是希望这里的人健康。”如此质朴又真切的愿望深深打动了调研团一行成员。













调研团访问援赞医疗队驻地

8月20日上午,调研团来到了位于卢萨卡城郊的中国援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该示范中心于2011年竣工,占地120公顷,由吉林农业大学负责实施,目前该项目由吉林农业大学和赞比亚大学共同运营,是为贯彻实施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精神,在非洲首批启动的1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之一。调研团随示范中心副主任黄晓东绕过青瓦白墙的办公楼,就进入了示范中心广阔的农田。这里有农业专家们实验的791萝卜、丝瓜、吉林大白菜等瓜果蔬菜,也有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示范区,更有一片体现着生态农业理念的鱼塘。当书本和新闻中常常出现的“中非农业合作”具象成眼前一片绿油油的农田,调研团的同学们更加体会到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对当地发展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推进了赞比亚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为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更有力促进了赞比亚农业领域研发和人力资源发展,充分体现出中国援助“授人以渔”的合作理念。












调研团访问中国援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四、走访商会篇 

8月16日上午,调研团前往赞比亚中国商会,与商会秘书于洋以及来自中兴通讯、中航国际、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中国进出口银行、中非发展基金等各行各业代表进行了座谈。赞比亚中国商会成立于2005年,宗旨是促进中赞各界交流与合作,服务中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回馈赞比亚社会。座谈会上,商会秘书于洋首先介绍了赞比亚中国商会的基本情况,随后各企业的相关代表介绍了各自企业在赞比亚的经营情况、遇到的困难与挑战。通过此次座谈,调研团一次性了解到来自赞比亚不同行业中资企业的在地经营情况,并且对赞比亚相关政策法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体会到赞比亚中国商会在向会员提供有关法律的咨询服务和政经动态、市场信息以帮助会员拓展业务,以及代表会员与赞比亚有关方面交涉经济商务事宜,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调研团访问赞比亚中国商会




8月17日下午,调研团与赞比亚华侨华人总会相关代表进行座谈,会长张键详细介绍了总会的成立背景与发展历程,并分享了总会在紧急医疗救助、治安联防、新闻政策法规宣传、文化娱乐活动以及社会公益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他强调,总会构建的“人人共建、人人共享”信息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华侨华人群体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积极树立国人正面形象,弘扬中国文化,推动中赞友谊的延续和发展。座谈会上,总会代表常务副会长栾春民、副会长莫星、魏长龙、许琼等人结合自己的经历生动地讲述了华侨华人在当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并深入剖析了他们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与潜在的发展机遇。通过此次座谈,调研团深入了解了在赞华侨华人在当地的生活、工作与发展状况。




调研团访问赞比亚华侨华人总会




8月18日上午,调研团前往赞比亚中华总商会,与商会部分代表等进行了座谈。赞比亚中华总商会现有会员企业167家,涉及矿业、制造业、农业、能源、建筑等多行业领域,旨在联合赞比亚民营企业,搭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座谈上李铁会长分享了赞比亚当地目前的经济、政治、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状况,以及在赞中国企业现状所面临的诸如经营收入向国内汇款困难、企业经营后继无人等挑战。江西是中国对赞投资的重要省份,来自江西的监事长张军及副会长黄向高重点介绍了在赞的江西企业的现状,包括企业数量、从事行业、发展特点等方面的状况。通过此次座谈,调研团师生收获满满,切实倾听到来自在赞开拓数十年的企业家代表们对赞比亚经济社会现状、中国企业在赞比亚经营所遇到的困难等现实问题的见解,对赞比亚经济、政治、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现状,以及在赞中国企业在赞比亚的发展状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调研团访问赞比亚中华总商会



                                    


五、参访企业篇

经贸合作区是中非合作、中赞经济互惠的示范性项目,为了解这种企业集群式“走出去”的创新模式,调研团队实地走访了两个代表性的经贸区——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和赞比亚江西经济合作区。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第一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也是赞比亚所设立的第一个多功能经济区,由中国有色集团投资兴建、并负责园区的运营、招商和管理,包括了谦比希和卢萨卡两大园区。赞比亚江西经济合作区是江西省首个境外省级经贸合作区,由江西省国资委7家企业组建的江西联合投资公司负责开发建设,致力于打造成为中赞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和江西企业走进非洲的“桥头堡”。两个合作区的管理层为调研团队介绍了园区的发展史、园区的功能定位、入驻企业的情况、基建规模等方面的情况。中心主任刘海方副教授就园区发展如何融入赞比亚工业化愿景、南部非洲的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困境、相关财税政策的稳定性等问题与园区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调研团还考察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南部非洲区域经营中心,了解坦赞铁路翻修改造项目的推进情况。

调研团与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入驻企业代表们座谈




调研团参访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




调研团参访赞比亚江西经济合作区




调研团参访中国土木(赞比亚)有限公司




在对制造业的调研中,调研团重点走访赞比亚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的万达工业集团和钢铁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国泰钢铁公司。调研团首先参访了万达工业旗下的瓷砖厂生产线,编织袋厂和复合肥厂和尿素项目施工现场,实地了解塑料编织袋、瓷砖的技术工艺和生产流程,团队师生对自动化的生产车间、国际化的管理层和熟练的本地劳动力留下了深刻印象。万达集团CEO黄要池在座谈之中,为师生介绍集团全资控股的子公司联合资本化肥公司(UCF),预计建成后将成为南部非洲地区的化肥生产巨头,助推赞比亚、津巴布韦等国的农业发展。中心调研团师生围绕劳动力的本地化、技术转移、企业社会责任、电力基础设施、在非民营企业融资等重要问题与万达的管理层进行了深入地讨论。调研团还参访了国泰钢铁工业园,国泰钢铁公司董事长翁忠云为师生分享了国泰钢铁企业深耕赞比亚十五年的发展历程,并就能源和工业用电问题、企业融资、社会责任和环境治理等问题与调研团进行了深入交流。


调研团参访万达工业集团



调研团参访万达工业集团生产线




调研团参访国泰钢铁公司



在对建材业的调研中,调研团参访了三家代表性的企业——奇兰卡水泥公司、中国建材赞比亚工业园和中赞家具公司。奇兰卡水泥公司是湖北武汉的华新水泥公司在赞比亚全资收购的企业,是中资企业通过收购方式“出海”发展的典型代表。奇兰卡公司总经理柴建平为调研团师生首先介绍了赞比亚的水泥市场的前景和资源潜力,水泥工厂的扩建和升级改造进展,以及企业通过为周边社区提供移动诊所、捐赠抗霍乱药品等履行社会责任的实际行动,调研团与企业负责人就电力基础设施、融资渠道和本地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技术转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中国建材赞比亚工业园是中国建材集团在赞比亚投资最大的建材产品生产基地,园区年产100万吨水泥生产线、6000万块烧结砖生产线、20万立方混凝土生产线、70万吨骨料生产线(含28万吨机制砂),主要生产产品包含水泥、预拌混凝土、烧结砖、骨料和熟料等。企业负责人为调研团详细介绍了工业园在赞的发展历程,建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概况、企业环保措施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等,并带领调研团师生参访了企业的生产厂区和种植带。中赞家具公司是赞比亚木材加工和家具生产行业的龙头企业,调研团在参访过程中深入地了解木材原料供应、当地家具市场的总体概况、目标客户群和该企业的海外创业史等问题。



调研团访谈奇兰卡水泥公司负责人


调研团与中国建材赞比亚工业园管理层座谈
调研团参访中国建材赞比亚工业园




调研团参访中赞家具公司


在对农业种植和深加工行业的调研中,团队师生走访了晨光生物公司、华美烟草公司和赞茅酒厂三家企业。晨光生物是一家专注于植物有效成分萃取、分离、纯化及应用的企业,其生产的辣椒红色素、辣椒油树脂、叶黄素等畅销全球。晨光生物赞比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凤海为调研团师生详细介绍了晨光生物“走出去”的企业战略和在赞比亚深耕的发展历程,公司目前在赞比亚农场种植了用于提取叶黄素的万寿菊花2.5万亩,辣椒3万亩,小麦8000多亩。调研团师生参访了万寿菊花的种植基地、萃取车间和储存池,并仔细了解农业的滴灌技术、水利基础设施和本地劳工的相关情况。华美赞比亚有限公司是国际化、规模化的烟草供应链一体化企业,在赞比亚投资兴建打叶复烤制丝场。公司总经理何银城详细介绍了华美烟草的出海史,以及从烟草育苗、种植、烤烟、烟叶复烤加工,到烟片和烟丝,最后到成品香烟的整个工序。调研团还详细了解到本地烟草种植的概况、公司与在地种植农的关系等问题。赞茅酒厂位于赞比亚卢萨卡东经贸合作区,其生产的赞茅酒的原料就地取材,选取了赞比亚本土的红高粱,带动了本地的高粱种植和深加工。公司董事长杨子翔带领调研团参观了酒厂的生产车间,并就南部非洲的酒类消费概况、矿区饮酒消费、本地酿酒历史和消费文化等问题与师生进行了交流。

上:调研团参访晨光生物公司小麦种植基地

下:调研团参访晨光生物公司万寿菊种植基地




调研团参访华美烟草公司




调研团参访赞茅酒厂生产车间


在对机械制造和物流运输业的调研中,调研团参访了德元机械集团公司、海格赞比亚公司和三和物流公司。德元集团从1998年开始就在赞比亚开展业务,建立了畅通的经销渠道和售后网络,从事业务覆盖农机进出口贸易、机械维修和售后、职业培训、工程机械等方面。调研团重点围绕本地员工的技能培训、职业技术教育等问题与公司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讨论。海格赞比亚公司是中国中高端巴士打入赞比亚市场的标杆性企业,其所代理的中国制造的客车面向南部非洲7个国家进行销售,在售后、配件、仓储和维修等方面具有竞争性优势。在座谈会中,调研团与公司管理层就新能源汽车在非前景、本地客运市场、技术人才的在地培训进行了热烈讨论。三和物流公司是赞比亚物流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管理层为调研团师生详细介绍海外物流平台的发展历程和概况,其以卡布韦为中心,设立节点公司,形成了南部非洲运输链条的闭环,合作伙伴涵盖了央企、大型矿企和大宗商品贸易商等。





调研团参访德元机械集团公司




调研团与海格赞比亚公司座谈



调研团到访三和物流公司座谈


调研团还参访了在赞比亚媒体行业的龙头企业Topstar公司,它是由中国四达时代公司与赞比亚国家广播公司(ZNBC)组建的合资企业。调研团师生就当地客户的电视消费概况、基站维护、足球观赛文化等问题与公司负责人进行探讨和交流。在对安保业的调研中,调研团与安保龙头行业绿盾安保公司的创办人进行了对谈,深入了解安保人员的构成、安保业的总体概况和当地华人对安保市场的需求等问题。

调研团参访Topstar公司



调研团与张键会长、王新会长、莫星副会长、王渺副会长座谈

特别鸣谢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此次赞比亚的调研,受到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赞比亚华侨华人总会和赞比亚中华总商会,以及在赞中资企业、医疗援助队和孔子学院的鼎力支持和帮助,感谢张键会长、王新会长、李铁会长、莫星副会长、冯轲红大夫等对调研团队行程的悉心安排和大力支持。调研团队获取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对于我们理解疫情之后中赞关系、中非关系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南南合作、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等重要议题的认识和理解。


撰稿:

| 李昕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 谭   威,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


责编:

| 王进杰,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赞比亚华侨华人总会
团结在赞华人团体和个人,为赞比亚华人圈创造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通过团结和发挥赞比亚华侨华人的力量,共同面对和解决华侨华人遇到的外部困难,调解华人华侨内部矛盾和冲突,为赞比亚华侨华人的根本利益服务。
 最新文章